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加快提升紡織品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
本報訊駐中山記者孫莉報道:近日,記者從中山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獲悉,受歐美對我國紡織品采取特別限制措施影響,中山市每年逾10億美元的紡織品出口將遭遇“狙擊”。據悉,今年1—4月,中山紡織品出口達4.58億美元,雖然繼續保持21.5%的增長,但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中山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表示,中山具有紡織品出口經營權的企業約有
450家,全市紡織品出口必將受到巨大影響。
出口企業面臨困境
據了解,2004年中山市外貿出口達99.9億美元,其中紡織服裝出口13.7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13.7%。紡織服裝業作為中山的傳統支柱產業,相當一部分企業是做加工出口的外向型企業。秘書長說,目前主要出口美歐地區的企業遇到不少困難,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帶來很大影響。而紡織服裝業本身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這種形勢持續下去,估計從事紡織服裝業的人員將面臨失業的可能。祥興制衣集團有限公司張總表示,在紡織品貿易前景不明朗的情形下,公司都不敢接單,企業陷入了兩難境地。不接單,下半年的生產將會面臨產能閑置的情況;而一旦大量接單,勢必給歐盟和美國造成特保、反傾銷的借口,最后歐美設限,企業無法按時交單,企業承受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康妮雅服裝有限公司譚總說,要根據上半年的出口額來定下半年的計劃,政府采取停征80種紡織品出口關稅這一舉措,使企業負擔有所減輕。中山市港口服裝廠的產品主要是通過廣東省紡出口外銷的,影響不大,但產品單價也有所降低,而且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上漲,使得企業利潤減少。有些企業也表示,雖然產品極少銷往歐美,但擔心會招致別國的反傾銷調查,希望政府方面要妥善處理。
高附加值企業等不受影響
面對中、美、歐貿易磨擦期間,許多企業紛紛叫苦連天的同時,中山市有相當部分企業卻因為通過澳門、香港等地區中轉出口,或在東南亞地區投資設廠(目前,全中山僅9家企業),并不需要利用內地的配額;而且政府對原產于香港、運往中國內地進行外部加工的紡織品及服裝免征出口關稅,歐美的貿易保護措施僅針對中國內地的紡織品,而不涉及原產于香港的紡織品,因此,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并沒有多大影響。華都、高柏、民森等位于中山的紡織服裝企業正是通過這種形式進行出口外銷。此外,還有一部分企業是通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的。從事高檔晚禮服加工及品牌生產的馬克·張集團則表示,正因為其避開了大眾化的低檔競爭,盡管面臨著國際貿易不利局勢的影響,但由于其設計復雜,制作技術高,不容易被對手模仿,這兩年定單增多,一年的出口量在70萬件左右。
建議建立紡織服裝預警體系
取消關稅直接受益的是企業。華都制衣有限公司的張總表示,免稅后每件衣服省0.4元;中山億利制衣服裝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棋洪提供了一組具體數字:億利目前年產T恤500萬件左右,其中九成出口,按國家6月1日起加征關稅政策,企業每年增加成本約300萬元左右。因此,停征關稅對紡織服裝企業來說,顯然是一大利好。中山市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建議,希望中山企業能加快提升紡織品出口產品結構,逐步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來擠占別國市場,不要打價格戰,低價競銷,自相殘殺,因為低水平的競爭不僅會沖擊國際市場,也會傷害到中國紡織行業本身。同時,希望中山市政府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政策措施幫助和指導企業,建立一套快捷、有效的紡織服裝預警體系。
(金陵/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