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賀軍 來源:中國經營報
近期,國內對宏觀經濟轉冷的討論在增多,這首先出現在學界之中。國內有學者表示,從近期的宏觀經濟數據來判斷,中國經濟的景氣巔峰已過,物價增長在回落,外資外貿的走勢出現反復,工業(yè)企業(yè)的效益有所滑坡,因此宏觀調控的政策也需要適當微調。還有學者認為,當前必須注意宏觀調控的積累效應。必須注意在謹防投資反彈的同時,預防通貨緊
縮。
在實際情況中,也出現了在宏觀調控之下,部分地區(qū)和行業(yè)的增長出現放緩的跡象。據媒體報道,6月15日,國家發(fā)改委主任馬凱曾低調前往浙江和江蘇進行調研。在馬凱離開浙江3天后,全國人大財經委調研組也到了浙江。相關高層先后對浙江進行調研,這與浙江省經濟增長放緩有關。調研顯示,從2005年初開始,浙江經濟增長步伐開始大幅放慢。今年1~5月份,全省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8%,比去年同期回落33.2%,與全國去年全年增幅相比也低了17.2個百分點。
除浙江外,廣東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了顯著放慢的跡象。今年1~5月,廣東全省完成GDP為7012.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同比增幅回落2.9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3.58億元,同比增長16%,增幅回落到18.3個百分點。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三個核心城市——廣州、深圳、東莞的外貿進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落或放緩,而江門、梅州等城市,一些重要經濟指標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此外,上海等地今年的經濟增長也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沿海幾個經濟發(fā)達省份經濟增幅放緩的情況,已引起了高層的關注。據稱,有關領導表示,要“避免出現經濟過度下滑的情況”。一些接近決策層的經濟學家,已經開始就此問題進行研究。顯然,決策機構正在高度關注經濟放緩的動向和程度,為下一步的決策進行觀察和準備。
更恰當地說,當前形勢是過熱與過冷的跡象同時出現,這在投資與消費之間,各個行業(yè)之間,各個區(qū)域之間,都有不同的表現。正如去年以來的調控政策,一個重要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解決結構性的問題。
總量問題應該用總量政策來調控,但要解決結構性問題,政策的實施就應該有所區(qū)別。中央提出的“有保有壓”,用意就在于此。就這個意義而言,今年的宏觀調控,更應該叫做結構調控。
結構性問題的出現,往往是資源配置失控的結果。以產業(yè)為例,去年受到政策調控的幾個行業(yè),房地產、水泥、鋼鐵、電解鋁、汽車等,都曾是資金大量進入的行業(yè)。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一些“亮點”行業(yè)的出現,從而導致“亮點經濟”的出現。所謂“亮點”,是指在一個或幾個行業(yè)和領域,吸引了大量的資源進入,從而導致這些行業(yè)出現較快增長的現象。在中國,由于市場發(fā)育程度不夠,再加上投資決策的不科學,“一窩蜂”投資的現象十分普遍。在大量資源一涌而入之后,一個產業(yè)就很快被做得“過濫”、“過熟”,不僅導致了企業(yè)平均獲利的下降,還影響了資源配置的效率。
出現資源配置失控的原因,與當前的市場開放不夠有關。改革開放這么多年,表面上看,我們開放了很多市場,國有經濟從許多競爭性領域中退出,外資、民營經濟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但從更深一步的市場化來看,國內的市場開放度還很不夠。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一旦某個行業(yè)或領域出現較大的獲利機會,那么立刻會吸引大量的資金“砸”向這些領域。比如這兩年的鋼鐵業(yè)投資,前兩年汽車業(yè)、電解鋁行業(yè)的投資,莫不如此。
因此,對于結構性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只用總量政策來抑制,這樣往往會導致矯枉過正,對經濟產生更大的傷害。更應該重視“有保有壓”,以調整資源配置的方式,來實現局部微調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