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國榮
晨報訊 作為首批試點單位,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和醫技人員,即將佩戴由市衛生局統一制作的IC卡上崗。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衛生局獲悉,本市所有醫療機構將統一實行醫師、護士及醫技人員佩卡上崗制度,以此規范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診療行為,防止“走穴”,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據悉,醫師、護士、醫技人員的胸卡將分別使用不同的顏色,每類人員再由色條區分在職、退休聘用和進修等狀況。這就意味著,病人今后不用開口打聽,只需仔細觀察醫生佩戴胸卡的色條,就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為自己診療的醫生的類別和上崗情況,即是在職醫生、退休聘用醫生,還是進修醫生。
病人通過胸卡對醫生情況一目了然,是否會出現進修醫生“白板”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市衛生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在本市醫院工作的進修醫生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地醫院有職稱甚至副高級職稱的醫生,他們完全能夠勝任對一般疾病的診治;一種是醫學院校剛畢業的進修醫生,但他們沒有處方權,對病人診療后都有帶教醫生把關,所以病人不必擔心進修醫生的診療水平。再則,病人實在不愿意進修醫生為其診療,醫院可另行安排其他醫生。
胸卡信息
這次統一制作的醫務人員胸卡為非接觸式IC卡,正面內容為單位名稱、姓名、執業范圍或工作科室、專業技術職務、工號及照片;內嵌芯片中儲存醫務人員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執業證書編碼等詳細個人信息。
本市在一些區縣醫療機構試點后,將逐步推廣這一制度。今后胸卡中所載信息,也將成為衛生行政部門現場監督執法的重要依據。
現場調查
病人表歡迎醫生壓力大
□晨報記者 朱國榮 實習生 羅凌
對于市衛生局即將推出的識卡辨醫生舉措,記者昨天下午走訪了幾家醫院。結果顯示,病人普遍表示歡迎,認為今后就醫多了一份放心;而醫務人員則認為套上了“緊箍咒”,壓力大了,責任更重了。
昨天下午3時左右,正在仁濟醫院輸液的一位“老病號”告訴記者,現在各個醫院的醫生、護士胸口都掛著自制的胸卡,但有的只是代號和照片,有的沒有科室之分,有的不標注醫生職稱,使病人對醫務人員的水平多少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把醫生的個人資料全部在胸卡上體現出來,我們就可以想辦法找一個好醫生來看病了。”該病號表示,因為現在看一次病不容易,醫療費用不低,當然希望能夠有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給自己診治,確診病因后以便及時對癥治療。
采訪中,當一對年輕夫婦被問道:是否會根據胸卡,拒絕進修醫生診療時,表示這根本無所謂。他們表示,如果自己患了疑難雜癥,或者比較重大的疾病,就會上大醫院看專家門診,而一般的疾患,醫生和進修醫生看,應該問題都不大。“不讓進修醫生診治,也不利于他們業務水平的提高嘛,還是應該給他們機會。”
調查中,多數病人對于此項新舉措,都表示了歡迎。而醫務人員相對而言,熱情程度就低得多了。他們普遍認為,胸卡將職務和上崗情況都明示,壓力就大了很多,尤其是剛畢業的進修醫生。不過,這樣一來,醫生的責任感也要更加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