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產業集中度低 中國鋼鐵業的頑疾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1日 17:01 《中國投資》

  產業集中度低 中國鋼鐵業的頑疾

  ○ 田書華

  提高中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是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中國鋼鐵產業政策的要求。重組可以提高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從而打造大型的鋼鐵公司,確立鋼鐵強
國地位,發揮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提高鋼鐵企業的競爭力。

  從國際、國內鋼鐵業的重組經驗來看,鋼鐵業重組有五種模式可供選擇,分別是:區域性市場整合、專業化與向縱深服務轉型、戰略聯盟模式、滲透到上下游的產業鏈重組、重新分工與全球網絡化。根據中國的具體實際情況,我們認為第一種模式和第四種模式值得選擇。

  由于我國現有的鋼鐵企業多數為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重組基本是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間資產的劃撥調整,并不是嚴格市場意義上的重組,因此協議轉讓股份和國有企業之間無償劃撥會成為主要操作方式。當然,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以換股、增發新股等方式籌集重組資金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通過下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較低。

  有關統計顯示,2003年,全球年產鋼50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47家,其中日本4家,其鋼產量占日本鋼產量的74.29%;美國4家,占美國鋼產量的54.50%;俄羅斯4家,占俄國鋼產量的69.02%;韓國2家,占韓國鋼產量79.80%;歐盟(15國)7家,占歐盟鋼產量的87.46%;而我國共有13家,只占全國鋼產量的44.48%。

  最近,英國《金屬通報》公布了2004年世界鋼鐵企業粗鋼產量排序。進入前10名的世界10大鋼鐵生產商分別是:Arcelor集團以4690萬噸粗鋼產量繼續排名第一;LNM集團(現為米塔爾鋼鐵公司)2004年完全控制南非伊斯帕特伊斯科鋼鐵公司,以4284萬噸的粗鋼產量取代日本新日鐵排名第二;新日鐵退居第三;JFE鋼鐵、浦項制鐵、上海寶鋼同2003年一樣,仍分居4~6位;美國鋼鐵公司因收購國家鋼鐵公司產量升至第七;而Corus集團退居第八;美國本土最大的短流程鋼廠紐柯鋼公司升至第九;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退居第十位。

  中國鋼產量這么大,但是在全球前十大鋼鐵公司中,中國鋼鐵公司僅有上海寶鋼一家,其排名第六位。

  2005年3月份,印度鋼鐵巨頭米塔爾鋼鐵公司收購美國國際鋼鐵集團,以每年近7000萬噸的生產量以及312億美元的營業額,超越法國的阿塞勒集團(Arcelor)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廠商。

  從我國國內的鋼鐵企業情況來看,2004年我國前15家企業鋼產量才占我國總產量的45%。而目前韓國僅浦項鋼鐵廠的鋼產量就占韓國的65%;日本前5家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全日本鋼產量的75%;歐盟15國6家鋼鐵企業鋼產量占歐盟整個鋼產量的74%;而法國的阿賽洛鋼鐵公司幾乎囊括了法國的鋼鐵生產。

  可以看出,在這15家鋼鐵集團中,除了寶鋼規模較大,優勢比較突出外,其他14家規模相差不大,這樣就會加劇國內鋼鐵市場的競爭程度,從而導致無序競爭。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比較低。這不但加劇了國內鋼鐵市場的競爭程度,也大大降低了中國鋼鐵業在國際鋼鐵市場中的競爭力。

  產業集中度低是中國鋼鐵行業問題的集中表現,由于產業集中度低,導致了很多問題,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鋼鐵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檔次低

  由于集中度偏低,企業規模小,使得中國很多的鋼鐵企業工藝裝備小型化、科技水平低,造成產品缺乏競爭力,產品結構不合理,檔次低。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國內鋼鐵企業的主導產品螺紋鋼、小型材、中型材、線材等鋼材產品(長線產品)生產能力過剩,利潤空間較小,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術難度的產品(如不銹鋼板、硅鋼片、熱軋薄板、冷軋薄板等)生產能力不足,需要大量進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鋼材進口國,隨著中國汽車和家電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將會使鋼板使用量進一步增加,供不應求的局面還會持續。

  目前中國長線鋼鐵產品自給率已超過100%,但鋼板只有七成左右,熱軋及其他表面處理的薄板等產品進口占中國鋼材進口的2/3,冷軋、鍍鋅、硅鋼板的進口依賴度一直在50%左右。

  2004年我國進口鋼材3316萬噸,盡管2004年我國鋼材進口大幅降低,但板材進口占鋼材進口量85%以上的格局仍沒有改變。在板材的進口中薄板進口1644萬噸,占板材進口量的65.5%,在薄板進口中熱軋普薄板進口353萬噸,占薄板進口量的21.7%,冷軋普薄板進口684萬噸,占薄板進口量的42.1%,中板進口310萬噸,占板材進口量的12.4%,不銹鋼板進口269萬噸,占板材進口量的10.7%。

  一方面,高檔次的板材產品供不應求,需要大量進口,另一方面,由于中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低,不少鋼鐵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又只能生產長線產品,因此長線產品尤其是建筑用鋼產能還在迅速擴大。這就導致低附加值的線材產品在中國鋼鐵生產中比例過高,而對于長線產品來說,由于受國內基建項目尤其是建筑業的影響較大,一旦建筑業的需求下降,這類產品將供過于求。

  2.鋼鐵生產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

  從生產布局來看,目前我國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除了西藏之外,全都有鋼鐵企業。過去是計劃經濟和戰備觀念有意分散布局,后來又有地方政府和投資方的急功近利,使全國鋼鐵生產企業從10年前大約600家,迅速擴張到目前1000家,遍地開花。這樣準入門檻低,使得相當數量的企業生產規模小,裝備水平低,設備老化,國際上許多淘汰的工藝和裝備在這些企業中大量存在,這就必然導致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類似當年的小化肥、小水泥、小煤窯。隨著技術進步,平爐被淘汰,轉爐、電爐、薄坯連鑄被推廣,從煉鋼開始短流程方式已漸成氣候,這也促使準入門檻降低。但鋼鐵業物流是大進大出的,全國遍地開花,我國又不重視水運,過分依賴鐵路更造成運力緊張。這種情況不僅僅影響了鋼鐵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國鋼鐵行業的整體發展。從表3和圖3可以看出我國鋼鐵工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在能耗和成本上的差距。

  3.中國鋼鐵產業較低的集中度加劇了鋼鐵業的波動性

  鋼鐵業的波動性在鋼鐵行業內普遍存在,鋼鐵業如果要更好地發展,就必須解決這個難題。為了與上游形成市場壟斷的原材料供應商和下游強大的鋼材用戶在力量上形成抗衡,國際鋼鐵行業不得不通過全球范圍內的超大規模合并來建立大型鋼鐵集團,從而改變世界鋼鐵工業的經營與競爭格局,形成比較穩定的鋼鐵行業發展態勢,減少鋼鐵業的波動。

  中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低,加劇了鋼鐵行業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導致無序競爭,削弱了鋼鐵行業作為買方在購買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資源時的談判能力,在資源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加劇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局勢。

  以鐵礦石為例,目前世界鐵礦石生產企業高度集中,全球75%的鐵礦石生產量和貿易量都集中在世界前三家鐵礦石供應商那里,使得鐵礦石供應商的談判砝碼較重,話語權較大;相對而言,我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非常低,這樣就導致我國鋼鐵公司或進口商在進口鐵礦石時不考慮行業的整體利益,進口市場無序化,甚至國內各進口方之間的相互競價,這樣在國際市場上很難用一個聲音說話,從而導致鐵礦石價格提高。

  另外,由于中國鋼鐵業集中度比較低,受各種影響就比較大,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鋼鐵價格的大幅波動,例如2004年4、5月份中國鋼鐵價格的大幅下跌。可以說,中國鋼鐵業的“忽冷忽熱”、“暴漲暴跌”,與產業分散有最直接的關系,其最終結果就是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不足,進而影響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

  2004年中國鋼鐵產品(尤其是線材產品)價格振幅較大,這一點也從國內鋼鐵綜合價格和國際鋼鐵綜合價格走勢的比較中看出。

  可見,較低的產業集中度是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的主要問題,這個問題嚴重地影響了中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也降低了中國鋼鐵的國際競爭力,現在的關鍵是要提高鋼鐵行業的集中度。

  (作者:銀河證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生物質塑料產業投資價值分析

  ○劉彥斌 陸建峰 趙毅 畢重時

  生物質塑料產業發展狀況

  國外生物質塑料狀況

  由于乳酸是生產聚乳酸的中間體,因此,除了了解聚乳酸產業狀況外,有必要了解乳酸的產業狀況。Purac公司在巴西、西班牙、美國、荷蘭有四個大生產廠,總產量約20萬噸;比利時Galactic也是世界上乳酸生產領先公司之一;美國ADM公司,L-乳酸生產能力為9000~18000 噸/年;Ecochem公司(杜邦與Conagra公司合資),L-乳酸生產能力為9000噸/年;斯特林化學公司乳酸產量為7300噸/年。

  1997年,美國卡吉爾(Cargill)公司與陶氏(Dow)化學公司各占50%股份合資成立股份公司,設在內布拉斯加州布萊爾,開發和生產乳酸和聚乳酸,商品名為“Nature Works”,聚乳酸生產能力 13.6萬噸/年,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生產能力最大的聚乳酸生產基地,也是生物質塑料樹酯工業化生產規模最大的公司。

  日本的三菱樹酯、鐘紡合纖、尤尼其卡、庫拉雷等4家企業先后與美國Cargill-Dow公司簽訂代理協議,在日本擴大聚乳酸應用產品的開發。三菱樹酯公司建成年產1萬噸規模可降解薄膜制造基地,成為日本最大的制造可降解塑料的廠家。

  臺灣、韓國等國家也在努力開拓PLA在包裝、醫用、纖維等領域的市場應用,并已有多種產品上市。

  國內生物質塑料狀況

  關于生產聚乳酸的中間體——L-乳酸,安徽豐原集團公司引進比利時技術,乳酸生產能力為3萬噸,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公司乳酸生產能力為1000T/年。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的聚乳酸生產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研究所與企業合作,已經擁有30噸/年的生產能力,今年將擴產達到5000噸/年。目前,該公司已經開展以聚乳酸為原料的制品開發,部分產品出口。

  此外,中科院化學所(北京)、上海有機所、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均開展了乳酸的聚合研究。主要用于生物醫學領域,如骨科內固定的釘、棒、模板材料,組織工程中的細胞生長臨支架材料以及藥物控制緩釋劑的載體材料等。

  生物質塑料產業投資價值分析

  市場分析

  英荷皇家殼牌石油公司估計,21世紀的前50年,生物質將提供世界化學品和燃料的30%,可實現1500億美元銷售收入。

  我國2020年能源戰略目標是進口石油2億噸,進口依存度55%,生物能源替代25%進口石油,相當于石油消耗的12.5%。其中燃料酒精1500萬噸、生物柴油1500萬噸、材料和化工原料用油1500萬噸,按同比價格推算,三項合計應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2004年國內塑料樹酯及共聚物產量1790.99萬噸,化學纖維1424.54萬噸,塑料制品1846.61萬噸,若按照現有價格折中計算,2004年如果生物質塑料樹酯全部替代國內石油基塑料樹酯,可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替代石油基化學纖維可實現銷售收入1700億元、替代石油基塑料制品可實現銷售收入2000多億元。

  由于生物質塑料及纖維同樣可以起到節約石油資源作用,在優先發展策略中,其地位應高于生物質燃料(生物汽油、生物柴油)。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其可以完全降解,具有環保意義。因為非降解農膜的使用已經影響了可耕地質量,每年有1000多萬公頃農田因覆蓋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導致土壤肥力衰退,直接影響生物質原料的產量和質量;另一方面其可完全代替石油基塑料。

  另據農業部統計,我國每年地膜覆蓋面積已達1.8億畝以上,地膜的年需求量45萬噸以上;棚膜覆蓋面積2250萬畝,年需65萬噸棚膜,農用膜實際消費量超過110萬噸。若用生物質塑料替代農膜,可實現130億元銷售收入。

  我國的石油基塑料包裝材料產量超過350萬噸(不含進口),占塑料總產量的18%以上,若用生物質塑料替代,可實現銷售收入400多億元人民幣。

  成本分析

  成本問題一直是困擾生物質塑料產業發展的核心。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有兩方面,一是降低生物質原料的成本,二是通過生物化工技術進步降低成本。技術進步除了直接降低生物質塑料及纖維成本外,還可以通過開發副產品間接降低企業成本。

  1.生物質原料成本

  按照目前生物化工技術水平,生產生物質塑料的原料主要是淀粉,主要采用玉米淀粉。玉米主產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山東、安徽和華北平原。

  去年我國玉米產量(不包括出口)在12700~12900萬噸之間,其中飼料玉米消費9400萬噸,工業消費增加10%,主要由燃料乙醇增加拉動,總量達到1550~1600萬噸,食用消費維持在1650萬噸左右。出口維持在500~800萬噸。

  玉米價格在1000~1300元/噸,國外玉米價格一般略高于此價格。

  通過估算,每3噸玉米可以產生1噸乳酸,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糖、玉米蛋白、玉米發酵廢料(飼料用),可作為副產品開發,因此,乳酸的原料成本能控制在3000元/噸之內。

  除玉米外,高梁、小麥、甘蔗、陳糧均可作為生物質塑料的原料,我國自行培育的具有高抗逆性的甜高粱,理論上也可以用來生產乳酸,但目前未見有規模生產的報道。

  生物質塑料樹酯的成本:目前,按照乳酸的國際價格,生產聚乳酸樹酯的成本可控制在12000~15000元/噸(1萬噸規模/年)之間。石油基樹酯的市場價格在12000元上下波動。從目前掌握的資料分析,就成本而言,聚乳酸樹酯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石油基樹酯。

  2.降低成本的生物化工技術手段

  通過生物化工技術手段降低生物質成本,有三條技術路線:一是克服纖維素分子(多糖)對生物轉化的抗性,將大分子多糖降解為可發酵糖;二是通過基因工程研究,由可發酵糖進行生物轉化;三是連續發酵技術。其中,將大分子多糖降解為可生物利用的還原糖是目前最大的技術屏障。

  自然界生物體吸收和消化纖維素(多糖)較為普遍,理論上,通過生物技術進步,完全可以利用纖維素替代淀粉作為生物質塑料的原料。如果該技術取得突破,農作物秸稈、谷殼等纖維質材料均可成為生物質塑料的原料,此時,石油基塑料及合成纖維的時代將會變成歷史。

  總之,目前的生物質原料成本和生物化工技術水平已經構成了該產業投資價值的基本要素。

  總結和建議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年產30噸聚乳酸項目的成功運作,預示著我國已經掌握擁有自有知識產權的生物質塑料中試技術。由于影響力較小,該企業沒有享受到國家對其專項相關優惠扶持政策。目前該企業正在擴產,規模為年產5000噸聚乳酸樹酯,預計成本為16000~17000元/噸。公司成立了塑料制品研究所,對應用產品進行開發,目前已經開發出十多個產品,先行出口日本。但是,目前該企業沒有原料中間體——乳酸的生產,建議企業在生物質塑料應用產品開發上,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例如從附加值和市場容量由高到低排序,逐次開發;農膜和包裝材料的開發,其經濟價值和環境價值較大。

  關于降解問題,一方面國家應制定相關的檢測標準;另一方面企業應在降解“可以控制”方面予以重點關注,因為不同產品對于降解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產品,也要依據不同的應用有不同的要求。

  目前,相關激勵政策較多地傾斜于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能。將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使再生能源產業得到了法律保護,而對生物質材料(生物質塑料、生物纖維)產業,政策上重視不夠。雖然技術上已經成熟,但產業規模尚處于雛型,此時,如果在補貼政策、稅收政策(關稅、增值稅、所得稅、地方稅等)、價格政策、低息貸款政策、信用擔保政策方面給企業政策上的扶持,在流通環節實行減稅政策,以銷售的積極性,彌補流通企業在原產品銷售量減少等帶來的損失,相信會增加投資的吸引力。作為投資者,也應相信,現階段投資該產業,隨著產業規模和市場影響的擴大,生物質塑料降低石油資源消耗和環境意義一定會得到生物質能已經享受到的政策優惠。

  背景鏈接》》》》》》

  生物質塑料

  近100年來,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尤其是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在方便了人類生活的同時,也打破了自然界完整的生態鏈。

  再次迫使人們產生回歸生態鏈的想法源于世界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BP和英荷殼牌,它們在2003年發布公告稱——按照目前已探明的世界石油儲量和開采速度,全球石油的平穩供應只能維持40.6年。

  回歸生態鏈的努力也與日益惡化的環境因素有關,除了石油基燃料產生的污染外,石油基塑料消耗和塑料制品被廢棄后不能降解因素,破壞了生態鏈循環,產生了惡性后果。

  目前,隨著生物化工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們已經可以利用生物質轉化成按自身需要而“塑型”的材料,即生物質材料(包括塑料、纖維等)。這些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替代石油基樹酯,緩解對石油的依賴;另一方面,由于其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又是植物生長的原料,完全進入生態鏈。因此,對該產業進行了解和分析,非常有必要。

  1.生物質和生物質產業

  生物質產業是利用農作物、樹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殘體、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等可再生或循環的有機物質為原料,通過生物化工方法生產生物質燃料、生物質能源以及生物質材料(包括塑料、纖維等)的工業化產業。

  生物質所含的能量和生物質質量與如下因素有密切關系:生物質品種、生長周期、繁殖與種植方法、收獲方法、抗病抗災性能、日照時間與強度、環境溫度與濕度、雨量、土壤條件等。

  2、生物質塑料產業

  生物質塑料是利用生物質為原料,通過生物化工技術生產的樹酯。這種生物質塑料既具有石油基樹酯的可塑功能,又可在自然環境里被微生物(細菌、真菌、藻類等)完全降解,降解生成的CO2和H2O,通過光合作用被植物利用,進入生態鏈。

  可塑特性決定了產品的應用范圍和經濟價值,可降解性反映的是產品的社會價值和環境保護價值,而生物質源可起到節約石油資源保護環境的作用。

  通過大量調研認為,目前具備上述三個特性并可開發的生物質塑料有二類——聚β-羥基丁酸酯(PHB)和聚乳酸(PLA)。

  2005年6月,建設部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批準發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的綜合性國家標準。根據中國建設部的測算,如果不推行建筑節能或綠色建筑,到2020年,中國建筑的能耗要達到11億噸標準煤……

  建筑節能 形勢逼出來的商機

  ○ 本刊記者 李曉明

  我國建筑耗能驚人

  2005年5月24日,建設部總工程師王鐵宏在出席“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時,作了《對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與公共建筑工作的研究與思考》專題演講——

  我國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比率居高不下,這使我國建筑節能的任務迫在眉睫。在中國430多億平方米的建筑中,99%是高能耗建筑,這些超過400億平方米的高能耗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二到三倍。更為嚴峻的是,我國每年新建房屋20億平方米,但95%卻是高能耗建筑,這已成為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難題之一,對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在環境總體污染中,與建筑有關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占人類活動產生垃圾總量的40%。根據建設部測算,如果不推行建筑節能或綠色建筑,到2020年,中國建筑的能耗要達到11億噸標準煤,也就是現在我們建筑消耗能源的3倍以上,那時中國就會成為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因此,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刻不容緩。

  我國建筑節能落后的原因

  承擔北京TPT大廈生態建筑技術咨詢顧問的“五合國際”副總經理盧求認為,三大因素造成我國建筑節能落后。

  第一,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和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體系還未形成。

  長期以來,國家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引導和扶植節能與綠色建筑。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對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的節約也沒有可操作的獎懲方法來強制各方利益主體必須積極參與;而頒發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作為一個部門規章,力度遠遠不夠。雖然已先后頒布實施針對三個氣候區的節能50%的設計標準,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但針對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的節能標準尚未出臺;關于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標準體系還沒有建立。

  而發達國家對于節能建筑制定了強制的標準,并給予優惠。以美國為例,加州在20世紀70年代末首次制訂發布了本州建筑節能標準,此后,相繼在80年代和90年代對標準作了幾次修訂,直至2001年推出最新版本的標準。加州節能標準分為規定性指標和功能性指標兩部分,前者必須強制執行,后者提供達到規定性指標的各種方式和途徑。標準的先進性、實用性和指標控制程度的靈活性,激發了設計師、開發商等標準使用者的創新精神,同時也為標準的下一輪修訂奠定了基礎。

  美國還鼓勵有條件的州制訂本州的節能政策,并要求以多樣化的扶持舉措,推進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和節能政策的實施。據此,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提供了便于獨戶住宅翻新或裝修時節省能源的高能源效率房屋抵押貸款,并且對于節能建筑還給予稅收上的優惠。

  第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設計及管理模式的推廣交流平臺。

  節能建筑除了使用節能材料和設施外,建筑結構、房屋外殼傳導系數的計算以及施工都比一般普通建筑復雜,而目前還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發展商、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都需要進行專業培訓才能具有專業資格。

  在西方發達國家,節能與綠色建筑已經有幾十年的成功發展史,積累了大量經驗,并有一個平臺供學術機構、業界進行交流,而我國目前還缺乏這個平臺,建筑節能專家研發的節能技術只能庫存在電腦里,或作為學術論文使用,并沒有被應用發揮出社會價值。

  第三,節能建筑的成本高,開發商缺乏動力。

  現在很多寫字樓的開發主要還是出售,大多數寫字樓開發商只負有開發產品的責任,并非產品的使用者。建筑要節能,勢必增加開發成本,并且節能建筑的設計比一般的設計耗時多。這對于一些把利潤和資金回收速度放在首位的發展商來說,他們不愿意過多顧及建筑的節能問題,只要達到現行的節能標準就算過關。這也導致一些懂得節能設計或者想在節能設計上有所作為的設計院和開發商不愿在在節能設計上費功夫。即便一些項目聲稱是節能建筑,但產品技術也只會限于節能建筑的表面,在通風采光上做點文章,不會顧及深層次節能技術的應用。

  建筑節能產業發展預測

  來看這樣的試驗:兩幢同樣外形的多層住宅,一幢采取節能保溫措施,另一幢則沒有。在標準條件下(即冬季室內保持18℃,夏季室內保持26℃),普通住宅一年用于空調制冷、采暖的電耗為每平方米90.7千瓦時,而節能住宅全年電耗可降至每平方米48.1千瓦時,較普通住宅節約空調電耗47%。目前,上海市民每年的電費支出中,30%左右用于空調。

  專家還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夏天室外38℃高溫時,普通住宅的外墻面溫度將達48℃~49℃,屋面溫度更將高達60℃,室內溫度也在37℃~38℃,屋內灼熱難當。但如果外墻和屋面采用了保溫、隔熱措施,室溫便可降低2℃~3℃。可別小看這2℃~3℃,首先,人體舒適度將增加;其次,由于室溫每增加1℃,空調用電將增加至少5%,這對降低高峰用電負荷也大大有益。

  另有試驗表明,建筑采用節能措施后,耐久性更強,使用壽命也更長。因此被認為是今后建筑的發展方向。據上海市建科院高工陸善后介紹,目前申城比較成熟的節能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提高建筑維護結構(通常指外墻、屋面、門窗和樓板)的節能性能,如采取外墻保溫等節能手段;另一類是提高照明、采暖、制冷等設備的利用效率,如利用太陽能照明、供熱等。

  如果市民現在的房子不是節能住宅,還可利用家庭裝修的大好時機,進行節能改造。例如:用中空玻璃調換原有的單玻璃;鋪設保溫墻材;在木地板下格柵間放置保溫材料;定制防盜門時可要求填充防火保溫材料;頂層居民在吊頂時放置保溫材料;選用節能型燈具,等等。預計到2010年,上海市新設計建造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可節能65%。同時還將完成20%~30%的已有建筑節能改造。

  節能建筑雖然前期投入大,但在后期使用中非常節省——如果開發商在前期多投入10%,就可節約65%的能源消耗。

  據介紹,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等方面的能耗,各部分能耗大體比例為:采暖空調占65%,熱水供應占15%,電氣占14%,炊事占6%。

  建筑節能空間巨大

  據有關專家分析,到2020年,如果城鎮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每年可節省3.35億噸標準煤;空調高峰負荷可減少8000萬千瓦,相當于我們國家從1998年到2002年五年新增電力容量的總和、或4.5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或相當于每年國家可以節省電力建設投資1萬億元。

  通過推進城鎮化合理規劃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度和節約度,到2010年,可將新增建設用地幅度降低一半。到2020年,實現城鄉新增建設用地與節約用地的動態平衡。通過降低供水管網漏水率10個百分點,一年就可以節水47億噸。通過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全國城鎮家庭一年可以節水17億噸。提高建筑品質,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推廣可循環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到2010年,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可降低10個百分點,到2020年可在此基礎上再降低20%。

  我國對于建筑節能的總體目標是:到2010年全國新建建筑全部執行節能省地標準,既有建筑節能、節水改造逐步開展,全國城鎮建筑總能耗要基本實現節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超大城市要實現建筑節能65%的指標;到2010年新建建筑占用耕地增長幅度要減少一半,到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與節約用地實現動態平衡;2010年新建建筑的建造和使用過程當中的節水率比現在提高20%,到2020年再提高10%;2010年全面采用新型建筑體系,新建建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總消耗比現在下降10個百分點,到2020年再下降20個百分點,實現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為落實《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實現規劃目標,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規劃提出的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并對實施工作進行具體部署。通過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十一五”期間將實現節約2.4億噸標準煤的節能目標。

  作為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之一,發改委對建筑節能工程提出如下要求: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范),加強設計、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的全過程監管;結合城市改造,開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節能型建筑示范(試點);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的生產和推廣;建筑節能標準的制定(修訂)、實施、檢查及監督管理(以新建建筑為重點)等。“十一五”期間,實現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嚴格執行節能50%的標準,加快供熱體制改革,加大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力度,分別節能5000萬噸標準煤。

  建筑節能終于有了標準

  2005年6月,建設部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于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批準發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的綜合性國家標準。

  在這本80多頁的節能設計標準中看到,公建空氣調節系統室內計算參數是,一般房間冬季溫度20℃,夏季25℃,而大堂、過廳冬季溫度是18℃,夏季室內外溫差不大于10℃。按照這樣的參數設計,商場、寫字樓冬熱夏冷的高耗能情景將會大為減少。

  此次發布的《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節能設計。通過改善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提高供暖、通風、空調設備、系統的能效比,采取增進照明設備效率等措施,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境舒適參數條件下,與上世紀80年代初設計建成的公共建筑相比,全年供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的總能耗可減少50%。

  業內人士指出,建筑節能標準作為建筑節能的技術依據和準則,是實現建筑節能的技術基礎和全面推行建筑節能的有效途徑。該《標準》的發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建筑節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領域全面鋪開,是建筑行業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并強制推行更加嚴格的節能節材節水標準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緩解我國能源短缺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市建委的一位負責人說,我們與發達國家在建筑節能上差距主要不在材料、設備、施工技術上,而是在設計標準上。北京近幾年開復工建筑面積都在1億平方米以上,這樣大的建筑規模如果繼續執行節能水平較低的設計標準,將留下很重的能耗負擔和治理困難。

  《標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副總工程師郎四維說,要實現我國2020年的宏偉目標、要確保GDP在2000年的基礎上再翻兩番,能源消費增長必須要控制在翻一番的水平內。根據預測,如果建筑節能工作進展差,到2020年建筑能耗會高達11億噸標煤,是當前的3.1倍;如果建筑節能工作進展好,也就是說,能全面執行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05年執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每年分批改造既有建筑,2010年后逐步在各地實施節能65%、75%的標準,這樣可以保持建筑能耗為7.5億噸標煤,為當前的2.15倍,確保建筑能耗增長控制在一倍左右。

  由此可見節能標準的建立和執行的重要性。

  建設部標準定額司負責人說,我國雖然已先后頒布實施了針對三個氣候區的節能50%的設計標準,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但公共建筑節能標準剛出臺,針對工業建筑的節能標準尚未出臺,關于建筑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標準體系還沒有建立。

  另外,制定標準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要通過加強監管,嚴格實施節能標準,使標準中規定的建筑節能的基本技術要求得到落實。為此,國家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均有明確要求,例如《能源法》規定:固定資產投資工程項目的設計和建設,應當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要求的項目,審批機關依法不得批準建設;項目建成后,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要求的,不予驗收。建設部先后發布了《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實施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監督規定》等部門規章,印發了《關于加強民用建筑工程項目建筑節能審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但從1996年以來,新建居住建筑嚴格執行或達到節能標準要求的不足20%。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標準實施和監管,任務艱巨而迫切。

  在本次科博會上,節能型建筑成為重點內容。輕型鋼結構ASA板鑲嵌式集成節能建筑、節水型廁所自動沖洗裝置、低溫熱泵中央空調的裝置,甚至具有科技生態概念的房子,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隨著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單一的市場推廣手法開始被多樣化所取代,而環保低能耗樓宇將成為開發商追逐的熱點。業內預測,在未來幾年里市場上將涌現出大批采用新材料新技術的樓盤。

  外資熱錢 涌向京城地產

  ○ 程繼明

  5月9日,就在人民幣升值預言落空的次日,北京市建委發布了2005年一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信息。這份報告顯示,無論是住宅現房還是期房,價格仍在上漲。其中,商品現房上漲523元/平方米,漲幅達11.15%。不少專家認為,這幾乎是歷史漲幅中最高的一次。

  原因似乎很多,但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實是,正是在各種境外預言家們不同版本預言的掩護下,大批外資最近已經悄悄向北京襲來。

  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無疑就是緊縮性房地產政策。但事實是,房地產投資增長依然較快,房地產市場價格仍然持續上漲。同時,據央行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05年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6591億美元,同比增長49.9%,國際熱錢紛紛涌入已是不爭事實。

  外資機構主戰場移至京城

  進入2005年,一向低調、小心翼翼的外資機構紛紛從上海轉入北京房地產市場。

  “兩周之內,中遠遠洋新干線的另一棟樓將按照同樣模式達成整售協議;如果不出意外,一個月之內,我們還會引入另外一家世界知名的投行進行合作”,4月20日,中遠地產董事長李明十分興奮地向記者描述。

  看起來,他仍然沉浸在4月8日那宗交易帶來的喜悅中。這一天,北京中遠遠洋新干線D座酒店式公寓以3000萬美元的高價,被全球發行的揚子基金買走。“此次簽約中遠遠洋新干線,只是我們邁入北京的很小一步,除了這個項目,很快還會有另外一個項目”,首次出擊北京房地產市場的揚子基金相關負責人表示,揚子基金的投資重鎮原本在上海,今后的投資重點就是北京,當然在其他的二線城市,有特別適合其投資理念的項目也不會排除。

  近日,外資機構大手筆購買中國房產的舉動令人目不暇接——

  新加坡嘉德置地及其在華全資子公司凱德置地更堪稱“滬上資本進京”的典范。今年1月4日,嘉德置地以約17億元購買了北京華聯商廈北京安貞店和北京華聯望京購物中心;2月底,凱德置地以5.5億元獨家拿下北京東二環路商業區1.47萬平方米的綜合用地地塊,計劃于未來三五年興建一個擁有高樓公寓、辦公樓及零售商鋪的綜合項目;3月初,凱德置地又斥資18.37億元收購了北京中環世貿A、B兩棟甲級寫字樓。4月初,嘉德置地以1.076億美元決然出售其早年在上海投資的百騰大廈項目。

  今年2月2日,美林集團在北京宣布,注資3000萬美元現金入股銀泰集團在北京CBD中心建造的大型綜合房地產項目。這被視為國際頂級投資銀行在北京地產業的一次牛刀小試,而摩根士丹利2月25日斥資4億元人民幣買下北京富力城一座23層寫字樓的舉動將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國際熱錢開始真正登陸北京房產市場,這也是摩根士丹利房地產基金在北京的最大一筆地產投資。 據了解,與美林并稱“華爾街四兄弟”的摩根士丹利中國地產基金規模在20億元,已經投資了中國10余個房地產項目,其中包括爭議最大的上海。作為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最活躍的海外投資機構,在此之前,摩根士丹利名下的房地產基金已經在上海和當地開發商進行了數次合作,進行房地產項目開發和處理銀行不良資產包。同時,摩根士丹利還表示將繼續加大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入,房地產基金亞太地區房地產業務副總裁白可福去年12月份曾表示,2005年該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投資將是2004年的2至3倍。記者發現,摩根的觀點似乎也在改變,最近從摩根內部傳出的信息顯示,摩根對中國尤其是北京的房地產市場非常看好。

  個人投資者紛紛北上

  較之于機構投資者,海外個人投資者也出現了“北上”現象,一些高檔樓開盤時經常出現他們的身影。

  3月中下旬,潘石屹在SOHO中國網站聊天室表示:有一部分客戶正從上海轉移到北京,我了解到至少有兩撥客戶是在他們將上海的房子出售后來購買SOHO尚都的。

  4月20日,北四環安徽大廈附近一座高檔樓盤正準備第四期發售,看房人中,一半以上是外籍人士。“進入今年第二季度,在我們這兒買房的外國人明顯增多了,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10多套”,一位銷售經理告訴記者,這個樓盤前三期業主超過5成是歐美人士,外資總共購置住房近千套,資金大約為15~20億元人民幣。

  寶星國際的銷售負責人分析說,目前,北京市外資購房比率在大幅攀升,海外個人大量到北京購買房地產,其中一些超出了購房自用的范疇,明顯帶有投資或投機性質,這部分海外資金,一部分來自一些境外的房地產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一部分來自大量的個人散戶資金,總體看,資金并不是很多,不及上海的一半。

  雖然對于境外資金在內地個人購房的數量難以確切統計,但透過一些外資銀行個人按揭業務量的飆升,或可窺得一斑。據北京某外資銀行一位客戶經理透露,盡管該行進行了嚴格的審貸管理,但是今年以來,每個月通過審核的境外人士個人按揭貸款業務量依然達到人民幣1億元,相比去年,境外資金的涌入增加了一倍。 曾與建外SOHO合作的東亞銀行北京分行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幾年來,與我們合作的房地產項目就有30多個,主要給買房的外籍人士提供外幣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比如新城國際、溫莎大道等,幾年來,分行的相關房貸余額達到了20多億元”。

  外資的騰挪之術

  據專家介紹,投資中國房地產業的外資主要包括三類資金:一是摩根士丹利、漢斯等國際投資機構;二是大型境外企業的投資;三是關注住宅公寓物業的散戶買家,即所謂外資炒房“熱錢”。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預測,雖然目前國外基金進入中國的量并不是很大,但很多基金正試圖以與中資公司合作或是參與政府舊城改造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到2006年底中國對金融業完全開放后的兩三年之內,其資金量將達到20億至30億美元。“房地產投資基金和海外機構資金通過直接購買房產、進行項目合作、直接參股房地產公司介入公司運作等三種方式自由進出”,一位接近外管局北京分局的相關人士介紹說,個人購買房產通過“化整為零”、“黃牛”等方式兌換成人民幣,如果想變現匯出收益,就必須提供該房產交易的完稅憑證、買賣房產的合法手續以及當初購房時的境外匯款憑證等。

  “挪用經常項目資金進行房產投資的收益在正道走不通的情況下,一些‘潛運作’同樣可以幫助實現利潤的匯出,如借道貿易項目或者地下錢莊”,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華偉分析。

  高度警惕熱錢投機

  外資進入已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中最直接的后果是導致我國部分城市房價過快增長,甚至有引發金融風險的可能。“外資無疑成就了中國樓市的輝煌,但同時資本逐利的本質也使得樓市充滿了投機與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一旦匯率變動,樓市必定出現一定的拋盤。

  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驗教訓表明,貨幣升值及其預期帶來的最大沖擊之一就是促使國際游資在套利動機下涌入東道國資產市場,導致資產市場泡沫迅速膨脹,最終往往難逃崩潰的命運。而且,越是經濟基本面良好且為國際投資者所看好的經濟體,反而越容易陷入這種危機。

  針對外資大量涌入北京樓市的現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目前國際游資在北京還沒有形成氣候,但勢頭強勁,政府要時刻保持警惕,對外資的進入要分清其投機、投資的性質,從開始就將投機資本遏制住,以免外資炒家推高房價,造成房價泡沫。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認為,當前面臨著巨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國際投機資本正千方百計尋覓內流套利的機會,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吸引了眾多國際炒家入場,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開發、中介、消費等各個環節,外資的身影都日趨活躍,海外個人在國內一些沿海城市一人購房數十套乃至上百套已經屢見不鮮。

  時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郭樹清承認,這種情況明顯帶有投機性質。郭樹清曾在北京表示,中國非常關注資本流入中存在的投機問題,外匯管理部門和其他宏觀經濟部門正就此進行調查,并將對違規行為作嚴肅處理。 易憲容說,我國房地產稅費大頭都集中在開發投資環節,最終被房地產商攤入了成本,而保有、交易環節相對偏輕,對個人占用多套房產幾乎不征稅,客觀上刺激了房地產投機行為。但綜合各方面信息分析,開征房地產稅等政策出臺都已表現出了強烈的信號。對外資也好,投機的“熱錢”也好,政府必定會有相應的監管措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日前提出,外資也好,內資也好,普通居民也好,外國投資者也好,只要是符合市場規則的交易,都不應該受到歧視。不能看資金的來源、看誰在購買,核心問題是,看交易是不是符合規則。他認為,應該采取一些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間接調控手段去調節、引導,這樣既能管得了,也能管得好。

  謝伏瞻說,資本總是要追逐利潤的,如果你這里有空子可鉆,有利可圖,它肯定會來。關鍵是你如何用經濟手段,用法律法規去管理或調節,而不是簡單地加以限制。在部分城市,人們認為外資抬高了房價,如果加強管理,房子是自住的,沒問題;如果不是,可以規定你在多長時間內不允許交易,或允許交易,但對其所得利潤征稅,增加它的交易成本,這些經濟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

  IT模式之爭 讓市場做主

  ○ 本刊記者 謝旻

  在2005年“中印軟件產業峰會”上,記者發現,不少印度IT培訓公司已計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謀求瓜分中國高級軟件人才培訓市場。根據信息產業部發展研究院的《年度IT市場評測報告》,截至2004年底,北大青鳥APTECH和NIIT兩家擁有印度公司背景的IT培訓機構已經占據了中國IT培訓市場近23%的份額,并已明確提出要占據中國40%的應用市場。

  但是,印度模式風行中國,國內IT教育界受到驚憂。進入2005年,國內IT培訓市場發生了一場爭論,而爭論的中心在于:印度式的“軟件藍領”到底適不適合國內IT企業的需求,而那些號稱“多面手”的中高層軟件人才是否就會受到企業的追捧呢?

  “印度模式” 水土不服?

  “中國IT培訓市場或許將身陷對印度的路徑依賴”。作為軟件工程專家、華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商經濟學院教授居德華一直對印度IT培訓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抱著警惕的心態。

  印度是一個典型的“軟件外包”國家,2004年,其軟件出口值高達120億美元。但中國卻是一個“軟件內需”國家,2004年中國的軟件出口值僅有220億元,只占到總產值的1/10,另外90%產值都是由內需創造的。

  印度多為規模較大的出口企業,一般通過精細化分工來完成外包業務,他們有一批高水平人才負責打單,把拿到的項目分解后扔給國內,靠著國內大量的“軟件藍領”去編程、測試,人才的需求劃分是很明確的。“所以一個印度軟件公司的規模可以達到2萬人,甚至有超過25000名員工的公司,這決定了他們需要的是大量的基礎技術工人。而中國軟件企業95%以上是50人以下的小規模企業,接受訂單從開始談判到模塊劃分、功能的分解,到編程、測試,再到維護,很可能是由一個團隊從頭做到尾的,內部不可能開展精細化的分工。這從客觀上也要求國內企業的人員需求是復合型的一專多能人才中高級IT工程師”。居德華說。

  因而,清華大學IT教育培訓中心主任孫元凱博士認為,中印軟件產業格局的這種差異,決定了兩國對軟件人才需求的不同,從而軟件人才培訓模式也必然不同。印度的培訓模式不符合中國國情,不能滿足軟件人才的培訓需求,也不能滿足企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這是印度模式的一大瓶頸。正是基于這一觀點,清華大學推出了與印度“軟件藍領”截然不同的“T型人才”培養模式,以求打造符合中國國情的本土化IT人才。

  信產部電子教育中心綜合部主任王志昌的觀點也大致類似。他指出,中印兩國的軟件產業格局不同,產業規模的不同,決定了兩國在業務運作模式、人才需求上的差異,不可能采用同一發展模式。國內IT培訓及教育,應該直接面向產業發展與信息化建設需要,學習印度的經驗,著眼于建立終身繼續教育體制,著眼于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填補中國當前IT培訓的空白。

  數據里的市場現實

  盡管有關人士認為IT培訓中的印度模式不適合國情,并且紛紛呼吁打造中國的IT培訓模式,但從目前情況看,“印度模式”在國內卻是風行天下。

  賽迪顧問(CCID)發布的2004年度IT市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IT職業教育和培訓市場在2004年,總體規模已經達到33.5億元,比2003年增長16.3%。市場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排名市場前5位的北大青鳥APTECH及其他4個品牌已經占據了整個市場40%以上的份額,形成了幾大品牌競爭的市場格局,IT培訓市場已經從最初的無序化不斷走向成熟和規范。

  其中,中印合資的北大青鳥APTECH在2004年實現了超高速的增長,增長速度接近100%,在2003年基礎上整整翻了一番,以整個體系4.96億元收入一舉奪得14.8%的市場份額,占據市場第一,比市場第二梯隊高出6.9個百分點,大大領先于其他培訓品牌,表現出一枝獨秀的發展勢頭。獨占培訓市場14.8%的份額,

  一年營收近5個億,這肯定不是一個大企業的規模,5個億在其他市場上也并不算大,但是在總計30多億規模、擁有幾萬家培訓機構的IT職業教育和培訓市場,5個億在業內人士的心目中,其份量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在整個教育產業領域,將規模做到5個億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巨無霸”。而“巨無霸”的全部成長歷程只有短短4年。

  北大青鳥APTECH的總經理楊明向記者證實:除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響增速放緩,其余兩年都是以翻番的速度在增長,2002年在2001年的基礎上翻了番,2004年在2003年的基礎上翻了番。而按照權威調查機構CCID的市場統計數據,在2002和2003年北大青鳥APTECH培訓體系分別以2.1億和2.5億的市場規模,連續兩年位居我國IT職業教育和培訓服務市場第一。

  根據這些數據,記者做了一個推算,4年的時間,北大青鳥APTECH培訓體系創造了超過10個億的培訓收入。

  為軟件藍領正名

  眼下,中印對比的問題隨著外包和印度式培訓的推廣,再度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一時間,針對印度模式的種種言論也是層出不窮。

  面對來自市場的質疑,作為印度模式“軟件藍領”培訓的領跑者,北大青鳥APTECH總經理楊明說:“事實上,中印之間確實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在許多印度人看來,中國經濟發展很快,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上海再過幾年就趕上孟買了。然而稍微具備一些常識,我們就不難發現這其中存在著多么大的誤差。不幸的是,這種誤差也存在于中國對印度的軟件認識上”。

  實際上應該說軟件開發領域的從業人員都是白領范疇。楊明認為,根據軟件業的人才結構分布,中高級人才不是培養出來的,是在工作中有相當經驗積累才能成長起來的。之所以稱之為“軟件藍領”,是因為軟件業都要從程序開發和測試的基礎做起,支撐行業的人才基石以及人才發展的起點還是那些最基層的技術工作者。

  班加羅爾作為技術教育中心的地位決定了它成為印度IT業的中心。印度的教育體系有很多層次,有像班加羅爾大學、德里大學這樣正規大學的計算機系,重視系統理論教育,也有很多職業技術學院,不重視教授系統知識,而是注重編程技術教育,培養專業的軟件技術工人,因此除了培養系統開發的尖端人才外,還同時造就了眾多專業型的軟件開發工人。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金字塔人才體系,各個層次的人才都有。

  教育、人才、國際化、流程控制、加入全球供應鏈,這促成了印度IT神話的誕生。當然,神話也并非十全十美。印度IT業長于制作模塊軟件,也就是主要按客戶定制來設計制作“零件”,而不是整個系統,因此系統整合能力較差,缺乏自己的核心軟件品牌。而相比較而言,中國IT業的優勢在于系統技術開發能力和經驗比印度同行多一些,這也是中國IT業目前可以與印度IT業比較時惟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東西。

  華為印度研究所所長黃冀如此解釋:“其實軟件開發,并不需要全都是尖端人才,只要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工人就行了,而且比較穩定”。對程序員來說,由于從事外包工作可能導致開發技能單一,從而對整體職業規劃產業不利的影響。但是,在軟件人才的金字塔形結構中,為數眾多的“軟件藍領”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實際上,“軟件藍領”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結構問題。國內的父母幾乎清一色地希望孩子將來成為白領甚至金領,再加上2000元的月薪、30歲危機等這樣那樣的問題,“軟件藍領”確實可能遇到難以為繼的問題,但是,沒有大量的“軟件藍領”做基礎,中國的軟件產業是不可能騰飛的。

  拋開“模式”之爭共同發展

  當前,一項龐大的合作計劃擺在了中國與印度兩國軟件企業面前。按照計劃,在不遠的將來,中印將共同組建一家員工數超過1萬人規模、年營業收入最少在4億美金左右的超級合資軟件公司。這個設想一旦變成現實,國內第一大軟件企業也將浮出水面,并將開始搶奪有著200億美元規模的美國離岸外包業務。

  據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美國Gartner分析,中國至少需要400萬的IT人才,無論從數量或質量上,都面臨巨大的缺口。居德華透露,目前中國已培養了近50萬名軟件專業人員,每年畢業的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近4萬人,但當前中國軟件人才仍供不應求。

  自上個世紀末,隨著我國IT業的逐漸發展壯大,國內的IT職業培訓也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現。以北京為例,據不完全統計,IT培訓機構最多時達到上萬家。在龐雜的培訓機構中,多數屬于低端培訓,教學質量良莠不齊,品牌形象相對分散,曾一度影響了IT培訓市場的健康發展。經過這幾年市場的充分競爭與發展,一大批中小培訓機構正逐漸從市場上消失。報告指出,2004年IT培訓領軍品牌北大青鳥APTECH在全國發動的萬人免費培訓等公益活動促進了市場的重新洗牌。

  此外, IDC報告對前幾位培訓機構產品類型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多數培訓內容都以中高端培訓方向為主。對此,IDC分析認為,2005年隨著我國培訓市場發展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消費者教育投資概念的逐步形成,培訓機構品牌效應的不斷固化將成為我國個人IT培訓市場的第一個新變化。

  業內專家認為,從2005年起,中國IT培訓產業已面臨變革,培訓班模式正從學歷教育過渡到以就業為導向的培訓。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行業洗牌勢在必行;IT培訓與產業將更加緊密結合,企業訂單式培訓、以就業為導向的培訓將成主流。而現實情況是,國內IT培訓機構北大青鳥APTECH公司近日推出了BTEST軟件測試工程師培訓,其出發點正是以就業為導向,看準國內企業對軟件測試工程師的需求。

  然而,如今存在的“模式”之爭顯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為迎接這次機遇所能采用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消除這種誤解。中國軟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武漢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所長何克清教授表示:“中國軟件產業化水平之所以比印度低許多,人才瓶頸就是主要的癥結之一。中國必須建設和發展自己的培訓產業,建設中國的IT人才基礎工程”。上海亞士帝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盛浩林也認為,應該直接面向產業發展與信息化建設需要,學習印度的經驗,著眼于建立終身繼續教育體制,同時,著眼于中高級人才的培養,填補中國當前IT培訓的空白。

  CCID調查數據還顯示,2002、2003、2004連續三年,我國IT教育與培訓市場的增長速度分別是18.8%、13.8%、16.3%,仍然保持著較高速度的增長(見表1)。IT教育培訓市場已經進入增長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但IT技術應用和信息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IT培訓仍將是一個擁有廣闊市場前景的行業。

  央行提高住房商貸利率,商業銀行直接獲益:其一,收入增加;其二,獲得貸款定價權;其三,降低潛在風險。

  銀行業 獲益于房貸新政

  ○ 程萍萍

  房貸新政策對商業銀行有利

  商貸利率提高使商業銀行自動獲取升息收益

  由于住房貸款迄今為止仍是銀行的優質貸款,再加上消費者購房需求一直比較強烈,因此近年來各商業銀行都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作為新的經營領域和利潤增長點,予以大力拓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成為銀行各類貸款中增速最快的品種之一。

  央行將居民住房抵押貸款利率提升之后,從貸款存量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成為直接的受益者。粗略估計,僅本次加息后,以商業銀行房貸最低利率5.51%計算,招商銀行將因房貸利率提升,獲得約9000萬元凈收入,民生銀行約8600萬元,浦發銀行約9800萬元,華夏銀行約2240萬元。

  提高了商業銀行在房貸中的定價權

  本次調整住房貸款,包括首付款比例的確定以及貸款利率的制定兩個方面。商業銀行均獲得了較大的自主權,特別是貸款利率定價權的下放,將大大提升商業銀行在房屋貸款經營中的靈活性。

  逐步降低銀行房貸風險

  關于房地產業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是否蘊藏了很大的風險,從學界到政府,都存在很多爭議。央行從務實的角度出發,在通過控制土地和資金供應量,對房地產投資有所遏制之后,又通過提高個人房貸門檻來壓制需求,是希望降低房地產發展過快可能給銀行貸款帶來的風險。

  至于商業銀行個人貸款到底有多大風險,我們并不想討論,但央行未雨綢繆的做法,即在房地產行業仍有快速發展及消費者的購房熱情仍無減退的情況下,推出這一政策,無疑有助于減少銀行貸款的可能風險。

  未來銀行房屋貸款趨勢

  1.個人住房貸款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增速會略有降低。未來幾年,在經濟的較快發展中,房地產投資仍將會有較快增長,個人住房需求也仍保持較高熱度。本次的調息政策是政府的一種防御性行為,其初衷是為了預防風險,而不是扭轉房地產業的發展趨勢。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不過增速會有所降低。

  2.商業銀行在個人房屋貸款中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不同地區、不同地段、不同項目,甚至針對不同行業人員的貸款利率,都可能有所不同。

  3.個人住房貸款規模的下降,與貸款利率的提升對商業銀行收入的影響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但總體來看,貸款利率提升帶來的正面影響更大,商業銀行個人貸款利息收入將略有提升。

  政策變化對上市銀行的影響

  提升上市銀行收入水平

  短期內,個人貸款規模大的銀行,收益較大。招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在靜態的情況下,因貸款利率提升,均可獲得約9000萬元的凈收入。

  中長期來看,個人貸款增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抵消利率提升帶來的好處。但總體上商業銀行仍將因此獲利。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仍將是上市銀行的重點拓展領域

  由于資金規模、政府關系等因素的影響,上市銀行在一些優良的、大型建設項目的貸款中,都不處于優勢,地位相對較弱。貸款質量優良的個人住房貸款領域,是上市銀行既保規模又保質量的必選品種。因此,盡管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需求將有所降低,上市銀行仍會作為業務重點進行開拓。

  (作者: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