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蓉
經歷了歐美針對中國紡織品的“特保”風暴后,近日,商務部正積極推動在各地建立區域產業損害預警機制,而紡織業將首當其沖成為被監測對象。
不過商務部主動推行的這個預警機制并未在地方引起積極回應。這與國內相關政策不
配套和地方差異性較大有直接關系。
區域預警難引共鳴
據了解,商務部產業損害預警工作從3年前就開始了。當時,產業損害預警主要針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進口商品對本土產業的損害,因此產業損害預警的概念狹窄。3年來產業損害調查局也一直是疲于應付。
今年4月,商務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損害預警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根據當地產業特點建立產損預警機制。據了解,由于有些地區機構改革尚未完成,內外貿的分立使地方很難與商務部對接。
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朱處長告訴記者,雖然有些省級地區也在建立產損預警機制,但是針對某些區域的產業特征構建產損預警機制才是商務部所倡導的。比如,長三角產業融合度很高,針對紡織行業,每個省市都監測未必全面。因此,根據長三角的產業特點,建立這種區域的產損預警機制既可以全面監測,又可以資源共享。
“獨角戲”的無奈
商務部的整體構想是建立多層次預警體系: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對全國范圍不同產業進行監測,各區域針對各自產業特點建立區域預警體系,各省、市、自治區針對各產業特點建立省級預警體系。同時,商務部還鼓勵一些大企業自己開展預警工作。而區域預警機制是這個體系之核心。
雖然商務部勾畫出一個美好藍圖,但朱處長承認,如何建立區域預警機制仍是個未知數,且這項工作啟動時間不長,又無相關經驗,更重要的是缺乏地方支持。
江蘇省經貿委產業損害預警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商務部建產損預警的條件比較完備,他們可以委托相關協會做一些數據分析和監測。但地方協會組織比較薄弱,做相關工作有難度。
北京WTO事務中心博士鐘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想真正將產損預警體系建立起來,光憑產業損害調查局的人力是遠遠不夠的。據了解,2003年5月,商務部重點監測商品的范圍就已經擴大到456個大類、2733個稅號的敏感商品,監測范圍由原來單純的進口產品監測擴大到對進出口產品的全面監測,顯然工作量太大。
而中國大多數行業協會與美國同行是無法相比的。
另外,只有為數不多的地區,比如北京、上海能夠跟上商務部的改革步伐,將產損預警機制初步建立起來。而根據中國民政部社團管理辦法,行業協會不能在地方建立分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產損預警機制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