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部委專題--國家統計局 > 正文
 

解決“三農”問題 加快甘肅縣域經濟發展步伐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3日 09:25 國家統計局網站

  縣域經濟是指縣級(不含市轄區)行政區劃范圍內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備、產業門類齊全的區域經濟,是構成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支撐力量。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任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甘肅縣域普遍屬于欠發達地區,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經濟外向度和市場化程度低,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不強,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突出。農業基礎薄弱,中東南部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扶貧任務艱巨,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壯大縣域經濟實力,增強縣域經
濟競爭力,是甘肅省縮小與發達省份差距、協調地區發展、解決“三農”問題以及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突出矛盾的現實需要,也是加快甘肅發展的必然選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事關全省發展大局,具有戰略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截至2003年末,甘肅縣級行政區劃70個,其中縣級市4個,民族自治縣7個。2003年,縣域人口1896萬人,實現GDP570.6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8.09億元,地方(本級)財政收入19.79億元,財政支出107.47億元。可以說縣域經濟的發展,有力地促進和保障了全省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縣域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縣域經濟的綜合指標,也是縣域經濟整體實力的體現。2003年,甘肅縣域GDP570.62億元,占全省的43.74%,縣均8.15億元。

  GDP超過10億元以上的縣(市)共23個,占縣域的32.86%。其中玉門、永登GDP超過30億元。GDP不足2億元的縣有5個,占縣域的7.14%(見表1)。

  地方財政收入體現縣(市)政府汲取財政資源的能力和發展地方經濟的能力,是支撐縣(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縣域地方財政收入19.78億元,占全省的22.56%,縣均0.28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在6000萬元以上的縣(市)共7個,占縣域的10%。最高的慶城縣達到8326萬元。財政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的縣11個,占15.71%。其中卓尼、兩當、碌曲三縣地方財政收入均不足500萬元(見表2)。

  (二)人均水平

  2003年,甘肅縣域人均GDP301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0.06%。人均GDP超過萬元的縣市4個,分別是阿克塞24107元、玉門20484元、肅北18825元、敦煌12394元(見表3);人均GDP不足2000元的有30個縣。

  縣域人均地方財政收入104元,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0.98%。阿克塞、玉門人均地方財政收入超過千元,分別達到1368元、1326元。人均地方財政收入不足50元的縣有13個,占縣域的18.57%。

  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的縣有4個,分別是阿克塞、肅北、敦煌和肅南;農民人均純收入在3000-4000元之間的縣(市)有7個;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千元的縣有4個,分別是積石山、文縣、東鄉、宕昌;其它55個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

  有57個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全國同期2622元的平均水平。分區域來看,河西地區農民人均明顯高于河東地區,酒泉、張掖11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隴南地區最低,農民人均純收入最低的10個縣中隴南占6個。最低的宕昌,農民人均純收入僅有798元,是全國同期平均水平的30.43%,大約相當于全國九十年代初期水平。

  (三)經濟增長能力

  2003年,縣域GDP增長速度15.53%。增長速度高于10%的縣有48個,占68.57%。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成縣和天祝,分別達到18.6%和17.8%;增長速度較低的康樂和臨夏縣,均為6.4%,永靖為負增長。

  (四)農業經濟發揮重要基礎作用

  2003年,縣域農林牧漁總產值280.89億元,占全省的69.81%。其中農業190.54億元,占全省的72.06%;林業11.77億元,占全省的84.55%;牧業66.31億元,占全省的76.58%;漁業規模較小,只有0.86億元,但占全省的74.14%。糧食615.39萬噸,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79.37%。說明縣域農業經濟在全省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工業和第三產業地位得到提升

  縣域國有及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共有1805個,占全省的56.35%。工業總產值311.61億元,占全省的30.32%。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工業總產值203.82億元,為全部工業總產值的65.41%。第三產業177.83億元,占全省的39.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38億元,為全省的35.15%。人均消費762.95元,相當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3.05%。

  二、縣域經濟的差異與特征

  改革開放20多年來,甘肅縣域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民營經濟和特色經濟發展步伐加快,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增強。

  但是,縣域經濟總體上相當薄弱,地區間發展差距懸殊,經濟活力不足,實力不強。多數縣財政困難,貧困問題突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農村基本矛盾突出的三農問題積重難返。甘肅與發達省份的最大差距在縣域經濟,縣域經濟發展不足,是甘肅經濟發展中的突出薄弱環節,已成為制約區域持續協調發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主要矛盾,也是造成經濟社會發展滯后、與發達省份差距持續擴大的主要因素,將直接影響全省小康生活的實現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一)發展差距大

  縣(市)人口少,經濟總量不足,財力薄弱,特別是處于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的縣,同全國有較大差距。縣域總人口1896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72.82%,縣均27.09萬人,為全國縣域平均人口規模的59.41%,高于山西、寧夏、內蒙、新疆、青海和西藏,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七。縣(市)GDP平均8.15億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0.35%,在全國排名倒數第三,僅高于西藏和青海。江蘇縣均GDP92.9億元,是甘肅縣均水平的13倍。縣(市)人均GDP3001元,相當于全國縣域平均水平的45.02%。縣域財政收入平均0.28億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7.75%,僅高于青海和西藏,在全國縣域排名倒數第三位。人均財政收入104元,約為全國縣域平均水平的一半;相當于江蘇的十二分之一,浙江的十分之一。甘肅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同全國相比有很大差距,與發達省份的差距則更為明顯,不容忽視。

  (二)縣域之間發展不平衡

  甘肅地域遼闊,縣(市)資源稟賦不一,經濟發展水平及潛力差異很大。

  經濟實力強弱分明。GDP在10億元以上的23個縣(市),GDP總量達到167.4億元,相當于全省縣域GDP的58.01%。玉門的GDP是碌曲、迭部的30倍;碌曲、迭部、兩當、阿克塞、卓尼和肅北6縣GDP之只有玉門市的五分之一。

  人均GDP同樣差異顯著。酒泉各縣(市)最高,全部超過全國縣域人均5746元的平均水平。其中阿克塞、玉門、肅南、敦煌四縣(市)人均GDP在萬元以上,均位于全省縣域前列。阿克塞人均GDP最高24107元,是最低的禮縣人均GDP1005元的近24倍。人均GDP不足1500元的縣有8個,分別是禮縣、宕昌、積石山、東鄉、鎮原、武都、岷縣、和政。

  財政收入多寡懸殊。財政收入最多的慶城達到8326萬元,是財政收入最少的卓尼的21倍,相當于排位靠后的卓尼、碌曲等12個縣的財政收入總和。

  縣域經濟發展較快的縣集中分布在河西,欠發達縣集中在臨夏、隴南和甘南三地區,顯示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三)產業結構層次偏低

  縣域產業結構偏低,升級緩慢。2003年縣域三產比例為32.39:36.1:31.1,而同期甘肅15個市區和嘉峪關市三產比例為8.8:50.2:41。相比之下,縣域農業比重高,工業化程度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產業結構劣勢明顯。

  縣域農業基礎薄弱,仍以傳統農業為主,非農產業只占1.6%,比重非常低。

  工業產業競爭力不強。與勞動力過剩、高素質人才和資金短缺、技術落后的現狀相適應,工業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產業構成落后。傳統工業生產設備老化,工藝技術落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足。工業空間布局不合理,產業布局集中于縣城,專業化協作程度低,區域互補功能較差。沒有融入國內國際市場,外貿出口規模小,創匯成本高,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和原料初級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和質量標準低,出口競爭力較弱。

  第三產業以金融業、商業飲食業、公共事業、運輸郵電業等傳統產業為主,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占縣域第三產業的22.02%,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占31.89%,二者合計占53.91%。同期,縣域農村勞動力各產業配置比例為74.79:7.37:5.06,另有22.2%的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及從事其它臨時性工作。說明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滯留于農村從事農業活動,而從事第三產業的勞動力比例最低,縣域第三產業發展明顯滯后。

  三、縣域經濟滯后的主要原因

  (一)城市化水平低

  2003年,縣域非農業人口213.82萬,占縣域總人口的11.28%,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41.26%,處于城市化起步期。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在各國和地區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客觀相關性。2003年,縣域人均GDP為3010元,其相應的城市化水平應在5%~19%之間。根據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水平在10%以下為城市化前期,10%~30%之間為城市化起步期,30%~50%之間為城市化加速期,50%~70%為城市化發展期。按照此標準劃分:阿克塞、玉門和臨夏3縣市處于城市化發展期;肅北、合作、迭部3縣市處于城市化加速期;這6縣市憑借州府所在地或者資源型城市或者人口小縣,使得城市化水平非常高。有35個縣市還處于城市化起步期;有30個縣市還屬于傳統的農(牧)業縣,尚處于城市化前期。

  城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低城市化水平對縣域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與發達地區相比,甘肅省縣域城鎮數量少、規模小,空間呈小、散、遠布局。大多縣城和鄉鎮地理位置偏遠,遠離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線,城鄉聯系松散,互補互動能力弱,仍然是城鄉分離、工業與農業分離的強二元經濟社會格局。縣城和鄉鎮功能單一,聚集和輻射功能較差。低城市化水平同時意味著縣域工業化程度普遍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差,投資收益低,生產、運輸和交易成本高。低城市化水平還是造成農業產業化滯后的重要原因,也是農民向城鎮轉移的主要障礙。

  從總體上看,縣域還是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主體的經濟,近一半的縣還是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農村經濟,這些都將長期制約縣域經濟的發展。

  (二)貧困問題突出

  甘肅作為一個貧困人口大省,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經過持續的扶貧開發,貧困人口逐年減少,農村貧困程度得到有效緩解。但甘肅省貧困人口多、貧困地區分布廣、貧困程度較深、脫貧成果難鞏固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貧困縣中屬于老區和貧困地區縣31個,高原和少數民族地區貧困縣21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23個。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縣域農村,因此,貧困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更為嚴峻和深遠。2003年末甘肅省農村還有絕對貧困人口169.32萬人,貧困發生率為8.27%。低收入人口442.42萬人,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為21.61%。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干旱區、南部高寒山區和石山區。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落后,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資源匱乏,生存環境極為惡劣。

  隨著扶貧工作的進展,用于救助式扶貧的資金累加效應影響也越來越明顯,扶貧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扶貧解困難度逐年加劇。貧困問題普遍的存在,意味著縣域經濟在較長時期內處于低起點上,實現地區、城鄉協調發展的任務異常艱巨。

  (三)教育落后

  甘肅縣域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整體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經濟條件制約的必然結果。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與發達省份的差距不斷拉大,反過來又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造成經濟發展差距的核心問題是教育落后帶來的人的素質的差距。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甘肅農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為5.2年,還達不到小學畢業程度,比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少1.1年,農民文化素質劣勢十分明顯。

  由于教育落后導致的勞動力素質低下,使眾多的人口只能作為廉價勞動力使用。這意味著縣域龐大的勞動力群體不能適應現代勞動力市場的需要而處于競爭劣勢,不僅被排斥在現代社會的邊緣,而且隨時還會淪為貧困人口。教育落后最終將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美國1929-1982年間人均GDP的增長因素中,25%歸功于國民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甘肅縣域經濟發展滯后,與城市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持續拉大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教育落后是主要原因之一。

  (四)固定資產投入少,基礎設施差

  縣域投資規模小,只占全省的35.84%,縣均2.91億元。人均投資1064元,不到市區人均投資5598元的五分之一。民間投資乏力,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單位投資占63.22%,民間投資和城鄉集體投資增長緩慢。對外資吸引力較差,其境外投資還沒有蘭州市城關區的投資多。固定資產投資長期在低水平徘徊,其直接后果是基礎設施十分薄弱。這既制約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也導致人口生理和智力素質低下,將長期阻礙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區位劣勢明顯,大中城市帶動作用弱,產業聚集度低

  不利的地理位置、人口密度低、運輸成本高、投資回報低、與國內外商業聯系與合作薄弱、難以吸引資金和人才,這些都將是縣域經濟發展需要逾越的障礙。縣域區位劣勢,使低廉的勞動力、低生產成本和較低競爭市場優勢大打折扣。分散的地理環境,弱化了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的互動功能。甘肅大中城市數量小,聚集和輻射功能差。蘭州作為省會城市,人口規模大,經濟實力較強。但是周圍均是縣以下小城鎮,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聯系松散,經濟差異過大,對縣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地級城市大多是依靠當地資源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不發達,功能單一,實現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還有明顯差距,基本經濟功能相當薄弱,沒有發揮應有的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縣域區位劣勢還表現在較低的產業聚集度。縣域缺少中小企業集群,具有區域特色的聚集產業規模不大,聚集能力低,難有大的作為。

  (六)管理體制改革長期滯后

  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與職能轉變在縣級盡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但仍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在政府與社會、市場、企業的關系上,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審批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審批權與事權的關系沒有理順。縣級審批權限過小,審批效率低下。政府對經濟干預多于服務,政府單方面行使權力,對社會的、市場的力量發揮不夠,民間組織和行業協會發展遲緩,作用發揮受限,政府與社會互動功能差,只注重優先發展經濟,難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行政審批、處罰、監管等政府行為的法定化不夠,更多的是以行政措施替代依法行政。

  四、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從甘肅實際出發,遵循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協調、全面發展,促進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在工作指導上,以制度創新為動力,深化政府改革,提高縣級政府競爭力。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增強經濟自主增長能力。發展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鏈,發揮集聚效應。注重資源的組合、升級、擴散,提高對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致力于改善發展環境,營造低生產成本、低交易成本的投資環境。堅持分類指導,扶優扶強,實現增強綜合實力,促進農民增收,協調健康發展的目標。

  (一)實施強縣戰略,賦予縣市更多自主權

  甘肅縣域經濟的突出問題就是縣級規模小、整體實力弱,迫切需要實施強縣戰略,擴縣強權,使縣級擁有更多的發展權。擴縣,就是減少縣的數量,增加縣級人口和經濟規模。以2002年末各縣人口為基數,人口在10萬以下的縣與鄰縣合并,使甘肅縣市總數由現在的71個減少到60個左右。減少縣級行政區劃的目的在于提升縣級人口、經濟規模,增強縣域經濟的競爭力;減少財政供養人員,減輕財政負擔,增加財政收入。強權,就是按照城鄉分治的原則,規范條塊管理制度。把省級事務規劃權下放給縣市,地級市和縣一樣接受省統一行政管轄;下放部門管理權,凡是國家、省行政機關延伸到縣一級的,均由縣統一領導,享有與地級市平等的人事、財政和事務管理權限;下放審批權,凡是有利于縣域經濟發展、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不能下放的審批權均下放到縣一級。

  (二)深化改革,使制度創新成為縣域經濟的第一推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實行了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農村辦工業的制度創新,使農業生產潛力在短期內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當前縣域經濟制度創新面臨新的突破。農村土地流轉制度、訂單農業、農業產業化、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土地反租倒包制度的完善和農村戶籍制度改革等,如果不能在理論和實踐中盡快解決,將嚴重束縛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面對制度創新的新任務,甘肅各縣已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如嘉峪關進行的土地反租倒包促進了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經營;酒泉、張掖各縣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實施的訂單農業,對于實現農業產業化、商品化,化解農業風險,收到明顯成效。從甘肅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制度創新必須以市場化為導向,通過對農業生產制度、土地制度、產權制度和社會制度的系統改革創新,加快推進城鄉商品和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產要素市場。要克服等政策的錯誤觀念,在制度創新上大膽探索,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求得突破:完善反租倒包制度,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進行鄉鎮產權制度改革,確定民營經濟的主體地位,增強自主增長能力;建立并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促進土地流轉;努力消除城鄉二元體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向農村延伸,在就業、戶籍制度、公共財政、稅收等方面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目標。

  (三)以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為核心,加快企業改革、改制、重組,培育縣域經濟增長的自主能力與活力

  抓住企業改革發展的有利時機,以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為核心,通過轉讓、拍賣、收購、兼并、投資參股、債權轉股權等多種形式進行產權交易和流轉,優化縣域企業和社會的資本結構,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產的運營效率。把縣域現有企業作為融資的項目依托,以獨資、合資、參股、合作、租賃等方式吸納國內外資金,實現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有利于制衡的股權結構,使企業成為適應市場競爭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用好企業退出機制,加快淘汰劣質企業,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予以破產、重組或劃轉,關閉質量低劣、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廠礦,重點培育發展優質企業。國營企業建立授權經營制度,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改革投融資體制,加強資本運營,成立多元投資主體的投資公司,更加廣泛地利用一切社會資源,培育經濟增長的自主能力,化解投資風險,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高效。

  (四)發展民營經濟,優化產業結構

  民營經濟伴隨市場經濟產生,并在市場經濟中發展壯大,已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民營經濟產權清晰,風險自負,具有發展的內在動力。民營經濟機制靈活,具有適應市場的內在品質,在適應經濟激勵、市場競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民營經濟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在推進資本社會化、化解國家集中投資風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預見,民營經濟將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力軍,發展民營經濟對于啟動民間投資,拓寬就業渠道,優化所有制結構,增強經濟自主增長能力,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至關重要。發展民營經濟既是大勢所趨,又是當務之急。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盡快消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觀念障礙,改善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把縣鄉鎮企業局改組為民營企業發展局,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政策引導和監督、服務;擴大市場準入,全面清理、廢除限制民營經濟的政策法規,完善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縣以下所有領域向民營企業全面開放,縣以下公用事業、電力、水利、通信等國家壟斷行業允許民間資本進入;一次性完成縣以下國營職工的身份轉換;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參股等形式,參與公用事業的建設和運營;以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為導向,鼓勵民間資本興辦醫療、保健和社會福利事業以及教育文化體育事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五)以提高產業聚集度為目標,發展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產業領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系,且在地理空間上集中的相關產業的生產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和產品研發機構等組成的產業共生體。我國產業集群是九十年代以來發展起來的,具有強大的集聚與擴散效應,已經顯示了比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技術創新能力和良好的發展潛力,在形成產業規模、促進專業化分工、延伸產業鏈、提高企業技術水平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已成為培育支柱產業、增強區域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快科技創新、提高產品外向度、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和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途徑,是地區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產業集群也是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快速崛起、形成并保持在全國領先優勢的基礎。甘肅縣域產業集群發展明顯滯后,這也是造成縣域經濟與全國和發達省份差距持續擴大的原因之一。因此,發展產業集群對于甘肅尤其是對于縣域經濟的發展都十分重要。發展產業集群重點培育、扶持農副產品加工業、中藥種植與加工業、飲料制造業、白酒釀造業、食品加工業、黑瓜子種植與加工業、花卉種植業、依托資源優勢的輕工業、隴南的采礦業等產業集群。克服區位和資源環境劣勢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提高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推進產業集群的發展,需要從政府扶持和企業自身兩方面努力。政府需要把強化市場競爭作為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的主要途徑,制定產業集群發展政策,取代產業政策;創造基礎條件,消除不利于集群產業發展的制度性障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制定并執行統一、規范的產品質量和環境安全標準,為產業集群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企業要著眼于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強與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的合作,進一步完善并延伸產業鏈,實施精細的專業化分工,培植特色品牌,提高產品外向度,加強行業規范和誠信自律,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六)開發綜合扶貧項目,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脫貧能力

  充分認識扶貧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深化扶貧工作內容,將扶貧工作置于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科學組合扶貧資源,采取綜合開發式扶貧,形成扶貧工作合力,增強扶貧開發的有效性和連續性。政府牽頭,有關科研單位、高校、企業和貧困戶參與,針對中東南部各貧困縣實際,系統設計開發扶貧項目,由救助式扶貧、生產扶貧逐步轉向改善基礎設施、生態移民與科教文衛并舉的綜合開發式扶貧,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增強扶貧工作的綜合社會效益。建立掃除文盲、科技培訓、生態村建設、衛生保障與改善生活質量的綜合扶貧試點,探索適宜甘肅農村的脫貧致富之路。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全面提升貧困地區勞動者的素質,從根本上改變貧困人口的觀念,提高參與扶貧的積極性和自我脫貧能力。在縣一級建立專門針對貧困人口的培訓基地,提供免費培訓。對有一定文化基礎、準備外出打工的青壯年農民,根據勞務市場需求,與用人單位簽定用工合同,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培訓,提高勞務輸出水平。目前流動打工的方式穩定性較差,對提高勞務收入和培養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都極為不利。必須從提高培訓質量入手,使外出民工具備較好的職業素質,使其能夠從事要求較高的職業,為提高農民收入、能長期在城市工作并在城市安家落戶打下基礎。對年齡較大、不能外出打工的貧困人口,提供農業技術和專項技術培訓,使其具有一技之長,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深化扶貧工作內容,不斷完善制度,堅持扶貧到村、到戶,把扶貧資金、扶貧項目、對口救助和科技服務覆蓋到每一個貧困戶,增強工作實效。立足治本,把增強造血功能作為扶貧工作的歸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重點發展能直接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并有長期效益的農業、手工藝和農副產品加工項目,使扶貧經濟產生持久效益。

  (七)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與扶持力度

  轉移支付制度的薄弱和不規范,造成縣以下財政普遍困難,財力薄弱,對上級財政依賴大,屬于典型的吃飯財政,是導致地區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財政支出增長快于可用財力增長的矛盾,已經嚴重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加之縣以下財源結構單一,過分依賴農業,短期內縣級財政難有改觀。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應以實現省內縣級相對均衡為目標,調整平衡既得利益,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從根本上確保各縣之間協調發展。構建省、縣(市)二級財政框架,減少財政層級。在轉移支付結構上,壓縮專項轉移支付規模,取消對縣以下項目配套資金要求,減輕縣級財政負擔。著眼于降低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縣級財政對農村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采取稅收優惠政策,引導資金向縣域流動。

  (八)減輕農村家庭教育負擔,落實九年義務教育

  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強化縣級政府責任,鞏固普九成果。把掃除青壯年文盲與扶貧、職業技術培訓結合起來,完善并實施教育獎勵政策;在貧困縣、少數民族自治縣進行貧困家庭子女減免學費試點,逐步擴大減免范圍;縣以下小學和初中采用經濟適用型課本,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免費或部分免費課本與學習用具;開展企業助學與對口支援,學校可以用捐助企業和個人的名字命名,積極在全國范圍內爭取企業、學校以及個人對縣以下農村學校實行對口支援;實行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一體化,給予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同等待遇,鼓勵民間資本以國有民辦、民辦公助、共建聯辦等多種形式投資興辦教育;對民辦學校招生、教師聘用、教研活動、評比表彰等方面與公辦學校同等待遇;多途徑解決農村教學力量不足的問題,省內高校采取定向招生的辦法,培養志愿在貧困地區、高原、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才;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艱苦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任教;適當放寬農村教師退休年齡,保證農村基礎教育需求;盡快完善教育立法,實行政府督學責任制,實行教育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監督機制,保證教育的優先地位。通過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增加后勁。

  附件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