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部委專題--國家統計局 > 正文
 

北京外貿經濟發展變化與GDP增長關系淺析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4日 09:28 國家統計局網站

內容提要:本文利用北京1995年以來的相關數據,分析了北京市外貿經濟發展變化對全市經濟總量增長的影響關系。分析結果表明,2004年北京市外貿經濟對GDP的直接貢獻率為8.6%,北京進出口貨物集散地的特征明顯,第三產業部門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但國際旅游對GDP的貢獻有所減弱,9年來海關進出口依存度沒有明顯提升。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我國加入WTO加快了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進程。北京作為全國的首都,外貿經濟發展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但外貿經濟發展變化與地區生產總值是怎樣的關系,對北京經濟的帶動作用怎樣,一直以來很難進行量化分析。本文通過對北京1995年以來的數據分析,試圖從生產和需求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一、基本概念

 

1、從海關進出口額和GDP的概念看,外延和內涵均有一定的差別

 

從外延看:海關進出口額是指商品和服務進出口的經營總規模,是全部價值量;GDP是指商品生產、交易和服務過程中新增加價值和固定資產轉移價值。

 

從內涵看:海關進出口所核算的某些商品和服務在交易中可輾轉多次,并反復產生貿易額,而GDP核算的只是本期不再投入生產并作為最終產品的價值。

 

2、從進出口與GDP的關系看,生產和需求的觀察角度不同

 

從生產角度看:只有進出口活動中創造的增加值才是GDP的直接組成部分。比如:生產出口產品過程中創造的增加值;從事進出口活動產生的交易增值部分。在經濟活動中,北京市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通過進出口生產經營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才是GDP的直接組成部分。分析進出口對全市整體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應該從這個角度觀察。

 

從需求角度看:需求是生產的原動力。在一個開放的城市,總供給是根據需求的結構和總量要求進行調劑的,最終達到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總供給包括來自國內市場的資源供給,也包括來自國外市場的資源供給(即進口國外的商品和服務),總需求包括國內市場需求也包括國際市場的需求(即出口國外商品與勞務)。顯然,進出口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過引進國外資源及出口商品和服務,使一國(或地區)經濟直接與國際市場相聯系,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并以此影響GDP的增長。

 

3、從國際旅游與GDP的關系看,接待國外旅游者可視同出口

 

旅游業是通過旅游者在本地區的消費來拉動本地區經濟的增長,國外旅游者在本地的消費理論上就是所消費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因此,旅游業消費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過程,就是GDP的直接產生過程,也是GDP的直接組成部分。

 

本文涉及的外貿經濟是指,目前可以核算的出口產品的生產、進出口交易活動和國際旅游三部分。

 

另外,對于一個城市來說,不僅有國際間的流入流出,也有省際間的流入流出,這些因素都影響著一個地區的總供給與總需求,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規模,但由于省際間的流入流出核算比較復雜,本文暫不考慮。

 

二、基本情況

 

1、從GDP增長情況看

 

2004年初步統計北京市實現GDP4283.3億元,比1995年增加2888.4億元,增長2.1倍,9年間累計實現GDP達到24095.9億元,年均增加320.9億元,平均遞增10.6%

 

2、從海關進出口情況看

 

2004年北京市完成海關進出口額946.6億美元,相當于同期GDP1.8倍,比1995年增加893.5億美元,增長16.8倍。9年間累計完成進出口額3928.2億美元,年均增加99.3億美元,平均遞增37.7%;比GDP現價13.3%增長速度快24.4個百分點。

 

2004年北京市完成海關進口和出口額分別為740.9205.7億美元,相當于同期GDP1.43倍和39.7%9年間累計完成進口和出口額分別為2940.6987.6億美元,年均增加78.920.3億美元,平均遞增42.6%27.7%。分別快于GDP現價增長速度29.314.4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的增長明顯高于出口的增長,逆差呈不斷擴大的趨勢。

 

3、從生產角度的進出口活動看

 

從出口產品的生產看,2004年北京市出口產品交貨值完成602.6億元,比1995年增加507億元,增長5.3倍;9年間平均遞增22.7%,快于GDP現價增長速度9.4個百分點;占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從1995年的5.6%提升到2004年的12.6%。工業出口創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1995年的0.2%提升到2004年的3.7%

 

從進出口交易活動看,2004年北京市商品購進總值中進口完成1175.6億元,比1995年增加1004.2億元,增長5.9倍。進口活動創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1995年的0.95%提升到2004年的2.12%;出口活動創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1995年的2.0%下降到2004年的0.9%。進口和出口因素共同作用,進出口交易創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9年間沒有明顯變化,1995年為2.96%2004年為3.04%

 

4、從國際旅游看

 

2004年北京市完成旅游外匯收入31.7億美元,比1995年增加9.9億美元,增長45.3%9年間平均遞增4.2%,低于GDP可比增長速度6.4個百分點。國際旅游創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995年的3.3%下降到2004年的1.9%

 

三、外貿經濟與GDP的相互影響分析

 

1、進出口活動直接創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8.6%

 

進出口活動直接創造的增加值是GDP的組成部分。據統計,2004年北京市通過生產出口產品、進出口經營和接待入境旅游者等活動直接創造的增加值約370.2億元,占同期GDP8.6%;比1995年增長2倍,與GDP增長基本同步,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8.6%。其中,生產出口產品創造的增加值159億元,進出口經營活動創造的增加值130億元,入境旅游創造的增加值81.2億元,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別為3.7%3.04%1.9%

 

2、進出口對GDP增長的影響

 

海關進出口是影響市場供求關系的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出口代表總需求的增加,進口則意味著總供給的擴大,因此,海關進出口是通過改變市場容量對GDP增長產生影響的。當出口大于進口時,對內需不足有所彌補,引起需求量相對擴大,供給量相對減少,市場供需關系得到改善,從而促進GDP的增長;當出口小于進口時,導致供給量增大,如此時內需沒有明顯增加,則意味著需求量相對減少,市場供需矛盾加重,從而會影響GDP的增長。

 

進入90年代以來,北京海關進出口額始終呈現進口大于出口的格局,從理論上說,在內需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進口大于出口,外需相對減少,導致供需矛盾加重,使經濟增長的難度加大。但從北京海關進出口的特點看,與全國各省市情況均有所不同。一是北京進出口結構減弱了對北京供需市場的影響。以2003年為例,北京按照經營單位所在地完成的海關進出口額為684.6億美元,但如果按照境內目的地和貨源地劃分,完成的進出口額只有313.3億美元,相當于前者的45.7%。也就是說,北京單位組織了進出口貨源但實際出口的貨源地和進口的目的地并非北京,這與北京中央單位多,全國性的進出口公司多相吻合。這種進出口結構在調節供需中,一定程度減弱了對北京市市場供需的影響,減緩了對GDP增長的壓力。二是北京是明顯的進出口貨物集散地。數據顯示,北京商品購進總值中,進口的比重從1995年的9.8%提升到2004年的21.6%,同時銷售總額中市外的比重也從1995年的14.4%提高到2004年的37.2%。從海關進口情況看,2003年按經營地劃分的海關進口額為516.1億美元,而按進口目的地劃分進口額為213.7億美元,只占前者的41.4%。說明北京組織的進口的貨源,最終大部分分散到了全國各地。具有明顯的集散地特征。隨著商品進出口數量的增加,地區間的流動量加大,流動中實現了貨物的增值,轉化為影響GDP增長的直接因素。三是進出口結構調整產生間接效應,帶動了相關部門生產的發展和北京市產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北京市機電產品、儀器儀表、高新技術、通信技術產品等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比重明顯增加,從而有利于GDP的持續穩定增長。

 

3GDP對進出口的影響

 

GDP的生產總量影響進出口總量。從投入產出表顯示,2002年比1997年,出口增長88.3%,進口增長1.9倍,同期GDP增長77.5%(現價),出口和進口的增長均高于GDP的增長,說明北京市生產的外向程度是增強的。GDP生產的增長與進出口需求的增長相互作用力增大。

 

GDP的生產結構影響產品的進出口結構。42個部門的投入產出表顯示,北京2002年有23個部門出口額大于進口額,有12個部門出口額小于進口額;1997年有20個部門出口額大于進口額,有12個部門出口額小于進口額,生產過程中產品的來源變化,影響進出口的結構。我們把出口大于進口稱為出口型部門(反之稱為進口型部門),通過對比我們發現,2002年在第一二產業的部門中,有4個部門從1997年的進口型轉為出口型,3個部門從出口型轉為進口型,中間投入產品來源的結構變化直接影響進出口結構的變化。(由于1995年使用的是1994年的國家行業標準,2002年使用的是2002年的國家行業標準,因此,在進行結構比較時,部門內容有一定出入。由于第三產業部門變化較大,故沒有進行比較。)

 

4、從進出口結構看產業的比較優勢

 

當出口大于進口時,對內需不足有所彌補,引起需求量相對擴大,供給量相對減少,市場供需關系得到改善,從而促進GDP的增長。這里我們把出口大于進口的行業作為相對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定義,根據2002年北京市40個部門投入產出表顯示,共有23個部門具有比較優勢,其中,工業只有9個行業有比較優勢,占工業24個行業的37.5%。與工業不同,北京很多服務業行業則是出口大于進口,既是北京的重點發展部門,同時相對其他部門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交通運輸及倉儲業,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住宿餐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綜合技術服務業和旅游業等擁有顯著的比較優勢,他們的凈出口占其總產出比重超過5%,占有一定份額。而這些行業均是為生產者提供服務的行業,這些行業附加值較高,增加值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將有利于北京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有利于經濟總量的提升。

 

四、值得關注的問題

 

1、北京經濟的進出口依存度沒有明顯提升。根據全國分省市的海關進出口資料顯示,沒有任何一個地區進出口的經營地與進出口目的地和貨源地存在明顯差異。下表列舉了四個直轄市的資料:

 

海關進出口額(億美元)

 

按經營地分

按境內目的地和貨源地分

 

2000

2002

2003

2000

2002

2003

北京

496.2

525.1

685

242.4

267

313.3

天津

171.5

228.1

293.4

171.6

228.5

300.3

上海

547.1

726.3

1123.4

547

722.5

1105.2

重慶

17.9

17.9

25.9

18.5

20.2

25.6

 

因此,從北京的情況看,直接影響北京供求關系的進出口數據應按照出口的貨源地和進口的目的地分析更為準確。1996年—2003年,北京市按照進口的目的地和出口的貨源地劃分的進出口額分別增長8.9%6.6%,均慢于GDP平均遞增10.3%的速度,從進出口額占GDP比重看,“九五”時期為73%,“十五”前三年為72.9%,北京經濟的進出口依存度沒有提升。

 

2、北京經濟的進出口依存度低于津滬。考慮到進出口對北京市場供需的直接影響,按照進口目的地和出口貨源地分析北京的進出口情況,進出口額占GDP的比重2003年比2000年下降10.1個百分點。與津滬比較,低于兩市同期水平,變化趨勢也與兩市相反。詳見下表:

 

進出口依存度比較

 

GDP(億元)

進出口占GDP比重%

(按境內目的地和貨源地分)

 

2000

2002

2003

2000

2002

2003

北京

2478.8

3212.7

3663.1

80.9

68.8

70.8

天津

1639.4

2051.2

2447.7

86.6

92.2

101.5

上海

4551.2

5408.8

6250.8

99.5

110.6

146.3

重慶

1589.3

1971.3

2250.6

9.6

8.5

9.4

 

3、北京工業從進出口結構看缺乏比較優勢。在2002年北京市40個部門投入產出表中,工業部門共24個,其中出口大于進口的部門只有9個。值得關注的是,北京近年來發展比較快,對北京工業帶動作用比較強勁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化工工業、儀器儀表等行業,進出口的規模均比較大,但并沒有構建一個大進同時能夠大出的經濟循環結構,大量的生產資料進口,但加工后的產品并未實現全部出口,多數產品滯留于國內,外匯收支并未達到平衡。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必然對本地的生產和就業帶來壓力,同時也說明產品的國際市場還需要進一步擴展。

 

附件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