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人力資本投入與勞動就業矛盾的逆向思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5日 17:30 《中國市場》

  文/ 張 敏

  目前我國就業難的現狀描述

  (一)畢業生就業難

  來自教育部門的消息表明,今年高校就業形勢嚴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200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達到338萬人,比2004年增加58萬人;另一方面,往年未就業畢業生與新增畢業生疊加,使2005年全國實際需要就業的普高畢業生將突破400萬,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二)結構性失業

  目前我國在經濟成長階段,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出現了結構性的失業。我國能夠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的第三產業發展相對緩慢,占GDP的比重太低,使其新創造的就業崗位的增長慢于勞動力供給的增長,就業壓力不斷上升。

  從我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看,已經有許多新興產業尤其是高新技術行業如電子行業和專業知識含量高的服務行業如信息業、咨詢業、金融保險業在迅速崛起,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由于對勞動者素質要求較高,因而常常出現高技術高技能人員供不應求的情況。如果下崗的職工在短期內能適用這些行業技能要求,將有助于降低失業率。

  由就業難反思我國人力資本投入

  (一)高等教育投資

  最近幾年,我國存在高校畢業生不能及時找到就業崗位,人才市場供求懸殊比例過大的現象。但那并不能說明我國高等教育投資已經過剩,相反,從我國教育發展的現狀、人力資本的總量與水平來看,我國高等教育的投資是遠遠不足。

  首先,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很小。如1992年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投入總量為109 .25億美元,在當年世界各國經費投入總量排位中,我國屬于最低檔次,同美國相差幾乎30倍。而我國是世界上受教育人口最多的國家。到2001年,雖然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總量達到了307 .4億美元(人民幣2582.38億元),但仍不到美國1992年經費投入總量的1/10。

  其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NP的比例一直較低。根據發達國家教育投資的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在5.5%左右為宜。而我國直到2001年才達到3 .19%的水平,距《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到20世紀末達到4%的水平,仍有很大的距離。2001年,我國人均教育經費仍只有23 .6美元,與1992年俄羅斯的人均水平相差近8倍。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更多的資金是投入到物質上。

  1999年高校擴招之后,我國高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的支出呈下降趨勢。在教育投資低下的情況下,大學生、研究生擴招還意味著人均設備、圖書等教育資源等嚴重不足,難以保證畢業生教育質量的提高。由于學校教育資源的相對滯后,畢業生質量下滑,因此用人單位往往致力于"優中選優"。這也是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企業人力資本投入

  權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國有企業中30%以上的人力資本投資只是象征性地撥一點教育、培訓費,年人均在10元以下;20%左右企業的教育、培訓費年人均在10~30元之間;大多數虧損企業已基本停止了人力資本投入。有的企業錯誤地認為人力資本投入“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忽視人力資本投入的重要性。由于缺乏人力資本的積累,我國企業人力資本的回報率十分低下。在亞洲15個國家工業效能的排名中,中國倒數第二,僅略高于孟加拉國;我國平均每個勞動者創造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西方發達國家的2%~4%。體現在生產率上,我國機械工業的勞動生產率相當于美國的1/12、日本的1/11;電子工業的勞動生產率相當于美國的1/18、日本的1/13。

  沒有長遠戰略眼光,就看不到人力資本投資的意義,英國的失誤和德國的經驗都值得我們關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史學家布拉德.德朗考察了1850年的英國城市曼徹斯特,他寫道:“英國政府沒有為那些到新建工廠打工的民工的孩子興建學校。到19世紀末,英國變得十分缺乏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者,而在早些年大力投資辦學的德國,后蒸汽機時代的電力技術、冶金技術和化學技術紛紛繁榮起來。進入20世紀時,英國在技術和生產率方面的領先優勢已大大喪失!倍虝r期內忽視教育和人力資本投入的惡果,數十年后無可挽回,不可避免地報應了。作為人力投入的最主要方面——教育投入過低的惡果,其弊端在中國正在顯現。

  解決我國就業難的有效措施

  首先,增加高等教育投資是解決我國高等教育擴招后,教育資源相對滯后的必然選擇。其次,因經濟結構的變化、產業的興衰轉移和勞動力市場結構失衡等結構性因素導致的結構性失業是世界各國都會面臨到的問題。發達國家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是:一方面采取擴大公共部門投資、促進部門經濟結構變化等措施以增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實施增加人力投資的人力開發政策,即政府采取對勞動力重新訓練與教育的措施,把非熟練的工人訓練成有一定技術熟練程度的工人,把不適合職位空缺要求的失業者訓練成能夠滿足雇主需要的工人。因此,這一措施被稱為人力政策。

  結合我國實際來看,1994~2003年我國第一、二、三產業的勞動力平均需求彈性分別為-0.09、0.06和0.54。可以看出,第一產業的需求彈性是個負值,要解決我國就業難的問題必然要求第一產業的勞動力向第二和第三產業轉移。按照《“十五”,計劃綱要》提出的預定目標,我國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將從2000年底的50%, 22.5%和27.5%分別調整到2005年的44%、23%和33%。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其向勞動生產率較高部門轉移的前提條件, 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可以較好地解決我國人力資源豐富和人力資本短缺的矛盾。

  (一)、大力發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表明,一個國家在經濟起飛時期,人力資源開發的重點是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教育是使一般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基本途徑。黨的十六大指出:“要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只有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才能把我國龐大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本優勢。

  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一要使教育發展的速度或比例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盡力改變教育滯后性帶來的制約人力資本的積累和經濟增長的弊端;二要樹立教育投資的觀念,提高教育的長線經濟效益;三要實施教育的全方位多層次;四要重點做到普及義務教育,加強職業教育培訓,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優化教育結構,堅持教育創新,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創新人才。同時,根據勞動者不同群體對象的特點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技能。

  (二)、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和競爭機制

  當前我國人力資源開發與就業整體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資源的市場機制發育不充分,為此,建立和完善切實有效的市場機制勢在必行,應積極有效地開展下列工作:

  (1)適應國有企業改革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促使城鎮人力資源全部進入勞動力市場,由供求雙方相互選擇實現就業并簽訂勞動合同; 復轉軍人應實行市場競爭就業與適當優先服務或者相應經濟補償相結合的辦法; 過去企業內部消化的富余人員,應通過運用失業保險、就業扶助以及相關的法律、經濟、行政手段,將其安置轉向市場。政府要大力發展公共就業服務和對人力資源市場制定宏觀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職業技能培訓的政策。

  (2)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就業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鄉就業分割的壁壘,建立城鄉統籌協調的就業管理體系和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對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大城市的轉移要給予積極引導、合理統籌。

  (3)健全公正合理的市場競爭規則和為供求各方提供全面對稱的信息。為此,政府要盡可能讓所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在市場平等競爭的環境中實現雙向選擇,提供人力資源開發與就業的預測指導,建立功能健全規范的就業服務機構,鼓勵和完善相關就業電子網絡特別是政府網的建設。

  (4)職業培訓與技能開發社會化和市場化。社會上各種類型的職業培訓和技能開發實體的活動都要從就業市場和企業經濟效益出發,政府對于職業培訓和技能開發活動主要通過間接管理,運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引導整個人力資源開發的方向。

  (三)、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1)高等教育擴招時應注意進行學科專業調整,對于傳統的、純理性專業可保持穩定或適當減少,而社會需求的新專業則要新建、擴招。(2)整個教育機制要改革,學生就業機制要轉型,可以實行真正的學分制,學生可以提前畢業, 企業全年都可以進學校要人。(3)從中小學起就要加強對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教育。學校要把學生就業、創業納入自己的視野。

  目前大學生就業存在配套服務政策欠缺的問題,首先,應將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范圍之內,出臺有關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崗前培訓資助制度,建立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失業就業、困難生活補助制度和就業推薦成功獎勵制度。對一些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的畢業生,除了幫助實現就業以外,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在待業期間給予生活補貼,標準可以參照失業人員的救濟金標準執行。其次,政府應以科學的政策推動大學生就業,搭建全面、快捷的信息平臺,推進無障礙就業。

  綜上所述,只有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才有利于實現科技知識和勞動者的有機結合,解決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矛盾,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化,促進我國新世紀擴大就業和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

  作者單位: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管理學系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