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湖南頻道6月29日電 (記者 蘇曉洲) 在經濟版圖上處于“泛珠三角”范疇的湖南省傳統上是粵港澳資本的勢力范圍,但近年來,有超過10萬名浙商開始進入這個中部省份,投資額也悄然達到100億元以上的水平。28日,在“湘浙經濟技術合作交流活動”中簽約的一家浙江民間資本投資的總面積達65000平米的小商品市場項目正式啟動,立足于中部省份的人力、資源和政策優勢,浙商開始在湖南全面移植“溫州小商品模式”。
28日在長沙啟動的投資1.8億元建設開發的“湘浙小商品批發市場”是這種投資傾向的集中體現,從項目簽約到啟動,浙商林志臺只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據悉,這個總面積65000平米,經營16大類數萬種小商品的市場建成后,將成為湖南乃至中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的小商品集散地。
“小商品,大市場”。在長沙,一些業內人士很看好這個“浙江項目”。他們認為,浙商擅長將涵蓋城鄉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的小商品做成大市場。其核心經驗在于,在一個商業平臺上,以品種檔次最齊,配套產品最全而將某一種或者某一類小商品的價值和市場發掘到極致。而林志臺則認為,湘浙人流、物流、資金流共生共榮是當前浙商最看好的投資機會。“位居中部的湖南擁有輻射地利優勢和人力資源、生產性資源優勢。隨著地方政策環境的不斷改善,湖南能成就一個小商品貿易中心。”
時下進入湖南的浙商,與早期蝸居在大市場中的老一代不同,不僅帶來了傳統精神,更兼具現代企業的理念。在人頭攢動的咨詢臺前,“湘浙市場”推介人員不厭其煩地描述這個配套中央空調、寬帶網絡、自動扶梯、載貨電梯等現代化設施的小商品大市場。從其營銷模式上看,其面對的主要是“有20萬元現金,有穩定工作的社會中產階層人士”。
“一鋪養三代”,浙商們反復推銷這種理念時說,作為投資性房產,商鋪更具有優勢:回報周期長:住宅租期為半年至1年,而商鋪則能達到3至5年甚至更長。增值潛力大:好的商鋪,會隨著商圈的發展成熟,一旦進入這樣循環,就有不斷升值的潛力。回報率高:住宅投資的回報率約為5%,商鋪則能達到7%甚至更高......
面對湖南市場,浙商將自己的市場商鋪銷售行為稱為“理財”。他們推出的外鋪,在統一管理的原則下,投資者可選擇自營、出租或者委托出租及自主經營、三年后按照原價回購兩種形式。而內鋪則向出售方回租,按照1至12年不同的周期,可獲得7%至12%不等的回報(含稅)。
與老浙商習慣“內部抱團”相對應的是,林志臺們表現出了與“外人”的互動。其主要措施是采納去年在住宅房地產開發領域比較熱門的“聯建”:拿出1/5的鋪面引進市場周邊經營戶,意圖在于創造周邊良好的營商環境。“小商品市場符合地方經濟第三產業為主導的戰略,能夠直接、間接地創造6000多個就業機會,每年為地方政府提供上千萬元的收益。”林志臺說。
浙江是全國最大的民間資本輸出地,有超過5000億元的民間資本“東奔西走”。領“長三角”風氣之先,從2002年到2004年,浙江民資開始西進湖南。據統計,浙商對湘投資從16億元增長到81億元,翻了近4倍,今年將突破百億元。今年5月,擁有100多家會員單位的“湖南省浙江商會”掛牌成立,這是外省在湖南建立的第一個省級商會。
專家認為,浙江資本大量輸出是資本日益龐大與地域空間、資源空間發生矛盾的結果。目前,浙企“熱錢”主要看好三大領域:制造業、房地產及水電開發。而浙江的服裝、鞋業、小商品則在湖南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從這一點上看,在湖南移植小商品市場“溫州模式”,是資本投向的最佳結合點。
(稿源:新華網)
(作者:蘇曉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