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沿海還是內地,誰為投資者提供的配套服務最好,誰就是特區
本報記者 王佴 發自海口
7月1日下午,在位于海南省委大院內的家中,阮崇武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
6月21日,上海浦東新區被國務院正式批準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次日,新華社消息稱:“由此,浦東成為全國首個由享受政策優勢的地區轉向享有體制優勢的地區。”
而阮崇武,曾是成立浦東新區的推動者之一,同時,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特區的前黨、政一把手,在他5年的任期內,海南省推出了100多項力求突出體制創新優勢的地方性法規及省級政府規章。
“我所有的工作經驗,可以歸納為一句,‘所有一切行為或出發點,一定要符合實際’。”阮崇武總結道,“就這么簡單。”經濟規模取決于輻射能力
阮崇武,1957年畢業于前蘇聯莫斯科汽車機械學院,歷任我國駐聯邦德國科技參贊,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公安部長,勞動部長,海南省委書記、省長,中共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
盡管稱自己地方、部委、國內、國外都干遍了,但顯然,20年前上海的經歷讓阮崇武十分難忘。
“從政生涯中,感覺到最辛苦的階段還是在上海,那時我是常務副市長,也是最年輕的市長。大事小事,該我管不該我管,都得去管。”阮崇武對1983年至1985年期間的繁忙程度記憶猶新,“當時,上海自身的全年機動財力甚至不足以建條一公里的馬路,但是有多少事要做呀。1983年時,我經常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大把大把地掉頭發。”
阮崇武說,當時主要的問題,是考慮上海新競爭力從何而來,“我到現在還是認為,誰的經濟規模能做多大,重要因素取決于它的輻射能力。”
20年前,上海人對“星期天工程師”現象議論頗多,該現象是指上海周邊蘇浙等地的鄉鎮企業來上海大企業挖人,于是這些工程師便選擇平日在單位上班,利用節假日去為鄉鎮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我當時在蘇浙考察時對那些鄉鎮企業家們說,歡迎他們利用我們上海的人才,但更希望他們在制定產品發展方向時,盡量把為上海做配套為目標。”同樣的話,他在考察寧波北侖港時,也對當地領導說過,“我建議他們修鐵路和高速公路將港口與上海相連,這樣才會發揮最大的效益。”
而占據阮崇武更多精力的是推動浦東新區的建立。當時有關方面總有一種看法,上海已經有了個金山石化區,沒有必要再去建一個浦東新區。
但包括阮崇武在內的上海市領導匯報解釋說,浦東的功能定位與金山是不同的,它更側重于第三產業發展,而且它離上海主要城區更近,更宜發揮服務業的功能。”今天,浦東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證明了他們當時的遠見。以股份制形式推動基礎建設
1993年1月18日,年屆六十、時任國家勞動部部長的阮崇武,被中共中央任命為海南省委書記。同年2月4日,在海南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中,阮崇武被選為海南省省長。
由北京調海南,阮崇武認為,“中央有中央的考慮,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服從中央的安排。人只要愿意做事,其實在哪兒都能發揮作用。”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國大特區的十年變革》一書中,這樣解釋阮崇武來到海南的原因:“1993年4月,江澤民同志在海南考察時,就阮崇武任書記兼省長一事說明了中央的意圖,‘在全國各省區市中,省委書記兼省長的,海南是唯一的一個,中央作出這樣的決定的主要考慮是,為了使海南經濟特區在建設過程中能夠迅速動作,便于集中統一領導’。”
阮崇武回憶說初到海南,“有一次,我有要緊事要向北京匯報,一個長途電話,足足撥了三個小時才能打通,而且后來發現,這還不是個別現象。
這是建省伊始的海南,基礎設施極度落后的真實寫照。一位擔任省政府廳長的官員,向記者描述1993年時每到傍晚時的海口街景,“濃煙滾滾,因為電力供應沒有保障,每家店里都有自備的柴油發電機。”
1993年6月底,在逐步取消對特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后,中央對全國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盡管由于慣性,當年海南的經濟增長仍然高達30%以上,但強弩之末的疲態已展現無遺。而早在此之前,阮崇武便已經開始在各種場合頻頻預警并采取應急措施。“我一來海南就多次講,海南的房地產泡沫已經很嚴重了,這是一場‘擊鼓傳花’。像馮侖、潘石屹他們或許能聽進我的話,及時收手,現在發展得都很好,但更多的還是被套住了,盡管心里著急,可作為政府我們總不能不準人家投資房地產吧。”
與此同時,阮崇武開始將基礎設施項目納入股份制的軌道,海南于1993年設立了全國首家股份制地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之后,短短幾個月就組建了機場股份、高速公路、南山電力等大型股份公司。阮崇武解釋此舉道:“基礎設施建設一定要抓緊股份制,一旦市場冷下去,那些熱錢就會退走,所以,海南一定要抓住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12年后,基礎設施落后已經不再是制約海南發展的瓶頸了,在《海南十年反思》一書中,作者蔡慎坤稱海南已有了“超前的基礎設施”。小政府、大社會的海南實驗
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所的一個35歲的助理研究員,連續發表了兩篇有關“小政府、大社會”的文章,引起學界的關注。兩年后,中央與海南建省籌備組選擇在海南構建“小政府、大社會”的架構,這位年輕的學者被通知前往海南,參與海南特區體制改革的設計及省級行政機構設置的具體工作,這位年輕的學者就是廖遜。
“社科院海南調研組里本來沒我,臨時通知我去,我走后門才買到機票,結果比他們晚到了三天。”廖遜回憶道,“我文章中設定的背景是一個發達的城市或地區,并不是海南,而且在設計海南的機構時,當時的省領導讓我們‘設計些上頭找不到的部門’,結果上面的部委干脆就不撥錢下來了,說你們幾個部門合在一起,我們的經費無法保障專款專用。”
“‘小政府、大社會’是指導我們發展的方針,但政府也并非越小越好,考核政府的標準不是大小而是服務。”阮崇武對特區有其自己的認識,“無論是沿海還是內地,誰為投資者提供的配套服務最好,誰就是特區。”
“阮崇武是一個改革者,這是毫無爭議的,而且他抓住了突破屏障的方法。”廖遜說。
“改革需要打破各利益部門的阻礙,所以在政府的體制改革中,許多時候并沒有絕對的保守派與改革派。更多的時候,改革他人利益時,是改革派;改革自身利益時,則是保守派。這便是俗語說的‘處員綁架廳長’,就是說,如果每一個改革方案在討論時,往往先在本部門討論,方案面對的并不是被服務對象而是本部門的下屬,于是一個廳長的決策往往由下屬們所左右。如何破這個陣,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技巧。”廖遜說,“我個人認為阮崇武做到了。”
阮崇武在政府改革上的舉措,被廖遜總結為:“他知道政府體制改革的重點是改什么,就是改政府職能,他要求‘各部門拿自己的權力開刀’,并形象地將政府改革目標比喻為‘增加打掃衛生(管理服務),減少看門的(把關設卡)’。”
廖遜舉了親身經歷的實例。海南建省之初曾對企業有出口配額招標分配的承諾,但多年沒有兌現。因為按常規做法,此類事項先由省長交主管副省長,再交相關廳長,廳長再讓本廳人員作出一個能否實施的意見來,“由于此項承諾一旦兌現,相關部門利益立刻會受損,事實上也確是這樣,沒幾天廳里就寫了一萬多字,解釋這個承諾為什么執行不了,于是這事總是被拖著。”
但阮崇武卻改變了常規的流程,“他開會,讓各副省長研究這個方案是否可行,由于分管副省長只有一票,所以絕大多數與會者沒有受到利益的牽扯,經過幾天認真的研究后,一致認為承諾應兌現,于是作出決議再交由分管副省長交該廳廳長處理,結果沒幾天,一個漂亮的兌現方案便由廳里做出來了。”當廖遜受邀在歐洲作講座舉出此例時,全場掌聲雷動,“破除部門利益需要這樣的智慧。阮崇武任內推出了60多項類似的改革,成功率極高,而許多部門的利益方陣就這樣于無形中被破解。”
盡管在他任內是海南經濟最艱難的時候,但在阮崇武離任的1998年,海南實際吸引外資為15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多年未被打破。“阮崇武為海南的最大貢獻,不在于GDP的增速,而在于為海南的市場經濟的初步完善,打下了實實在在的基礎。”學者蔡慎坤評價道。
面對這樣的評價,阮崇武并不以為然,:“中國的市場經濟還只是入門,后面的路還長著呢。”在年初的一次政府轉型的論壇,他如是表達自己對政府體制改革的理解:“解決‘落實難’是今后實施公共服務型政府最關鍵的問題。首先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20多年,這個收獲非常大,可以說,已經進入到市場經濟體制上。雖然還是中途,但是我認為已經進入了市場經濟體制,但是在政治體制方面還是剛剛開始,還是一個新的階段。”插圖/蘇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