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研討節約型社會 可持續發展戰略進入實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0:58 瞭望東方周刊 | |||||||||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于津濤/北京報道 中央力倡建設節約型社會,意味著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進入實施階段 6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了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這次集體學習安排的內容是國際能源資源形勢和中國能源資源戰略。
進行講解的兩位研究員是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洪濤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 此次學習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會上提出了“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這一戰略目標。能源資源問題被提高到“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這一高度。 近年來,能源資源問題已經成為中國近一步發展的瓶頸,中國資源消耗式發展模式必須得到改變,這已經成為全社會共識。 胡錦濤強調,要從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全局出發,全面分析能源資源形勢,深入研究能源資源問題,全面做好能源資源工作,促進形成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我國的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資源保證。 “開源節流”的政治詮釋 在此次集體學習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張洪濤、周大地兩位研究員的講解,并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胡錦濤在討論中并就此問題向與會者征求意見。他指出,“既積極做好開源工作,又優先做好節約工作,應該成為解決我國能源資源問題的基本思路。” “這次講解已經準備了半年多,先后有兩個助手配合我做這方面的研究。”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副局長張洪濤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同時也是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走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關系到人類未來生存、和平與發展,關系到我們和諧社會的建構。 “建立節約型社會實際上也是一個政治話題。改革開放二十六年,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發展,與此同時,國際上,所謂的‘中國能源威脅論’甚囂塵上。因此,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十分必要。”《可再生能源法》起草人之一、清華大學副教授張希良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出席北京《財富》全球論壇時,一次次據理力爭,反駁“中國能源威脅論”,并對中國未來能源政策走向提出了“開發、節流、再生、合作”的四大主線。 馬凱表示,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是中國政府解決能源問題的一個基本思路。 《可再生能源法》一直在多種場合被馬凱提及,因為“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中國立足自身解決能源困擾的重要舉措之一。 2005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該部法律將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國已經慢了一步 實際上,開發可再生能源,中國已經慢了一步。 全球過去幾年內,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年增長率均高達30%以上,歐盟風力發電成本過去5年間下降了20%,進入了大規模發展階段。歐盟計劃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的22%,還確立了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應中占50%以上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和清華大學聯合成立的課題組研究認為,中國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可供開發利用。課題組預計,到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結構中的主角之一,達到30%以上。 張希良認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僅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也是基于國家能源安全的考慮。 他說,到202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比2000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在充分考慮技術進步、經濟結構調整、采取多種政策措施實現有效節能的前提下,能源需求量也將達到25億-33億噸標準煤。屆時,中國能源資源供應將面臨很大壓力,石油的進口依存度將超過50%。 其次,應對環保壓力。目前,中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世界第一,溫室氣體排放量為世界第二。化石能源是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中國約90%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來自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 第三,隨著發達國家減排承諾的履行,我國在未來國際談判中也將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建立“節約型社會”的現實選擇 在6月27日的集體學習會上,胡錦濤就“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談了八點意見。 此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個被忽略已久的話題再次被提及。胡錦濤指出:“要優化消費結構,在消費領域全面推廣和普及節約技術,合理引導消費方式,鼓勵消費能源資源節約型產品,逐步形成節約型的消費方式。” “構建節約型社會應是‘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張希良表示。 他認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能源消費量約占世界的11%,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40%,國家加強能源領域的統一規劃迫在眉睫。 觀察人士認為,中央力倡建設節約型社會意味著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進入實施階段。 就在此次政治局集體學習前一天,即6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5——建設節約型社會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與會的發改委主任馬凱透露提出政府將從6個方面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6月30日,全國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上就今明兩年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點工作做出安排。 溫家寶總理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要首先帶頭,各級政府和所有公務員都要率先垂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積極創建節約型城市、節約型政府、節約型企業、節約型社區,務求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短短一周之內,中央分別召開三個高規格的研討會、學習會、電視電話會議,并做出戰略部署,足見中央對‘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決心和力度。”一位參加研討會的專家指出。- 京滬啟動政府用能評估 北京市已著手制訂市級政府機關節能、節水目標及措施,要求公務人員從小事做起,力爭全年節能8%以上。同時,選定10家政府機關作為試點單位,組織專家開展能耗診斷,進行技術改造,并通過試點為政府機構實行能耗、水耗定額管理提供經驗。 上海相關部門正聯合上海市節能服務中心,對人民大廈以及17個區縣人民政府的辦公大樓進行用能設備診斷,包括水、電、煤氣、風機、鍋爐等。預計整個診斷評估將于今年10月前完成并形成“診斷報告”。專家將根據政府機構在不同季節的不同能耗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制訂相應整改措施,最終通過科學管理、科技進步,使政府機構的資源得到合理使用。- 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能源生產大國。 2004年中國石油產量達1.7億噸,煤炭的產量超過19億噸。 風電、水電、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的“干凈資源”,目前也在廣泛推廣和應用。僅沼氣一項,已在農村推廣了1300多萬戶。據悉,2005年,國家還將專門從國債資金中拿出10億元以繼續推進沼氣利用。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資料顯示:與1990年相比,2004年中國每萬元GDP所消耗的能源已下降約45%,等于節約了7億噸標準煤。火電供電煤耗、噸鋼可比能耗、水泥綜合能耗分別降低11.2%、29.6%和21.9%,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但是,中國經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仍然主要依賴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資源產出效率較低。目前,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8個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40%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