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蔡臻欣發自上海
交通銀行(3328.HK)的成功上市標志著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獲得階段性成功,也為此后四大國有銀行的股改上市做了良好的鋪墊。與此同時,建行、中行、工行等也紛紛制定時間表以全面快速推進股改。《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就一些相關問題及觀點專訪了中國金融學會和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陳學彬教授。
《第一財經日報》:陳教授您好。最近摩根士丹利發布中國銀行業報告認為,中行、建行、交行等大型商業銀行在近期均獲得了政府注資、剝離巨額不良資產之后,資產質量得以大幅提升,資本充足率較高,因而在貸款需求增加時可能成為最大的贏家。你是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
陳學彬: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確實我們可以看到,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所占市場份額都較大,客戶群很廣闊,因此貸款需求增加得到的好處也多。但不能簡單地認為政策扶持大銀行,它們把規模做大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壟斷籌碼,而恰恰相反,國家之所以對它們注資、股改,目的就是為了使它們更好地參與市場化競爭,市場化競爭本身就不是以規模論英雄的。
對于銀行自身而言,存款和貸款基數大,相應地風險也會增加。目前一些國有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方面暴露出不少問題,更重要的是一些大型銀行的單位資本報酬與股份制銀行比起來還太低,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它們的盈利性。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從規模大小或某些潛在的政策優勢或壟斷資源優勢來判斷銀行的盈利前景。
《第一財經日報》: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一些投行認為,比起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我國中小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更面臨資本金不足、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且難以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等問題,相反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近期則獲得政府增資擴股并積極推進股改上市進程。你認為這些舉措是否會影響到日后的銀行業競爭格局?
陳學彬:在交行的成功上市中,政府確實給予了很大幫助。對工行、建行、中行等國有商業銀行的股改上市,政策等方面也有諸多扶持,但我認為這并不能說是有所側重或厚此薄彼。國有商業銀行長期以來承擔了改革的相當大部分成本,而在一批股份制商業銀行先后獲準上市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國有商業銀行仍然按兵不動,在股份制改造進程上也擔負了一定的時間成本。如果說是政策扶持,上市的股份制銀行相比之下時間要早得多。目前資本金不足的未上市中小型銀行大多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增資擴股以期上市,而它們目前面臨的融資難困境也主要是由于資本市場自身的問題造成的。因此說政策并沒有偏重,只是一個先后順序的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你認為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相互競爭的決定性因素何在?
陳學彬: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之后,與那些中小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一樣都面臨著一個市場化競爭的問題。這方面競爭的關鍵就是一個資本使用效率的問題,是一個如何強化資本回報率的問題。增資擴股和上市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銀行的經營效益問題。銀行上市以后必須要對股東負責,要為股東創造價值,而不能在股本的一次次擴大中反而稀釋了原先的股東價值,這才是所有在股份制改造前后商業銀行面臨的當務之急。
《第一財經日報》:說到市場化競爭,目前有一個市場特征似乎不太樂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日前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當前人民幣信貸增長存在過緩問題,一些研究機構也認為存在銀行惜貸的現象。你是怎么看待這一現象的?
陳學彬: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企業本身對資金需求減少而非銀行惜貸。我們注意到,從人民幣貸款結構上而言,下降的是短期貸款,中長期貸款都在繼續上升;從貸款投向而言,下降的主要是工業、商業和建筑業貸款。而在貸款下降的同時,企業、儲蓄、財政等的存款都在繼續上升,且存款上升值遠大于貸款下降值,這說明雖然貸款減少,但企業并不缺少流動資金。
我認為宏觀調控下緊縮的滯后影響使企業生產增速下降,而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和產品價格的下降也壓低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因此企業對資金需求減少。從銀行角度而言,由于經濟周期的高峰已過,銀行對企業資金需求下降也會有一個預期,同時也是從嚴格控制不良貸款的角度出發的。但主要原因還在于企業自身。
《第一財經日報》:你剛才提到資本市場不振對于銀行融資的影響,能否展開談一下?
陳學彬:資本市場是商業銀行重要的資本金補充來源,因此資本市場發展環境的變化對銀行也影響很大。目前有不少觀點認為資本市場存在被邊緣化的現象。我認為,假使真這樣的話,對銀行乃至整個經濟都是不利的。我們長期以來間接融資的比重過大,因此目前必須通過大力發展企業債市場等手段來擴大直接融資比重。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將為銀行的穩健發展提供空間,使銀行在參與中外銀行業的競爭中不斷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