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蔣培宇
威海報道
無法復制的歐元
東亞金融合作已不是問題,但怎么走,現在卻還是一個問題。
隨著東亞經貿一體化的艱難緩慢推進,人們發現,亞洲特別是東亞的金融合作,要走歐洲模式或完全借鑒歐洲模式,操作起來將遇到諸多現實難題。
目前業界普遍達成共識的東亞金融合作的困難包括:國家間的差異(歷史、政治、人文、地理、經濟等);對區外經濟的依賴(主要指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導致在貨幣、匯率和財政政策方面,亞洲國家比歐洲國家的自我約束力差;國家自主性強,亞洲缺乏類似歐盟貨幣委員會那樣有著超越主權國家權力的機構,以及強制懲罰機制;各國對東亞金融合作走向的立場存在差異;匯率協調并未成為緊迫問題;主權意識妨礙政策協調等。
匯豐銀行中國區金融機構部總經理賁圣林在東亞投資論壇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比起歐元或歐盟一體化,我們還面臨一些深層次的挑戰。這牽涉到亞洲發展的不均衡性,(比歐洲)要更強一些。亞洲國家的發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深層次的文化上的差異還沒有完全解決。”
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副會長高垣佑在東亞投資論壇上也認為,東亞經濟圈并非依存于制度性的框架結構,而是建筑在相互依存關系的基礎之上,這一點和先構筑制度框架再推進經濟一體化的歐盟(EU)的歷史大相徑庭。
這決定了東亞金融合作更需要技巧,不能簡單地復制歐洲的經驗。
迂回邁向亞元
參加東亞投資論壇的學者和政府官員代表認為,東亞金融合作完全可以走不同于歐洲的新路徑。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姚中民在論壇報告中認為,在最終邁向建立亞洲單一的貨幣機制之前,東亞金融合作可以迂回前進,多邊推進,先嘗試較為可行的其他領域的合作。
第一步,繼續發展地區性的債券市場,擴大相互投資,比如說亞洲債券市場有了一定的發展,要繼續擴大發行人的種類和債券的品種,強化債券市場發行的基礎設施,加快培育債券市場,通過設立區域投資合作實體,建立互信和合作的體制,增強東亞各國之間的互相投資的能力,進一步擴大投資,加快各種融合。
第二步,建立亞洲貨幣基金,主要原因是亞洲各國的儲蓄率比較高,但由于沒有統一的地區市場,儲蓄存款大多流向低收益的國債,另外考慮到目前亞洲各國貿易結算主要是美元,大部分外匯儲備也是美元,使得亞洲很容易因美元的波動而承受風險,所以當前美元貶值的因素必然促使內部貿易率越來越低的國家走在一起,共同擺脫美元的影響。
在積極推動金融合作的同時,東亞國家要加強內部的改革。“我認為建立高效的經濟個體,是開展區域合作的基礎。由于歷史的原因,多數東亞國家還沒有發育形成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市場,因此,在推進金融合作的過程中,東亞各國必須完善金融內部的治理結構,增強微觀制度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
要實現東亞金融合作這一宏大目標,姚中民認為,需要把政府和市場的力量結合起來,把市場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方法和任務,加以推動,深入到微觀制度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中去。一方面,政府對于金融體系的建設要給予相應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參與和推動也要市場化運作,推動市場建設和市場的發展。
高垣佑認為,在貨幣匯率方面,有必要導入一攬子貨幣體系,以及為了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穩定經濟也有必要締結地區貨幣協議,以保持貨幣穩定。“在體制性的推進金融、貨幣的地區一體化進程中,地區內各國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的協調必不可少。”
賁圣林認為,東亞金融合作的重要目標是亞洲貨幣一體化,首先要求地區各國的債券市場一體化,要相對透明,“就像起一座大樓,每一層樓,每一根柱子都要堅實”。
東亞金融合作現在已經邁出了三大步:實施清邁協議(CMI),并且清邁協議以及培育各國債券市場的亞洲債券市場協定(ABMI)得到強有力的推進,5月召開的“10+3”財政部長會議就在質與量上進一步發展清邁協議取得共識;建立和實施對話機制;日韓及東盟部分國家正在建立本國的金融危機預警體系。更重要的是,韓國、中國和日本正分別和東盟展開有關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這必將直接推動東亞的金融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