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鄭州研討會六省主動進諫中央 中部崛起政策猜想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2日 11:03 《決策》雜志

  本刊記者 夏仕應 實習生 朱玉寶

  “這些建議將是國家制定中部崛起政策的重要基礎,今年7月份國務院將就‘十一五’規劃與全國政協協商,我們將以此積極進言獻策,以推動中部崛起政策快速出臺。”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在中部六省政協“鄭州研討會”結束時如是說。

  5月26日下午結束的“鄭州研討會”通過了《六省政協關于促進中部崛起的若干建議》,提出包括設立中部崛起領導機構、三農和糧食補償、新型工業化、中部地區財稅金融和土地政策、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商貿流通和現代物流等共八點三十條建議,總報告全面而充實,各省還結合各自省情提出自己的要求。迄今,這個報告在有關促進中部崛起的建議中,是最全面,也是最具體的。這一會議和總報告也被看成是中部六省主動向中央的“進諫”,是中部各省為打破中部政策塌陷窘境的一次主動出手。

  中部之急與政策之緩

  2004年12月召開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國家要從政策、資金、重大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中部積極支持,抓緊研究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這就給中部六省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中部六省要主動研究,提出建議;國家將會參照這些建議,形成最終的政策。這成了鄭州六省政協研討會的契機。

  在此之前,國內政界和學界關于中部崛起的討論和呼吁此起彼伏,中部崛起的決策幾次出現在中央領導人的正式報告中,但目前還基本上處于務虛階段,缺乏推進中部崛起的具體目標、思路和政策措施。環顧四周,東部持續快速發展,西部發展速度超過中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如火如荼,在這種情勢下,中部各省都在竭力尋求破解之策。

  中部急了!

  但為什么要給中部政策?給中部什么樣的政策?這一系列的發問,讓中部六省在爭論中回過神來,從而理性地思考著中部崛起政策的宏觀背景和現實可能。

  從全局來看,真正的問題在于,如果國家給了中部政策,那么全國四大經濟區域都有了優惠政策,這樣的優惠政策還能稱得上優惠嗎? 全國都有相同的優惠政策,等于無政策。更何況,國家的財力能否承受?這是中央高層不得不考慮的現實難題。但中部對于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部六省面臨的現狀堪憂,這也是高層不得不考慮的發展難題。

  在這兩難的選擇中,在中央高層舉棋未定之際,中部省份的主動“進諫”可謂明智之舉,也十分必要。現在,國家正在研究和編制“十一五”規劃,爭取把中部崛起戰略具體化,并納入“十一五”規劃,無疑是確保這一戰略得以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

  當然,中央要出臺促進中部崛起的政策,還需要考慮和權衡其他幾方的利益和發展。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在前期區域政策中的一些弊病不在推進中部崛起中重演。在協調發展時期給予中部什么樣的政策,既能讓中部崛起同時全國又能協調發展或許是中央政府最為慎重的考量。

  中部能得到什么樣的政策

  依據英國公共管理專家Thomas Dye的觀點,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選擇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或者說政府選擇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對于促進中部崛起,國家的政策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為?

  區域政策的首要功能就是解決區域問題。“中部崛起必須解決六大難題”,華中理工大學中部發展研究中心《中部區域創新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胡樹華和陳麗娜認為,這六大難題是:“三農”問題嚴重,成為中部經濟發展的桎梏;傳統工業轉換困難,阻礙中部工業化進程;城市化進程緩慢,制約中部整體競爭力的提升;行政區劃壁壘突出,區域規模經濟難以實現;資源拉空現象嚴重,中部發展后勁不足;政策效用低,是導致中部塌陷的外生因素。他們所提到的這些制約因素與本次中部六省政協的“鄭州研討會”提出的三十條建議不謀而合。

  如果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所說的“這些建議將是國家制定中部崛起政策的重要基礎”成立,我們就可以大膽設想,中部崛起政策將會圍繞“三農”、工業化和城市化、財稅和交通這四大重點制定。

  “三農”問題將是制定政策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其直接關系中國政治經濟形勢的穩定,因此中央異常牽掛。而中部地區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也是“三農”問題最為集中的區域。因此30條建議中有七條涉及“三農”,占所有建議的近四分之一,遠遠超過其他七點。據有關專家估計,中央將會有相當多的政策和資金集中解決中部的“三農”問題,著力點將是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同時,國家可能會出臺一些支持中部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和提高中部城市化水平的政策。“中部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有320萬鄉村人口轉入城鎮。與此同時,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民收入的逐漸提高,現代化大農業將逐步取代傳統農業,中部農業大省有望實現向農業強省的轉變。”安徽大學胡燕副教授對《決策》如是說。

  中部地區工業基礎較好,能源、原材料等資源豐富,在全國的地位不可取代。但是現在中部的老工業基地承擔了很多的社會負擔,在發展中逐漸落伍。有鑒于此,三十條建議中提出了通過工業化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的建議,要求國家出臺優惠政策支持中部在原先工業基礎上發展優勢產業,把中部地區建設成全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并支持老工業區的改造和能源型城市的轉型。在這方面,中部的期望是享受東北振興的有關政策。據安徽省政協教科文衛辦公室副主任丁伯明分析,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央很有可能會有選擇性地確定中部的老工業基地實施此項政策。因為,2004年國務院出臺的東北振興戰略,非常明確地說,是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這個“等”字意味深長。

  土地是當前各地發展的瓶頸,對中部省份尤為重要。從發展階段來說,中部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期,因而要求中央在用地上對中部作出一些靈活變通,不再搞全國一刀切的土地政策,也就成了30條建議中的重點所在。相比較財稅和金融方面的要求,這更具現實意義和可能性。

  再者,中部要發揮人力和資源優勢,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形成一個開放有序的市場,必須建立暢通的交通網絡。因此,國家可能會出臺支持中部地區加快構建與三大經濟區聯接的水陸干線網路,加強中部地區省會城市的空港建設,以及支持中部農村地區的公路建設的相關政策。

  在“八點三十條”之外,中部各省還有各自要求。河南省要求加大對黃河和淮河流域防洪和污染治理的投入;作為三線建設時期重點老工業基地的湖北,請求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的范圍,享受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相同的政策待遇;山西則呼吁把“建設山西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湖南則要求國家加大洞庭湖綜合治理的力度。安徽和江西也分別依據省情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

  這些方面將構成中央促進中部崛起政策的核心。而中部政策最終能否落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落實,關鍵的是能否及早成立強有力、高規格的領導機構及辦事機構。而對于這一點,接受《決策》采訪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領導,并不樂觀。

  中部要內外兼修

  無一例外,六省的這些要求都是尋求一些外部的政策支持。對于這種日益高漲的政策需求,也有人提出了批評意見。6月11日,《經濟日報》發表了《中部崛起:避免四個誤區》的文章,作者認為:實施中部崛起首先要避免認識上的誤區。首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把中部崛起問題復雜化、理想化、情緒化,甚至政治化。要避免中部崛起戰略成為區域之間優惠政策的輪流坐莊行為和帶有補償心理的情緒化要求,成為地方與中央之間的又一場討價還價,成為與其他地區尤其是不發達地區的區域政策的簡單攀比。

  這對中部無疑是個警示。六省在呼吁中部崛起的概念和要求政策的同時,應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

  在對待國家政策上,中部不能“等、靠、要”!

  反觀江、浙兩省一些地市自上世紀八十年中后期以來的蓬勃發展,他們在當時并沒有“等、靠、要”中央的優惠政策,而是立足于本地實際,著力于制度創新,依賴民間和市場的力量,開創了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成就了經濟輝煌。目前中部為了加快崛起進程,而力爭中央政策,值得冷思考!當然,歷史背景和現實條件的變化,也賦予了中部省份要政策要投資一定的合理性。

  中部崛起需要國家“啟動”,也需要東部“帶動”,但更應靠中部“自動”。中央在政策、資金和重大建設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有效支持,對于改變中部目前在國家分區推進的發展戰略中被政策邊緣化的困境,無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最為根本的是要依靠中部地區自身的努力,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只有內外兼修才能達到至高境界,才能把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和資金使用最優化,發展業績最大化。

  正如胡燕副教授所言:促進中部崛起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而中部也要加快市場化進程的改革,這主要還在于內部的驅動力,建立自我發展機制,增加區域競爭力更是崛起的關鍵。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部崛起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