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中國GDP增長與宏觀調控 > 正文
 

經濟增長三個引擎共同減速 通縮壓力將長期存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7日 03:01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傅勇

    在計劃體制下的短缺經濟中,一種強烈的投資饑渴癥總是如影相隨;而在高投資推動增長的模式下,投資領域的問題又表現為供給過剩和長期的通貨緊縮壓力。

  最近出現的很多變化暗示2005年很可能是宏觀經濟一個轉折點,雖然這種轉折或許并不明顯。這些變化可以用主要宏觀數據前高后低的態勢來概括。

  首先,對經濟增長的普遍預期是下半年GDP增長率很可能會降到9%之下,這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個引擎共同減速的結果,也是前段時間政府控制經濟過熱的措施效果顯現的結果,這在房地產業尤為明顯。

  新近公布的FDI數據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這種預期。另外,雖然人民幣升值仍不可知,但潛藏的風險無疑成了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足以對出口產生一定影響。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消費物價指數(CPI)和生產物價指數(PPI)的長期背離,最新的5月份數據仍然沒有提供PPI會傳導給CPI的任何證據。并且,我們注意到,即便在此前CPI上漲月份,基本的推動因素是食品和住房費用,而不是受PPI影響更直接的一般消費品。實際上,如果說近年來出現了經濟過熱的話,也只是在一些國有主導的公共物品和基礎能源領域以及房地產領域,其他的大部分部門運行相對平穩。

  綜合所有這些信息,筆者的一個判斷是,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普遍的通脹并未真正發生過,相反,通貨緊縮的壓力卻一直存在。

  這樣的判斷首先是基于1996年前后買方市場的到來。買方市場上意味著一般商品產能的相對過剩。在這個大背景下,供給具有很大的彈性,也就是說,價格稍有上升壓力,供給就會大量增加,通脹壓力隨即緩解。因此,我們看到,幾年來一般消費品的價格跌多漲少;而在全部產能完全發揮之前,這將是一種常態。

  那么,為什么中國生產能力的擴張步伐總是領先于消費的增加呢?根本的原因應該歸結到經濟增長的模式上。

  許多人已經注意到,中國的增長方式同東亞模式十分相似,這一模式以高儲蓄、高投入、高增長為特征。經濟學家幾乎一致地發現,中國70%以上的經濟增長可以用要素的投入增長來解釋。相反,生產效率的改善并不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并且,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投資效率的邊際貢獻已經進入了一個下降通道。

  東亞模式的另一個普遍特征是內需長期不足,中國與此雷同可能并非純屬巧合。一個簡單的理由是,今天的投資不僅是當前需求的一部分,還會形成明天的生產能力,不斷提升一個經濟的潛在供給能力;如果這種擴張在市場化部門不斷累積,那么需求很可能無力激發它們得到充分利用,經濟將一直處于充分就業水平之下。

  這極容易被認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問題,但實際上真正的問題是供給方面。如果低效率的重復投資并不能形成有效的供給,再多的生產能力也只能是變成閑置的機器廠房和不斷堆積的商品。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我們都注意到,中國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使得產業結構嚴重雷同,而有些企業的生產能力可能永遠都不會得到充分利用。

  總之,從我們的增長模式出發,筆者認為持久的壓力來自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問題出在投資或供給,而不是消費或需求。

  如果這是事實,那么刺激消費的積極政策可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這也就解釋了1997年以來對付通貨緊縮種種努力為什么一直收效甚微。

  可以用兩個類比來進一步說明這個論點。首先,中國長期存在龐大的剩余勞動力,顯然,這不僅僅是擴大需求、刺激經濟增長的短期政策所能解決的;同樣,在持續的投資膨脹已經導致產能過剩的條件下,需求不足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其次,我們知道,在計劃體制下的短缺經濟中,一種強烈的投資饑渴癥總是如影相隨;在改革之初,投資沖動支配下的宏觀經濟又反復經歷了“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怪圈輪回;而在高投資推動增長的模式下,投資領域的問題又表現為供給過剩和長期的通貨緊縮壓力。

  聯系到這些,我們就可以理解增長模式和宏觀經濟之間的強相關性。因此,如果任由通縮壓力長期存在,著眼于一年半載的貨幣財政政策將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宏觀經濟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