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稱我國沒有過度吸收外資 將穩定外資政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3日 10:50 北京青年報 | |||||||||
吸收外資促進了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陳健透露,截至2005年5月底,全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25378個,合同外資金額11615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44億美元。外商投資遍及制造業、服務業、農業、基礎設施等諸多領域。目前,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超過190個,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華投資,其中30多家設立了地區總部
吸收外資促進了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陳健指出,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占中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近12%,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8%,出口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57%。外商投資企業中直接就業人員為2400萬人,占全國非農業勞動人口的約10%。 今年以來實際使用外資同比下降中國并不擔憂 我國是全世界名列前茅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大國,但是今年以來,外商投資卻出現了持續的“跳水”。今年1到5月,我國合同外資金額6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4.8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3.66億美元,同比下降了0.79%,其中5月份當月的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8.94億美元,比上年同比下降了10.29%。新吸收外商投資企業16437家,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5%。 對此,陳健解釋說,造成這種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此我們并不很擔憂。作為投資項目來講,逐月的比較意義并不很大。有時候一個兩個大項目的洽談成功,會突然使得投資數字上去,有時候一個兩個項目,由于碰到局部的困難而沒有談成,數字就會下降。陳健指出,從數字來看,今年以來我國的合同外資金額總的來說是增長的,這意味著我國的發展是有后勁的。 目前,我國正在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領域,比如在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進一步擴大開放方面,就采取了新的政策,以促進外商對華的投資。 人均吸收外資比例并不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已經超過5600億美元,去年合同金額和實際 利用外資金額都已經創了歷史最高水平,有人擔心中國吸收外資的規模已經過大。 對此,陳健指出,中國吸收外資并不存在規模過大的問題。他指出,考慮到有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停止或者終止運營、撤資以及資產折舊等情況,按照國際的標準估測,截至目前,我國吸收外資FDI(外商直接投資)的存量為2130億美元,只占全球的比重不到1%。 陳健還列舉了三個比較數字說明他的觀點,這三個數字分別是外國的FDI占GDP的比例、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和人均占有FDI的比重。陳健說,2003年,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占GDP的比重為3.8%,人均吸收外商投資只有41美元,遠低于發達國家530美元和世界人均107美元的投資。同樣是當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只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8%,這三個數字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一些差距還很大,特別是人均吸收外資的比例,差距更大。 給予外資企業優惠政策并不違反世貿規定中國對外資的優惠政策還會持續多久?中國的外資政策究竟會向何處去?對于這一備受各方關注的問題,陳健指出,目前,我國給外商投資企業一定的優惠并不違反世貿組織的國民待遇原則。實際上,以優惠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資,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做法,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是這樣,有的國家給予外資的優惠政策遠遠高于中國。現在我國給予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其他不少國家相比,優勢并不明顯,僅靠市場規模、勞動力成本等比較優勢,我國就難以在吸收外資的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因此,我國,尤其現階段,在相對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又短缺,沒有相對穩定的、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況下,應該保持吸收外資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陳健強調,今后在吸引外資方面,我國將重點鼓勵外商投資高科技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著力吸引跨國公司把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中國,推動外資企業在技術研發、資源采購、市場開拓等方面同國內企業開展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