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深圳港:先行者的姿態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2日 15:54 《環球供應鏈》

  文/本刊特約記者 朱遠

  4月底,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發表的一份有關香港、上海和深圳三個港口的前瞻性發展預測報告大膽預言,2010年深圳港的吞吐量將達到3350萬標準箱,會成為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香港將以2790萬標準箱的吞吐量淪落至兩個中國內地港口之后,甚至被新加坡擠出三甲之外。

  該報告乍一亮相,便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香港貨運業界近來有人慨嘆,因為深圳港的“搶食”,各大班輪公司將會分配較佳的船期、掛港序予深圳港,屆時香港將難以翻身。“如果香港10號泊位沒有投入使用,2008年就將被深圳港超過!”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林義平信心十足。

  超越香港?

  翻開地圖便一目了然,深圳的海岸線被香港島一分為二,深圳港其實是東部港區和西部港區統稱。鹽田港區緊鄰大鵬灣,實際上代表著東部港區。而西部港區則是群雄并起,包括蛇口港區、赤灣港區、媽灣港區、東角頭港區以及福永港區等,蛇口集裝箱碼頭(SCT)和赤灣集裝箱碼頭(CCT)基本上占據了西部港區的半壁江山。

  依托珠三角的經濟腹地和接壤香港的地理優勢,深圳港在近10余年中迅速崛起,成為我國歷史最短和發展最快的港口。近5年來,深圳港的爆發力尤其驚人。以下一組數據記錄著深圳港邁入世界級大港的里程碑:2001年以508萬標準箱位居世界第8,2002年以761萬標準箱的戰績躍至第6,2003年更是以1065萬標準箱升至第4位,2004年,當深圳港達到難以置信的1365.9萬標準箱之時,和上海港的差距縮小到100萬標準箱。

  正是憑著這一系列驕人戰績,深圳港也已經牢牢確立了其華南集裝箱樞紐港的地位。與此同時,業界也開始討論起更為刺激和敏感的話題:深圳港將在哪年超過上海港?又將在何時超越香港?

  如此敏感的話題自然也讓香港方面感到不安和尷尬。理由很簡單,深圳港的發展離不開香港的合作,如果作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的集裝箱運輸業也像當年制造業一樣轉移到深圳,那么,香港將再遭“產業空心化”困擾。

  據香港航運專家、大連海事大學港航研究所錢耀鵬教授介紹,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正是接納了香港的化肥、糧食、鋼鐵等散雜貨中轉業務,深圳港才迅速起步。從此,香港港口則集中精力從事技術含量高、收益上佳的集裝箱業務,客觀上促進了香港港口的升級換代和香港經濟的轉型。

  不過,進入90年代,內地進出口集裝箱業務高速增長,香港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日趨緊張。香港港航界看到了深圳相對較低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積極來深投資建設碼頭,兩地港口的互補作用日益增強。

  2003年,深圳港與香港之間水路運輸中,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25.8萬標準箱,這一數據占到香港2003年總吞吐量的11%,更是占到深圳港2003年總吞吐量的21.2%。除了水路運輸以外,深圳和香港之間通過陸路口岸出入境的集裝箱量也非常可觀,2003年,來往于兩地的重箱和空箱總箱量達到843.3萬標準箱。“由此可見,深圳港的發展對香港是很重要的支持和補充。”錢耀鵬表示。

  除此之外,也有業內專家指出,盡管香港部分港口裝卸業務轉移到深圳,但由于香港攜著自由港的政策優勢,加上作為港口產業中樞系統的管理中心、信息中心、結算中心等仍在香港。這樣,既可以利用香港專業的管理水平、發達的資信手段和靈活的金融政策,又能夠憑借深圳較低的成本,最終保證港口的檔次、附加值和股東回報率。

  外資入主

  頗有意思的是,釀成今天讓香港深感擔憂局面的這出大戲,正是香港人自己一手導演的。

  在深圳的港航界,甚至傳有一種這樣的說法:東部港區是李嘉誠麾下的和記黃埔(HPH)的地盤,而西部港區則是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CMH)的地盤。東部的鹽田港區名字與和記黃埔捆綁在一起,由此形成一個洋味十足的名字——鹽田國際(YICT)。而西部的蛇口、赤灣和媽灣港區,則都受到招商局的資本滲透。

  在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SCT)的辦公行政大樓頂樓,林義平向記者展示了SCT這塊“餅”的構成。從股東的餅圖上可以清楚看出,招商局(蛇口集裝箱碼頭)控股有限公司占據了SCT一期工程的半壁江山,鐵行荷蘭(P&O Ports)有限公司和太古洋行有限公司分享著一期工程的另一半“餅”。

  但在最初,對于SCT一期工程這張“餅”而言,“吃”法并不是這樣。1988年12月,招商局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與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COSCO)合資設立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SCT),首期注冊資本港幣7500萬元,總投資港幣6億元。

  隨后的14年間,SCT的股權幾經轉讓,到2002年12月,經外經貿部和深圳市外經貿局批準,SCT原中方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將其持有的17.5%股份轉讓給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中遠碼頭(蛇口)有限公司;原外方股東之一的鐵行泛亞有限公司,亦將其持有的25%股份轉讓給在荷蘭注冊的鐵行荷蘭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后,SCT的企業性質已由中外合資企業變更為外商獨資企業。

  另據林義平介紹,SCT的二期工程由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鐵行海外控股有限公司、現代貨箱蛇口控股有限公司和太古洋行有限公司等四大股東掌控。招商局國際以51%的股份取得了控股地位,其余三家依次瓜分了剩下的49%股份。

  此外,在今年3月底,招商局國際以現金6.1億港元收購中遠太平洋所持有的SCT一期17.5%的股權及相應比例的股東貸款。此次收購后,招商局國際在SCT一期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50%,這一增持將使招商局國際在SCT共三期的項目中處于控制地位。除SCT一期外,招商局國際目前在二期和三期中分別持有51%和100%的股份。

  與SCT共同支撐起深圳西部港區大局的是赤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CCT),是由赤灣港航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嘉里建設公司、海豐發展有限公司(實際上是由香港現代貨柜碼頭和招商國際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今年4月份,隨著媽灣5號泊位的投產,媽灣在深圳西部港區中的地位開始受到關注。雖然在規模上難以和SCT和CCT相抗衡,但媽灣港區也是由來已久。1986年由南油集團和新加坡森昶私人公司合作組建,10多年來,媽灣的股東也是幾經變更。直至2001年,由南油集團、中外運集團和招商亞太三分天下。2004年12月17日,隨著招商局集團入主南油集團變成現實,招商局最終完成了對深圳西部港區重組的戰略目標。

  對于此一系列的收購,招商局國際主席傅育寧博士指出:“這是招商局專注于公共碼頭業務戰略的又一具體的體現,將進一步強化我們在深圳西部港區的主導地位,也更加便于我們對深圳西部各碼頭的運作的協調和管理。”

  與招商局費盡心機贏得在西部港區的主導地位不同的是,和記黃埔要謀求在深圳東部港區立足腳跟,顯然不需要經歷這么復雜的一個過程。

  1993年10月,鹽田港集團成功地與李嘉誠合作,合資成立了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YICT),共同建設和經營港口一、二期工程的5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2001年底,雙方再次簽訂了鹽田港三期集裝箱碼頭的合資合同,和黃擁有65%的股權。

  此外,2004年12月,和黃再次與鹽田港股份公司攜手,組建鹽田港西港區碼頭有限公司。今年5月初,又傳出和黃參與鹽田國際三期擴建工程投資的消息。如果最終成為事實的話,和黃就將真正意義上滲透到鹽田港區的每一個碼頭投資項目。

  資本與市場化

  “深圳港絕大部分是本土箱源,80%以上由珠三角生成。”在今年3月初的深圳市交通工作會議上,深圳市交通局局長劉志嬌再次強調了這一數據。

  而實際上,國外資本的大量涌入,除了滿足深圳港口建設的大量資金需求之外,還在無形中提升了深圳港口的管理水平和市場化程度。業內人士認為,正是由于深圳港口在軟硬件兩方面上了一個新臺階,才讓深圳港緊緊地鉗住了珠三角的貨源。

  自從1994年7月20日,鹽田國際迎來了第一艘遠洋集裝箱貨輪“馬士基阿爾基希拉斯”號的那一天起,鹽田國際便開始潛移默化中得到和記黃埔豐富的港口經營經驗的渲染。

  鹽田國際公共事務部的杜慧敏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的通關改革成效顯著,港外交通日益暢順,操作效率也是世界級水平!”據杜慧敏介紹,繼去年7月23日推出的集中查驗、風險管理、進出口預申報等措施后,通關改革繼續提速。今年1月,深圳檢驗檢疫局在鹽田港區率先啟用海港快速查驗系統,以應付進口集裝箱空箱管理。“每年鹽田港區進口空箱占進口箱量的70%,該系統可以使非疫區空箱在港區滯留時間由原來的2-3天減至1-2小時,實現了進境空箱有效監管下的快速通關。”

  3月份,鹽田港區又分別推出進口重箱預申報、改進國際中轉流程、開展內支線等多項具體措施。馬士基海陸華南區操作部總經理胡社永對此大加贊賞:“這一舉措主動適應了現代物流的高效要求,簡化了國際中轉作業手續,提高了國際中轉速度”。

  與此同時,鹽田國際還從2002年推出以六西格瑪為核心的流程創新工程(PII)。每年都會圍繞港口裝卸效率推出不同的改進項目。2004年11月,鹽田國際月平均岸吊操作效率首次突破35吊次/小時,超過目前世界主要港口約在25至27吊次/小時的平均操作效率。鹽田國際還從細微處提高客戶服務,已開通了港訊聆和閘口熱線,推廣“港運通”智能卡,提供網上集裝箱查詢等多項措施。

  此外,全長11.34公里,投資17億元的深鹽第二通道也在今年2月動工,它將成為鹽田港疏運體系中的另一個亮點。深圳市交通局港航分局局長周天麟甚至對深鹽第二通道開通后進出鹽田港貨柜車節約成本作了大膽的預測:“省了1.2億元!”

  4月26日,鹽田港集團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地產服務商普洛斯簽署合作協議,總投資9000萬美元共建國際物流園。明年9月份,這個距港口操作區僅3公里之遙的物流園區就將啟用。“這將促進港口后方陸域內物流設施的不斷開發完善,為將鹽田港建設成世界級的大港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鹽田港集團董事長鄭京生對此充滿著期待。

  2004年,深圳70%左右的輸美貨物、60%左右的輸歐貨物皆經由鹽田港出口,這是對鹽田國際港口管理和操作水平的肯定。2005年4月27日,鹽田國際在香港獲得“首屆貨運物流資訊獎2005最佳中國貨柜碼頭”稱號。

  期待東西合璧

  “老外把‘深圳=FOB鹽田’,而想不到蛇口和赤灣!”林義平對此頗有微詞。在他看來,深圳不再是鹽田港的天下,SCT和CCT也要取得與YICT平起平坐的地位。

  不過,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YICT可以大大受益于和記黃埔在海外的網絡和影響力。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時很難撼動。為此,林義平透露:“今年6月中旬,我們將隨市長和市交通局一道赴歐美舉行‘FOB深圳’推介會。”

  據專家分析,“FOB鹽田”限定了貨主的運輸取得,而“FOB深圳”則給客戶更多的取得選擇。西部港區近年來在航線開辟方面也有了不俗的表現,這使得“FOB深圳”的呼聲更加高漲。

  “我們的航線開辟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有39條國際航線。”雖然不及鹽田國際的56條,但是林義平已經非常滿足。“我們的優勢是東南亞和日本航線,而鹽田航線結構比較好,主要是歐洲和美洲航線。”而與SCT同屬西部港區的CCT在航線開辟上也毫不遜色,2004年新增16條航線總數達到42條。

  除了航線開辟上作足文章之外,圍繞通關的改革也是不懈努力著。“蛇口報關中心一站式服務和西部平臺項目已經開始實施,國際轉運貨物及暫進空箱全天候快速通關、聯網監管、無紙通關、網上交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在推動之中。”按照林義平的說法,報關的速度將更快,成本也將進一步降低,“總體效率提高的同時更加吸引貨主!”

  除了各自的努力外,SCT和CCT還在航道疏浚、開辟華南駁船快線以及物流園區方面促成了多項合作。

  SCT和CCT不如鹽田港幸運,占據著天然良港而不用任何疏浚措施。從林義平展示的海圖可以清楚看出,大型船舶往往要取道香港的馬灣海峽進入蛇口和赤灣。“這樣,就必須負擔香港方面收繳的引航費用和拖輪費用,而且經過馬灣海峽還有時間限制。”林義平顯得很無奈。

  這種被動的局面迫使西部港區聯合起來,早在1993年便決心深挖銅鼓航道,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遲遲未能動工。“銅鼓航道總長15公里,總投資達15億元,去年底開始動工了,預計2006年底或2007年初竣工。”林義平期待著西部港區出海通道能夠早日完工。

  “華南駁船快線”則是SCT和CCT聯合推出的又一記重拳。據林義平介紹,這項始于2001年的合作項目,旨在為當地貨主及班輪公司提供一條更為便捷、經濟的快速通道。2003年,隨著“快線”服務覆蓋范圍逐漸發展到了華南沿海各主要碼頭,“珠三角公共駁船快線”也就水到渠成地改為了“華南公共駁船快線”。目前,華南公共駁船快線的服務已覆蓋至廣州(黃埔)、順德、江門、中山、南海、佛山、湛江、茂名、珠海、廣西等13個港口,并將于不久延伸至海南、澳門等地區。“該項目充分體現了駁船運輸的公共性、定期性和經濟性,價位極具市場競爭力,可滿足各班輪公司的共同需要。”

  由此便不難理解,珠江三角洲和華南沿海腹地貨源充足,駁船支線網絡的開通和深圳西部通關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可為西部兩家碼頭現有的70多條國際班輪航線提供良好的運輸服務保障。“華南駁船快線對吞吐量的直接貢獻率還不到10%,但是其附帶效應卻能吸引來大型班輪掛靠,這樣對我們的業務影響很大!”鹽田國際的一位人士說。實際上,正是憑著這一步棋,西部港區近兩年來的航線開辟也更加順利。

  雖然沒有像鹽田港一樣獲得“區港聯動”的政策優勢,但是西部港區的陸域優勢要大于東部港區。于是,由招商局國際主導的前海灣物流園區順勢而生。這個總投資50億元,占地面積達3.5平方公里的物流園區于2003年開始動工。“其中的20萬平方米將辟為監管、保稅和堆場功能。”

  另據招商局國際的內部人士透露,由于定位失誤,最初規劃的商用車物流園區現在規模已經大大縮小。“我們正在和新加坡一家實力很強的物流地產商談判中。”看來,前海灣物流園區將通過此舉作為普洛斯與鹽田合作的響應。

  “我們不會通過打價格戰來競爭。”盡管東西部港區的價格相差明顯(西部港區費用相當于東部港區的70%),但林義平還是更愿意看到東西合璧的一面。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