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顧瑞珍、周瑋)我國在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生態惡化的趨勢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28日指出,由于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粗放地開發利用資源方式仍未根本轉變,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管護的思想仍普遍存在,因此生態保護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解振華說,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環境形勢還相當嚴峻,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還沒有得到有效地遏制,生態保護工作仍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距離中央提出的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深化生態保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抓住機遇,勇于探索,理清“十一五”生態保護工作思路,努力開創生態保護工作新局面。
記者從國家環保總局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一五”生態保護工作目標是:到2010年,基本遏制生態惡化趨勢,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功能基本穩定,農牧交錯區生態退化得到遏制。自然保護區空間布局得到優化,管護質量有所提高,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大幅度減緩,有效遏制生物物種遺傳資源的流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重點區域和流域畜禽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農村飲用水源安全得到基本保障。60%的省,10%的市、縣、鄉鎮和村,分別開展相應級別的生態示范系列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監管、監測體系,遏制人為生態破壞,為人們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
解振華強調,“十一五”生態保護工作必須突出六個重點:以生態功能區劃為依據,促進產業布局和資源合理配置;以提高管護能力為重點,加強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管理;以生態示范系列創建為載體,積極推進區域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以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為突破口,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以遏制人為生態破壞為重點,強化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監管;以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為主線,加強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生物安全管理。
解振華要求,各地必須開拓創新,強化生態保護工作措施。要在生態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制訂方面有所突破,要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生態保護經濟技術政策,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統一監管,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管理制度,抓好典型示范,以點帶面,推動全局工作,要廣開財路,加大生態保護投入,加強生態保護能力建設,深入開展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