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愛華 ★劉磊/福建報道
福建鹽簡稱“閩鹽”,作為海鹽的代表,它在國內外市場、特別是在亞洲市場上享有盛譽。位于泉州市泉港區的山腰鹽場,是福建省食鹽生產基地之一。但由于有專營體制的先天優勢,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和干部觀念幾十年雷打不動,曾被當地人稱為“改革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弊端在山腰鹽場根深蒂固,其它國有企業沒有的弊端山腰鹽
場也有,造成工人長期低收入、積怨深、士氣低,許多人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把鹽業當副業,“外頭有工去打工,外頭沒工來曬鹽”,灘場年久失修,設備老化,生產能力不斷下降,企業連年虧損,步入惡性循環的軌道。
改革才有出路,于是一場聲勢浩大、脫胎換骨的改革自2003年初拉開帷幕。
改革:以分配和人事為核心
企業要改革的消息傳開了,全場上下猶如開了鍋,全都沸騰了。這是山腰鹽場史無前例的舉措,從干部到工人,從退休工人到員工家屬都在思考著、爭辯著。對鹽場而言,這不啻是一場強烈的“地震”。
改革肯定要“傷筋動骨”,勢必牽涉、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利益。畢竟是組建40多年的國有企業,人事關系十分復雜。于是,有個別人四下搜集、編造“莫須有”的罪名在場內、社會上散布,各種版本的謠傳直指黨委領導班子,一些不明真相的職工跟著起哄。
作為一把手,山腰鹽場黨委書記連綿首當其沖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也不可幸免卷入各種猜測、流言攻擊的風暴中心。
但是流言沒有擋住改革的進程。經過對從職工那里收集到的建議和意見進行梳理和歸納后,黨委從中發現工人有“三大不滿”:一是對嚴重侵犯工人利益的財務預算制度和平均分配制度強烈不滿;二是對無所事事、“寄生蟲”式的工勤人員和一些管理干部強烈不滿;三是對長期低收入狀態強烈不滿。大家通過認真分析認為,民心可用,只要加以正確引導,工人的不滿情緒很快會轉化為改革熱情。
2004年3月11日,改革動員大會召開。在會上,連綿代表黨委向到會的全體黨員、職工代表、班組長和退管會組長以上干部職工“亮家底”、“道家情”,隨后開始了以分配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財務預算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并迅速出臺了20多種配套制度。全場從領導到工人談生產、議質量、講貢獻氛圍迅速形成,工人的生產積極性迅速迸發出來了。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產量超11萬噸,比改革前增長37%以上,企業扭虧為盈,在崗工人收入大幅度提高。
山腰鹽場只用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同類鹽場用十年時間所進行的改革。據財務科統計數字表明,至2004年底,經過兩年的改革,企業經濟效益達到1195萬元(兩年扭虧654萬元,增值541萬元),扭轉了連年虧損的局面。山腰鹽場再度贏得了上級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福建省鹽業公司再次增加與鹽場合資的食鹽深加工企業——晶海輕化有限公司的投資,業務量擴大了一倍以上,出口日本鹽的計劃全部調整給山腰鹽場。改革,使山腰鹽場在全省制鹽行業中再度獨領風騷。
轉型:現代化企業經營模式
山腰鹽場于1959年由一家一戶個體經濟轉化為國營企業,從零散生產轉型為集中經營,是山腰鹽場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1960年代圍海建灘,擴大生產規模是第二個里程碑;從2003年起,山腰鹽場通過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能發展成為多業經營的集團企業,這已成為鹽場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現在,泉港區爍化一體化已經正式戶動,即將迎來大開發、大建設的高潮,為山腰鹽場提供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找準位置、搶抓機遇是鹽場人的獨到目光,運籌企業體制創新,謀劃產業結構調整是鹽場人積極對策,“以鹽為主、多業并舉”的發展藍圖正全面付諸實施。
在湄洲灣畔,在泉港新城的東南面,這個集制造加工、商業、服務業等多業并舉的集團化現代企業正在悄然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