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 辰
北京報道
7月12日,《華爾街日報》披露,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可能獲得中央匯金公司50億美元的注資,資金來源可能再次使用國家外匯儲備。該報稱,“該行目前的資本金為50億元,注
資后將大大增強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能力。”
記者就此事致電該行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盡管拒絕透露有關注資的信息,但并沒有斷然否定未來可能獲得注資的事實,只是謹慎地表示:“現在辦公室還沒有得到任何有關注資可披露的信息,但也不能說政府沒有批準!
資本金之困
“現在要支持企業走出去,境外投資、海外承包等業務規模越來越大,資本金根本沒有辦法達到要求。”中國進出口銀行總經理助理魏然告訴記者。
事實上,近年來資本金已經成為影響中國進出口銀行業務發展的最大約束。
中國進出口銀行成立于1994年4月26日,當時的注冊資本為33.8億元人民幣。1997年,進出口銀行的所有者權益達到34.89億元,2000年財政部再次增加其資本金,達到50億元。但面對急劇增長的進出口貿易規模和境外投資額,中國進出口銀行資產規模的日益擴大和資本金規模約束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性質是政策性銀行,資本金主要依靠財政部撥付,經營原則是保本微利。這些都決定了它不可能通過自身的積累來加快實現資本金的擴充。
今年“兩會”期間,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羊子林,在政協經濟組小組討論上,曾提出國有政策性銀行同國有商業銀行一樣,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他呼吁應當考慮效法注資中行和建行的做法,將中國的外匯儲備的一部分注入給進出口銀行,以擴大進出口銀行業務,“為中國外貿事業發揮更大的力量!
另一方面,在不斷擴大的資本規模下,流動性問題也成為中國進出口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主要原因是融資渠道狹窄限制了資本擴張。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只能通過在國內外發行金融債進行融資。雖然該行近年來在金融市場上通過發行債券進行了多次融資,但是仍然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資金需求。
這樣的后果,加大了中國進出口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軍博士告訴記者:“政策性銀行的負債方式不是吸收公眾存款,所以不存在擠兌風險,最大的問題是要解決流動性的問題”。
他認為,政策性銀行由于政策性原因等,沉積了巨額的不良資產,即使發債融資,但如果出現還債高峰,依然存在流動性隱患。
截至2004年12月31日,進出口行累計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2479億元,余額為1120億元。2005年3月15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外發布了《2005年度金融債券發行說明書》,公布該行今年計劃總計發行485億元的債券。
2005年7月7日,中國進出口銀行將為即將發行的美元債開始進行全球巡回推介,市場預計發展規模為10億美元。
但對于海外募資情況,似乎不容樂觀。
羊子林于今年兩會期間曾指出,“美國正在對我們進行敲詐!彼忉屨f,“美國人經常利用壓低美國國債價格的辦法,來增加我們融資的成本,這個幅度一般在一個百分點左右。”
四兩撥千斤
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已經在國內設有7家營業性分支機構(進出口銀行營業部、深圳、上海、南京、大連、成都、青島)和6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兩個代表處(巴黎代表處、東南非代表處),與140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根據進出口銀行提供的數據,截至2004年末,中國進出口銀行表內外資產總額達到3058.7億元。累計提供出口信貸3283億元。支持出口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總額1656.5億美元,其中,支持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項目貸款234億元。
“可以說,中國進出口銀行在優化商品結構、落實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和走出去戰略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敝袊M出口銀行辦公室龍處長告訴記者。
有關人士還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以自己微弱的資本金在支持中國進出口業務、境外投資等方面,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風險同樣不容忽視。
據遼寧大學教授白欽先分析,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內是保證進出口銀行保本微利、持續經營的基本前提。進出口銀行承擔和控制風險的能力不但與其風險管理的方法、手段有關,也與其資本實力、可運用資金的規模以及良好的財務結構有關。
白欽先稱,中國進出口銀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不是該行可以獨立解決的,政府決策層在增加進出口銀行的資本金、擴大進出口銀行的資金來源和規模方面應該作出調整。
今年年初,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經表示,推動盡快頒布實施《國家開發銀行條例》和《進出口銀行條例》。
除了獲得外匯注資以滿足資本金要求以外,中國進出口銀行與國內的另外兩家政策性銀行一樣,還將面對著如何轉型的問題。而未來轉型的可能性,也對資本金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