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
文/何茹
2004年中國改革的重要主題之一,就是為建立和諧社會所進行的努力。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要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可以說,這意味著社會發展取向上的一個重要轉變,
即在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使經濟建設與社會協調同步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以及存在問題
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們建立了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市場經濟的體制框架在我國已經基本確立。因此現實的危險不是有些人擔心的向舊體制的倒退,而是由于種種原因形成一種壞的市場經濟,并由此斷送建立一個好的市場經濟的前景,甚至從根本上敗壞掉市場經濟的名聲。這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利益均衡機制。應當說,為市場經濟必不可少的利益均衡機制卻沒有相應地建立起來。在人均1000美元這個階段,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社會矛盾處理得好,國家就可能較順利地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反之,結果就是社會利益格局的嚴重失衡,社會分化日益加劇,社會矛盾不斷增加,甚至使社會陷入倒退。
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如何建立一個和諧社會的問題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和諧社會的含義無疑是相當廣泛的。建立和諧社會,這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將對中國的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中國目前情況下,和諧社會的最基本含義是形成一種大體均衡的利益格局。缺少了利益格局的大體均衡,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和意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種以社會主義為制度基礎的和諧社會,是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是全體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關系得到有效協調的社會,是社會管理體制不斷健全的社會,是穩定有序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這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是基礎性的執政能力,是一種“穩定”的能力。只有在國內外和諧、和平即 “穩定”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和快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環境保障。沒有和諧的穩定的社會環境,各級黨委、政府就沒有精力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容
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1.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建立一個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要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用公民平等、機會平等、資源開放、公平競爭的公共政策,開辟不同社會階層合理流動的通道,努力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形成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
2.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首先必須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高度重視和維護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堅決糾正各種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其次,要關心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切實保障所有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3.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不斷加強公共政策的規范性,提高政府引導和控制社會的行政管理效率,以政策與規則來保證社會管理中的秩序,盡快完成社會管理中由個人信任向制度、政策信任的轉型;加快社會管理部門的專業化建設,合理分工,各司其職,互相協作;明確與強化政府功能,建立國家與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化社會管理模式。不斷加強與推進社區建設,促進社團、公共組織的良性發展;加強對社會公共管理機構的宏觀監督,以公平、公開、公正的理念促進社會公共管理的和諧發展;推動社會管理的科學化,完善如聽證制度、招標制度、專家參與等較為有效的規范化管理措施,減少公共決策的失誤;完善公共管理的應急能力和應急處理機制,增強社會管理中的風險預警系統。
4.健全工作機制,維護社會穩定。社會穩定有序是指社會整體處于穩固、安定、和諧的狀態,由政治穩定、心理穩定等綜合因素構成。為此,要建立健全“四位一體”的責任機制:是各級黨委維護社會穩定的領導機制;是各級政府或國家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行政、施政責任機制;是社會各界維護社會穩定的協同機制;是公民個人維護社會穩定的參與責任機制。在這個機制網絡中,首先應通過決策、管理、監督、考核等實際操作層面,促使各級黨政機關及主要領導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責任主體,成為化解新的社會矛盾的主心骨和行家里手。其次要運用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方式,激活公民及社會組織參與公共事務的動力和責任感,統籌各種社會資源,提升執政黨的整合能力。
5.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首先要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科學認識和正確分析人民群眾的利益需要。其次要把人民群眾多層次利益需要作為現實政治決策目標。只有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政黨利益,只有忠實于人民群眾利益,才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充當領導角色。再次,要以民主的方法,以協調溝通的形式來增強黨對整個社會的凝聚力。要尊重群眾的表達自由,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群眾意見表達機制,使群眾的意愿能夠真實、迅速地反映決策機構;是擴大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自覺接受群眾的政治監督,使群眾充分享有知情權、參與、監督權,從實質到形式上最大程度地反應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確保監督的有效性和民主權利的真正落實,從而以科學的、民主的和法治的方式推進社會關系的整合。
和諧社會對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在2004年,建立和諧社會的努力,開始顯現初步的效果。在歷經了幾年的城鄉差距不斷拉大之后,在中央和各地不斷出臺各種政策和措施的扶持下,2004年農民的收入增長速度第一次超過城市,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可望出現縮小。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由于政府的直接介入而改觀。經濟的高速度增長也使城市中的失業和貧困問題有了明顯的緩解。
建構和諧社會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形成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均衡機制。就現實性而言,這至少涉及如下的幾個方面。
1.政府的轉型。
在我國目前情況下談利益格局的均衡,談社會公平,不可避免涉及一個問題,就是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就我國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而言,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一個困難的問題。從一個方面來說,面對經濟高速增長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現實,將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社會公平上來是完全必要的。但從另一個方面看,目前的中國仍然處在一個經濟建設的時代,如果社會公平是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的,也是不可取的。一個可以考慮的思路,應當是重心的多元化。這種重心的多元化突出體現在政府與市場的分工上。而社會重心的多元化意味著政府與市場職能的分化。社會公平決不是也不應該犧牲市場中的效率原則,更不能改變20多年的市場取向改革的方向。但同時,政府過多承擔經濟職能的現象則應當發生根本的改變。這意味著要建立一個具有超越性的、以公共服務為基本職能的政府。也就是說,政府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要將促進社會公平作為政府的一種基本職能。
2.再分配政策的調整。
再分配與社會公平的關系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第一,國家對企業的征稅。就目前的情況說,我國企業的稅負特別是名義稅率是不輕的。但問題是,稅收效率不高,企業偷稅逃稅現象嚴重;相反,國家征稅成本很高,這實際上減少了國家可以用于再分配的財力。第二,是個人收入所得稅,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對高收入群體稅收的征繳存在很多漏洞,個稅還未形成調節貧富差別的有效機制,甚至起的是相反的作用。第三,是國家財政用于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的資金比重較小,大量的資金用在政府直接投資、改善投資環境和行政支出上。1990-2001年間,我國行政管理費用年均增速為29.2%,12年間增長了7.3倍。在上世紀90年代末,全國有350萬輛公務車,一年耗費3000億人民幣。而在2001年,用于低保的費用只有100億元,失業保險額只有190億元。因此,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均衡機制首先是要改善國家的再分配。在最近的兩年中,國家再分配有向農村和城市弱勢群體傾斜的跡象,但力度仍然有限。現在迫切的問題是要增加政府財政對社會保障和農村基礎教育及醫療的投入。
3.市場中的利益均衡機制。
市場中的利益均衡機制主要體現在勞資關系上。資強勞弱是世界上一種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在目前的我國表現得也很明顯。勞動者掌握的資源很少,盡管可能人數眾多,但他們的聲音很難在社會中發表出來。我們不能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涉及勞動者利益的時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眾媒體來為他們說話,他們自己的聲音是很微弱的。因此,要建立市場中的利益均衡機制,一個迫切的任務就是形成一種相對均衡的勞資關系,以構建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
作者單位:江西公安專科學校
編輯/陳亞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