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記者 黃光紅
2005年6月26日至7月1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對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物權法草案進行了第三次審議。
作為和老百姓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法律,物權法草案在面世之初就備受期待。盡管此
次會議并沒有如許多人期待的那樣對這部法律草案進行表決,但仍然讓人們看到了不少欣喜之處。
合法私產受平等保護
去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將“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寫入莊嚴的憲法。
這樣的規定曾使許多人為之一震,人們感受到了法律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似乎近在咫尺卻又那么遙遠。就在新憲法頒布之后不久,北京、開封等地就接連發生了居民手持《憲法》抵抗強制拆遷的事情。
法律專家指出,私有財產權除了要有最高層次的《憲法》保護之外,還應有將《憲法》原則性規定細化的民法和單行法的保護,因為憲法沒有司法化,法院不能援引憲法判案,公民也不能依據憲法提起訴訟。
而物權法正是這樣一部能讓老百姓拿起來保護自己合法私有財產的法律武器。草案規定: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權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破壞國家、集體和私人的財產。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教授、民事法律研究所主任譚啟平認為,在多元化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強調對各種所有權進行同等保護,是現代法制一種最基本的要求。草案將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權并列為一章,著重突出了對公有財產和私人財產予以同等保護,體現了各種所有權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是我國法制建設方面的一大進步。
電梯過道為業主共有
據介紹,草案在區分所有物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物權的訴訟時效方面,較之以往法律有所突破。
出現在物權法草案中的建筑物區分權是指人們對住宅專有部分所享有的權利,對電梯、過道等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
草案規定:“建筑區劃內的綠地、道路以及物業管理用房,屬于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共有,但屬于市政建設的除外。會所、車庫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建設單位等能夠證明其享有所有權外,屬于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共有。”
譚啟平告訴記者,在區分所有權中,對外墻、電梯、過道等共有部分,權利人既享有權利,同時也要承擔責任。比如,當某棟樓房的外墻掛上廣告牌后,產生的收益歸誰、應該怎么分配,就需要解決。而當廣告牌落下來砸傷了人時,其責任應由誰承擔,也需要解決。此外,在購房合同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會所、車庫的歸屬也是一個問題。
“過去,由于我國沒有法律對這方面做出規定,導致相關的糾紛比較多而難以解決。” 譚啟平說,草案涉足這一我國法律的空白領域,有利于減少相關的糾紛、保護區分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
土地承包經營成物權
草案把土地承包經營權也定性為物權。草案規定,土地承包期內發包人不得調整承包地,因自然災害嚴重損毀承包地等特殊情形,對個別農戶之間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譚啟平對記者說,這是我國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物權。而在原來的相關法律里,土地承包經營權只是一種債權。
“這樣的規定對保護農村承包經營權、維護農民的合法利益是非常必要的。” 譚啟平解釋道,債權屬于合同權利,在合同規定的條件實現時,它可以變更。這容易成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被隨意變更的理由,而一旦土地承包經營權被確定為用益物權后,農民的合法權益就更能得到保護,因為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沒有法定事由,物權是不能隨意變更的。
兩種請求不受時效限制
草案中引人注目的另一大亮點,是規定權利人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不適用訴訟時效。
之前,我國民法通則對債權的保護請求規定有訴訟時效,但對于物權的保護請求,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在法律界,物權的保護請求是否應有訴訟時效的限制,一直存有爭議。
“當權利人受到影響時,要求相關責任人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是權利人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一種基本權利,不應受時效限制。草案作出這種規定,是一種進步。” 譚啟平解釋,由于現行法律沒有對相關方面作出規定,有的財產被非法占有、侵害,一旦過了兩年訴訟時效,就無法主張權利,達不到民法對權利保護的主旨。而當權利人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不適用訴訟時效時,只要侵權的狀態在持續,都可以提出請求,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譚啟平還認為,草案還應該明確其他物權的保護方式也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因為這有利于對物權的充分保護。
合理補償不明確
征地、拆遷補償不到位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是多數糾紛的導火索。針對這一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草案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按照草案,國家保護私人的所有權。拆遷、征收私人的不動產,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償;沒有國家規定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并保證被拆遷人、被征收人得到妥善安置。禁止以拆遷、征收等名義非法改變私人財產的權屬關系。違法拆遷、征收,造成私人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草案的規定只是原則性的,操作性不強,應該更詳細、明確。”在評價草案的此項規定時,譚啟平認為,草案規定“沒有國家規定的,應當給予合理補償”,但什么才是合理的補償、其標準是什么這樣關鍵的內容卻沒有體現出來。
領取遺失物要交費
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和較大爭論的“拾金不昧能否索要報酬”的問題在物權法草案中有了比較明確的說法。
這次草案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遺失物的保管費等必要費用。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向拾得人支付報酬。
譚啟平認為,草案的規定與物權法草案的二審稿相比,有所倒退,對遺失人取回遺失物不利。譚啟平說,草案規定拾得人在有懸賞的情況下,才有獲取報酬的權利,不太合理。因為拾得人拾得遺失物交給失主,是需要付出勞動的,而這種勞動的受益者又是失主。他主張,法律應規定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一律上交,并有權向失主索要報酬。
“這不僅有利于遺失物的歸還,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他說。
公共教育資源權待明確
在談到草案遺漏了哪些方面的規定時,譚啟平表示,草案的一大遺漏之處,是對公民在享有公共教育資源方面的權利只字未提。
“目前,我國有一個怪現象:許多省市具有公共教育作用的博物館、展覽管、紅色旅游景點等都以贏利為目的,向公民收取高額的門票費,而且有的還不斷漲價,導致前去接受公共教育的人,還需給不少的錢才能如愿。” 譚啟平說,這將影響全民素質的提高,因為這些地方收取不低的費用,必然有些人不愿意去。
譚啟平認為,對全民提供公共教育的地方,每年的維護費用不多,政府應該支付得起。因此,政府不應將之當作盈利的工具,強行收取費用,而應免費或象征性的收取一定的費用,以讓每個人都能接受公共資源教育。而這些,需要物權法去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