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濟產業省公布的白皮書將導致中日政經雙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7日 16:35 國際先驅導報 | |||||||||
企業行為根本上來說取決于利益,日本企業即使轉移投資,也可能還會回來 國際先驅導報駐東京記者 樂紹延、記者 張皓雯 報道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2005年度通商白皮書》,提醒日本企業,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給日本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但中國經濟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也使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面臨著不可忽視的風險。
白皮書提醒日本企業要提前采取必要措施,注意防范對華投資中存在的風險,盡量改變在中國投資一邊倒的做法,并將印度、巴西和俄羅斯作為分散投資風險的候選國推薦給日本企業。 投資中國風險多? 白皮書說,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連續20多年每年平均以9%以上的速度增長,2003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1978年的9.4倍。深圳和上海市2003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別達到了2.59萬美元和2.27萬美元,這個數字相當于日本10年前的人均水平。經濟快速增長,居民收入增長,購買力大幅提高為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提供了巨大機遇。 與此同時,白皮書還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帶動,投資占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大大超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35%。而投資又偏重固定資產,主要是工廠和不動產的建設。投資偏重性的經濟增長將會導致電力和勞動力不足,產生原材料和不動產價格上漲的風險。由于中國地方政府的只注重經濟增長率而不在乎整體效益,加上投資效率很低、以及十分脆弱的金融系統等中國的結構性問題,中國政府實施的宏觀調控政策能否取得成效是個未知數。 另一方面,中國還存在著城鄉差別進一步擴大,城市的失業人口進一步增加以及電力、水等能源資源嚴重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將給在中國投資的本企業帶來風險。 日本經濟產業省認為,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等國家不僅是一個新興的市場,而且還擁有豐富的資源,是日本企業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候選地,今后將會成為日本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經濟產業省還強調,簽署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自由貿易協定以及綜合經濟合作協定是今后日本通商政策最優先的課題,形成以日本為主導的東亞經濟圈非常重要。 日企不買帳 對于投資中國的風險,日本企業另有看法。據日本有關部門最近發表的統計數據以及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日本企業雖然承認中國市場存在投資風險,但大多數企業并沒有撤離中國市場或者減少在中國投資的打算,還有不少企業計劃繼續增加和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規模。一些企業認為,只要投資就存在著風險,企業經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抓住機遇,減少和避免風險。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發表的對日本100家主要大型企業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盡管經濟產業省提醒企業要注意分散投資風險,但日本主要大企業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對華投資欲望,有57%的日本大企業明確表示要擴大和維持對中國的投資。其中,有21%的企業表示要擴大在中國的投資,有36%的企業表示要維持現在的投資規模,沒有一家企業打算縮小投資規模或者要撤出中國市場。另外有32%的企業認為應重視亞洲市場的平衡問題,減少投資過度集中的風險,除中國之外,還應分散到亞洲其他國家投資。 該報認為,雖然日中兩國政治關系低迷,中國國民對日本的感情惡化,但日本大企業依然十分重視繼續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 而日本企業對中國的投資也大幅增長,兩國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更加緊密。日本財務省6月30日發表的“對內對外投資狀況”顯示,在今年3月底結束的2004財政年度,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總額達到了4909億日元,比上年度增長了40%。日本企業的對華直接投資總額已經接近對美國直接投資總額的5027億日元。如果加上日本對中國香港地區的直接投資,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總額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對美國的投資。 中日開始“政冷經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室主任姜躍春介紹,白皮書的出臺某種意義上印證了現在的一個趨勢:中日之間的“政冷經涼”。據了解,目前,一些大的日企在中國開始戰略性調整,出現了撤資或者轉移投資的行為。 “白皮書說明日本政府也有這種導向性的態度。”姜躍春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但是姜躍春同時認為,這種調整是短期的。“政府的導向是企業投資的一個重要參考和導向,但是不會起決定性作用。企業行為根本上來說取決于利益”。從長遠來看,日本企業還是希望保有中國市場。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也認為,今后,盡管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增幅可能會下降,但中國是亞洲最重要的投資對象國的地位不會改變。 對于日本企業可能會將投資轉移到印度等其他國家,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部研究員金柏松則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中國市場的規模、環境等等現在還很難被其他市場所替代。前幾年臺灣企業也曾經將投資從大陸轉向其他國家,結果不如人意,又紛紛回歸大陸。 “日本企業即使轉移投資,也可能會回來。”金柏松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