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消息 在中國沿海萬里海疆中,有兩個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的城市,江南是泉州,江北是蓬萊。
近3年來,蓬萊市的GDP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以年平均20%和40%以上的速度遞增,今年1季度,兩項指標繼續保持24%和45.8%的高增長,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2個和12.4個百分點;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百強縣排名中,近3年來蓬萊的綜合實力由88位上升到57位,3年累計躍升31位次,成為省內經濟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后勁最足的縣域板塊之一;
今年4月,煙臺市委書記焉榮竹在蓬萊視察工作后指出“蓬萊市在煙臺整體發展格局中舉足輕重”。日前,“煙臺市趕超發展現場會”在蓬萊召開,關注的目光再次聚焦這片“人間仙境”。
長短桿“釣”活一池魚
站在位于蓬萊市開發區的巨濤海洋重工項目施工現場,不難想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誕生國內最大的海上鉆井平臺生產基地,該項目計劃今年9月一期完工,達產后,每年3萬噸鉆井平臺模塊生產能力的背后,將是10億元銷售收入和1.3億元利稅的滾滾而來……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撐,蓬萊的支撐在哪里?對此,蓬萊人的思路很清晰——“港口立市、旅游興市、酒業富民”,重點培植臨港工業、旅游、葡萄與葡萄酒、汽車及零部件四大特色主導產業,按照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的要求,全面提升四大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只有短短幾行字的論斷,卻是“地毯式”的研究和無數次肯定與否定后的血汗。在“借智決策”上,蓬萊人肯下功夫,近4年來,先后有50多個國內外權威機構的200多名專家參與了蓬萊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和城市規劃設計,同時,來自30多個權威機構的150多名專家成為蓬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智囊”,為此,政府先后投入了5000多萬元,這種“規模”的超前規劃,對于一個縣級市來說,是非常少見的。
不到10年的時間,蓬萊完成了由傳統資源型產業到現代產業體系的升級,但顯然,產業發展不能一勞永逸,它的調整和升級總是在挑戰著城市經營者的神經,于是,聰明的蓬萊人操著長桿短桿唱起了“釣魚經”。在四大主導產業中,臨港工業和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是中短期產業,當這個潮頭過去,在15年到20年后,一座“葡萄酒名城”和“度假名城”將在蓬萊崛起,作為“百年產業”的葡萄酒業和旅游業將成為“產業蓬萊”后一輪發展的“領頭羊”。
長袖善舞的蓬萊人,短桿垂釣,長線撒網,“釣”來滿池活魚。
一份準備了四年的報告
沿著煙蓬觀光大道穿越蓬萊市劉家溝鎮18公里葡萄觀光長廊,人們的目光會被道路兩側整齊的葡萄架所吸引,這個東西橫貫18公里、南北縱向6公里的葡萄產業帶,將建設成集葡萄莊園、葡萄酒堡、葡萄酒加工及旅游觀光、葡萄酒文化展示于一體的“葡萄長廊”,今日蓬萊,釀出了醉人的酒香。
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蓬萊的葡萄及葡萄酒業從小到大,成為國內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發展最快的區域,國內幾乎所有的葡萄酒知名企業都在蓬萊建立了企業或基地,目前,蓬萊全市葡萄基地面積達8萬畝,擁有葡萄酒企業45家,葡萄酒生產能力達到8萬噸。
即使是作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蓬萊,真的就能夠坐等客來?我們在蓬萊市葡萄與葡萄酒局提供的一份可行性分析報告中找到了答案。
這份厚厚的分析報告如同將蓬萊放在了一部顯微鏡下,從氣溫、土壤、濕度到日照、風速、雨量,從栽培技術到釀造工藝,從果農結構到種植習慣,都進行了細致地分析。這無疑是一份會令投資考察人員瞠目的報告,這也是一份讓蓬萊人自豪的“走遍全國也找不到”的報告,當這份報告擺在香港華東百利酒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商面前時,他們一下子就被打動了。如今華東已經在蓬萊建設1萬畝葡萄園和年產萬噸的高檔酒堡,但他們或許沒能想到的是,這份報告,蓬萊人整整準備了4年。
搞好招商引資,既要啟用內力,又要巧借外力,改變招商機制和方式,蓬萊首次提出了“產業招商”、“專業招商”的口號,依托職能部門,成立了8個產業招商辦公室,在國內外建立招商機構,跟蹤國內外產業密集區的發展動態和轉移趨勢,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招商和產業招商,30多支招商小分隊,近200名招商人才常年活躍在招商一線,蓬萊人跑在前面,想在前面。對于一些大項目,多少人盯著它,你想出奇制勝,憑的是什么?就是一股子鉆勁和一股子倔勁。
搭牢戲臺好放聲
平臺是產業的支撐,蓬萊盯住了兩個平臺:一是龍頭企業;二是市場。
招商引資未必東奔西走,培植產業龍頭,上下游企業以其集聚性、配套性,必將主動跟進配置,形成“葡萄串”式的產業集群。由蓬萊黃金集團公司與兵器工業部巨頭北方奔馳公司合資12億元建設的汽車總裝項目,將于今年8月完成主體工程,11月正式投產,建成后,年可生產1.5萬輛北方奔馳牌重型卡車,銷售收入40億元。
隨著整車項目的投產,在其400多家配套企業中,將有100多家跟進蓬萊,該項目基建處負責人、金創集團副總經理王海義告訴記者:“現在已有267家配套廠家來蓬萊考察,以北方奔馳為龍頭拉動了相關產業,沿海產業帶即將形成。”培育一個龍頭,崛起一個產業,將大項目作為產業平臺去做,蓬萊人又走了一著妙棋。
一個地區的活躍和繁榮,沒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很難成形,近幾年來,蓬萊在搭建市場平臺上穩扎穩打,目前,中國旅游紀念品批發市場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工,國際食品批發市場也將不日開工,以市場為平臺的產業支撐日趨堅挺。
控制比開發更重要
環境是產業發展的保障,控制比開發更重要,就在不少城市熱衷于“土里淘金”的時候,蓬萊人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蓬萊水城的規劃中,一個問題被擺上了桌面:是新上一批吸引人的旅游項目,還是維持古軍港的歷史原貌?這個建于明朝、我國現存惟一完整的古軍港,面臨著與時代發展相悖的尷尬。毫無疑問,開發旅游項目的利益是極為可觀的,然而對于這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最重要的又是什么?為了這個答案,蓬萊專門邀請了多位專家對此項目進行了反復論證,最終決定全面按照歷史原貌恢復開發水城,淡化高科技旅游項目和淺層次商業氛圍,取消了原有增設“水幕電影”、現代科幻游戲等項目的建議,保持水城原貌。
這個投資4.5億元的工程,預計在明年正式對外開放,屆時將再現古代水軍訓練和生活場景。環境是產業發展的保障,在“取”、“舍”之間,蓬萊的胸懷顯現無遺。
沿著蓬萊60公里海岸線走過,除了沙灘,就是滿眼的綠樹,而沒有林立的房地產建筑———根據蓬萊市的有關規定,距海岸線800米以內為生態控制區,不搞任何商業開發。于是,累計總投資50多億元的項目被蓬萊“無情”地拒之門外,對此,蓬萊人堅定地認為:“要栽好樹讓后人吃果,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后路”。
對資源的控制性開發,并未阻擋外商投資的腳步,相反,一大批投入大、產業高、拉動力強、占用資源少的項目紛紛入駐蓬萊,僅近3年,就引進過億元項目50多個,過5億元項目17個,項目投入達140億元,連續3年合同和實際利用外資額保持90%和150%的高增長。三大主導產業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100多個,為全市提供了70%的稅收、80%的就業、90%的利用外資額。
(記者王曉丹 柳昊杰) 責任編輯:張濤 來源:今晨6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