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和具體部署下,上海國資國企改革順利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國有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這其中,上市公司、證券市場及廣大公眾投資者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功不可沒。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加上歷史形成的一系列問題在這一階段集中凸現,我國股市已連續四年走熊。不僅廣大公眾投資者沒有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而且國有股的市場價值也沒有得到真正體現。這些,都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事物的發展總是辨證的。低潮過去了,高潮就會到來。解決股權分置是發展證券市場的一項重大舉措,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歷史性的意義,也必將對國資國企改革和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5月30日,中國證監會和國務院國資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對推動股權分置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將積極支持并大力推動股權分置改革,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共同迎接證券市場的否極泰來。
國資國企改革借力證券市場
一是證券市場有力地支持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90年代以來,上海的國有企業通過改制上市、增發、配股等多種形式,在證券市場籌集資金近780億元,盤活了存量資產,優化了資本結構。同時,一大批國有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
二是國有上市公司是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04年,上海88家含國有股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益697.41億元,占經營性國資總量的13.63%;主營業務收入2284.63億元,約占全市國有企業的1/3;凈利潤131.76億元,國有股權益凈利潤相當于全市國有企業凈利潤總額的43.79%。形成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一批藍籌股。
三是國資國企改革逐步深化,為證券市場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從首家企業上市開始,試點了首家增發A股、首家回購、首批定向增發、首家增發B股、首家退市。去年,又順利完成了第一百貨和華聯商廈首例吸收合并的探索。
四是控股公司與上市公司聯動重組,實現了國企改革與資本市場的“雙贏”。
1997年至今,上海本地含國有股上市公司共進行了58戶次,近40億股國有股轉讓,國有大股東先后將340多億元的優良資產置換進入上市公司。
錦江國際將酒店管理、旅游和實業投資三大主業注入3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業績成倍增長。電氣集團在香港成功上市,不僅募集資金近60億元,而且幫助下屬3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與海外市場、與現代裝備業的對接。
上海市國資委的角色
國有上市公司脫胎于傳統體制和經濟轉軌時期,歷史遺留問題以及體制性、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如部分公司國有股權過于集中,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完善;個別上市公司缺少風險控制機制,違規擔保、盲目投資;部分公司主業不突出,核心競爭能力不強;早期上市的一些公司仍存在較多歷史包袱。
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上市公司的發展,也損害了廣大公眾投資者的利益,更加動搖和挫傷了他們投資股市的信心。國有上市公司應當成為促進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表率,成為促進企業、股東、債權人利益和諧的重要力量,成為促進證券市場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國有大股東必須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認識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性,集中資源、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切實解決上市公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國資委將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監管協作,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重點加強含國有股上市公司管理層監管。
加強對上市公司高管人員的薪酬、消費、權力配置的監督,促使國有股東提名董事、監事勤勉盡責。推進產權代表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對于用人失察的控股股東單位要追究責任。
二是規范上市公司國有大股東行為。
限期整改,重點解決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查糾違規擔保,監督高風險投資行為。進一步減輕上市公司歷史負擔,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
三是密切關注含國有股上市公司發展動向。
國有上市公司量不在多,但要精、強。對于一些“又好又活”、經營業績突出、產業發展潛力大的國有上市公司,要支持其融資、擴張和發展做強;對于一些“大而不活”、核心競爭能力不強、“關起門來稱老大”的國有上市公司,要重新配置資源。對于一些“不死不活”、經營業績長期低下、產業發展前景差、母公司無力重組的上市公司,要下決心換“老板”、換資產。對于個別“屢救不活”、自身扭虧無望、國資重組成本過高的上市公司,應平穩退市。
四是優化含國有股上市公司殼資源配置。
通過上市公司資源的全社會重新配置,優化殼資源分布,騰出部分殼資源,促進區縣經濟發展,促進吸納全國產業資源,促進區域經濟聯合,促進上海新興產業發展。
股權分置改革將推動國資國企改革
首先股權分置改革對于國資國企改革和上市公司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有資產布局和結構調整、國有資產的有進有退說到底,先要全力推進資產的資本化和資本的證券化。而股權分置改革對國資國企改革有“五個有利于”:
第一,有利于充分體現國有資本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股權分置改革,將完善國有資本的市場定價機制,一方面將促進國有資產交易價格更加公開、更加透明;另一方面,將促進國有資產價值的發現,使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具有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價值評判基礎。
第二,有利于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形成標準化的股權標的,將極大地豐富國有資本的交易形式,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流動的便利性,促進國有資本平穩、有序的進退。
第三,有利于強化對國有上市公司的市場約束。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上市公司控制權轉移的風險會迅速擴大,大大促進了投資者“用腳投票”的影響力,從而將促進上市公司優化治理結構,提高資本運作效率,優化資產結構,提高投資回報。
第四,有利于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做優做強。在全部股份市場定價的制度平臺上,資源整合、融資方式、重組模式等將獲得更大的空間,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將得到充分利用,績差公司重組獲得新的機會。
第五,有利于提高國資配置上市公司資源的能力。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國有股權運作、調控手段更加豐富,將改變管理層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掣肘局面,國資配置上市公司資源的能力得到加強,對國資國企改革的支持力度更大。
其次抓住股權分置改革機遇,進一步推動國資國企改革。
下一步,要在繼續用好資產置換、債務重組、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同時,積極重點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推動金融創新,推動國有上市公司改革重組,提高國有上市公司質量。
第一,根據國資調整和改革的總體要求,分階段、有序推進國有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上海要穩步推進國有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解除上市公司國有股權流動的諸多限制,推動國有股權有序流動,豐富上市公司股權調控手段,增強國資配置上市公司資源的能力。
第二,支持上市公司金融創新,促進上市公司快速發展。推進股權并購,通過定向發行股份收購、吸收合并等多種創新方式和金融工具,使優質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促進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做大;支持運作規范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嘗試定向發行、“儲架發行”等新的融資方式,率先進行認股權證等融資新工具的試點,為其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支持。
第三,探索以股本調節方式改善上市公司業績,提高上市公司融資能力。對某些因股本較大、凈資產收益率長期達不到再融資要求的公司,通過調整股本結構,提高每股收益,改善財務狀況,提高融資能力。
最后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加快創新步伐。
上海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搖籃和風水寶地,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多種探索推動了證券市場的不斷創新,上海在中國證監會的支持下,將千方百計降低重組成本,集中好資源、好資產,形成一批主業突出、業績突出、市場表現突出的好公司,實現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
證券市場正面臨著鳳凰涅磐、浴火重生的重大轉機。讓股民對股市有信心,首先要讓股民對公司有信心。通過我們的努力,要讓我們每一個公司都具有真正的投資價值,讓百姓真正共享改革成果。
上海上市公司介紹
截至2005年5月底,在上海注冊的上市公司共有183家(含中央在滬企業),占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13%,其中A股公司108家,含H股公司、含B股公司、純B股公司75家。
上海上市公司平均業績在1999年之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經過各方多年努力,致力重組績差公司、不斷補充質優企業上市,1999年,上海上市公司平均業績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2000年中報開始首次全面超過全國總體水平,2001年度和2004年度整體業績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作者:凌寶亨,摘自:上海國資)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