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來自鷹谷的中國聲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7日 11:01 新華網 | |||||||||||
新華網格倫伊格爾斯(英國)7月6日電 (記者 田帆) 英國首相布萊爾和法國總統希拉克可能在很多問題上意見不一,但在承認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方面,卻找到了“共同語言”。2003年,希拉克首次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參加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時隔兩年,布萊爾作為東道主再次向中國發出邀請。中國的聲音將有力地出現在蘇格蘭風景秀麗的格倫伊格爾斯(又稱“鷹谷”)。
中國的影響,首先緣于其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正如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所指出的那樣,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發生轉移。經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了八國集團中的加拿大、意大利和俄羅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超過了1.1萬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在歐日等經濟體陷入增長困境的時候,中國經濟的活力促進了全球經濟的增長。以去年為例,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歐元區12國總和的3倍。 中國影響的擴大,更是因為其在國際事務中秉持和平與公正的原則,樹立起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今年6月份,美國一家民調機構公布了對16個國家民眾的調查結果,發現中國得到多數國家普通民眾的好感,中國的國際形象要遠遠好于美國。可以說,這樣的調查結果并不讓人吃驚,近年來“中國熱”在世界各地的不斷升溫,便是最好的注釋。 當然,中國力量的上升,難免會觸動原有經濟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者,各種各樣的貿易摩擦也隨之而來。自今年以來,中美紡織品爭端不斷,而中歐在解決了紡織品摩擦之后,歐盟對中國鞋類的反傾銷又浮出水面。此外,中國的發展還引起了西方少數人的不滿甚至恐懼,并不時炮制出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從軍事威脅到能源爭奪,甚至連中國企業正常的海外并購也被攙進了復雜的政治因素。 不過,中國的發展已經是個不爭的現實。特別是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已經不再處于世界舞臺的邊緣。目前世界經濟的熱點問題,從促進經濟增長、能源合作、多哈發展回合談判到匯率改革,都離不開中國的參與。曾任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的格蘭特·奧爾多納斯即表示:“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討論世界經濟將沒有多大意義! 在格倫伊格爾斯期間,胡錦濤主席將參加八國集團與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墨西哥五國的“8+5對話會”,并發表主旨講話,對當前國際形勢、世界經濟、氣候變化、國際發展合作及國際貿易等問題闡述中方主張,并就外界關心的中國能源需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問題闡述中國的有關政策和舉措。 隨著中國影響力的上升,國際社會不斷有呼聲要求八國集團應將中國容納進去。而布萊爾首相在本次峰會召開前也公開表示,中國和印度很可能會在將來被邀請加入八國集團。其實,中國是否成為八國集團的正式成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八國集團必須在平等的基礎上與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加強對話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中的“合作共贏”。(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