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正考慮對相關企業予以一定補貼或資助
本報記者 王斌 發自上海
或許,該把望遠鏡的方向調整一下——撇開糾纏不休的歐盟、美國,把視野轉向另一片希望的土地——非洲。
這可能正是為中國企業所忽略的巨大市場。7月1日,商務部西亞非洲司商務參贊齊建偉在上海透露,僅今年1~5月,我國對利比亞出口的機電產品、機械和運輸設備增長率就高達1169%。
上海的反應是迅速的。上海市外經貿委副主任馬銀芳接著齊建偉的話說,面對巨大的非洲市場,他們鼓勵當地企業挖掘更多的市場潛力,發展雙邊經貿關系。并且,上海市外經貿委正在考慮對開拓非洲市場的企業予以一定的補貼,進行鼓勵性質的資助。中非經貿合作互補性強
7月1日下午,齊建偉一行多人專程來到上海,舉行“非洲市場介紹會”,希望上海企業積極開拓非洲市場,發展中非經貿關系。
商務部日前發布的《2005年度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南非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對南非出口的主要產品為機電產品、服裝及衣著附件、電器及電子產品,進口的主要產品為鐵礦砂及其精礦、錳礦砂等。
齊建偉曾在非洲地區工作多年,他表示,中非經貿有很強的互補性,隨著非洲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對油氣提煉設備、醫療器械、紡織機械、建材、輕紡等產品需求大大增加。
來自上海市外經貿委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04年,上海與非洲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21.27億美元,同比增長52.6%。其中,出口總額為11.56億美元,同比增長34.42%,進口總額為9.71億美元,同比增長82%。
馬銀芳表示,以往,上海企業“走出去”,開拓的主要是東南亞、中東、東歐、南美、非洲這五大市場板塊。目前,有關部門也正在思考,上海企業應該如何進一步加大開拓非洲市場的力度,把握新的商機。據其透露,上海市外經貿委正在考慮對開拓非洲市場的企業予以一定的補貼,進行鼓勵性質的資助。開拓非洲市場需加強風險防范
盡管發展對非經貿前景廣闊,外貿企業也紛紛看好非洲市場的商機,但對于非洲的經貿環境,也不該缺乏了解。
齊建偉介紹,非洲一些國家在加入WTO時準備不足,對于一些可能沖擊國內產業發展的進口產品往往會采取全面限制的措施,中國企業應該對此有充分了解。此外,一些國家還會以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形式保護國內市場。比如,自本月16日起,尼日利亞將對電子電器類產品、部分汽車類產品、玩具等產品實施強制性合格評定程序,一旦中國的外貿企業無法通過這些認證程序,產品出口可能將遭受限制。
上海某外貿公司業務員表示,其實,對于這些顯性或隱性的貿易壁壘,企業基本上都可以想辦法規避。但是,這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外貿公司以往不愿意與非洲國家進行經貿往來,最擔心的還是對非貿易中貨款回收風險較大。在對非貿易中,多數非方企業不愿意采取信用證付款方式,導致中方出口企業風險加大,往往造成欠款難以追回。
對此,上海市外經貿委貿促處處長王慶江表示,與任何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都存在不同的貿易風險,企業如果擔憂對非貿易貨款回收風險較大,可以采取出口信用保險等工具加以規避。面對非洲巨大的市場潛力,齊建偉認為,中方企業在加強風險防范意識的同時,也應該規范自己出口行為,通過正常的渠道和手續來保證貨款回收,才能順利掘金非洲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