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題:經濟適用房:能否給百姓一個明白?新華社記者張建高房價調控政策強化了政府“居者有其屋”的責任意識,各地相繼宣布擴大經濟適用房建設和供應量,一些地方還訂出了量化指標。這的確是好消息。但令人疑惑的是,這些量化指標是依據什么算出來的?僅僅公布這些數字就能解決問題嗎?按照政策的最初設計,經濟適用房供應
量要占到住房供應總量的70%-80%,而實際上經濟適用房投資比重從2000年以來一直處于減少趨勢,2004年只有4.61%。表面看來,當前要解決經濟適用房問題,重在增加供應量。但是,光考慮數量顯然遠遠不夠。成都就出現了經濟適用房賣不動的現象,空置率高達60%,原因是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價格也是個問題。西安的經濟適用房平均現價約為2200元,普通商品房均價約為2950元,差別不大。最大的問題則在于“經濟適用房到底‘經濟’了誰”。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回龍觀、天通苑兩大經濟適用房社區內,房屋出租率占到了整個昌平區租賃交易總量的78.8%,顯示大量的經濟適用房成了一些人手中“投資”賺錢的工具。經濟適用房市場存在的種種怪現象,既與政策本身的缺陷有關,也有落實的問題。現有政策框架下,經濟適用房到底該是什么樣的房子、應該建多少、建在什么位置比較合適、怎么賣比較公道、價格定多高比較合理、配套設施如何解決等等,這些涉及管理科學化的問題,現在都缺乏權威的、明確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爭相宣布的增加經濟適用房供應量數字,除了回應國家七部委穩定房價的意見外,對緩解社會住房矛盾有多大作用呢?北京市建委有關工作人員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于經濟適用房大量被投資者購買的問題時說:“實際情況是‘民不舉,官不究’。”“我們每天要面對大量的申購者,很難保證每一條信息真實無誤。”透過這個回答,我們或許能夠找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種種亂象的源頭。如果這種“很難保證”的消極心態在職能部門成為普遍情況,即便經濟適用房增加再多,住房建設和消費領域的社會公正恐怕也難以實現。
經濟適用房問題關系到社會公平和穩定,解決這一問題已經到了不容拖延的當口。怎么解決?廣州市的經驗是變“補磚頭”為“補人頭”。在京城房地產市場闖蕩近十年的商人李先生則說,房地產業玩的主要還是資金。對資金鏈條嚴加監控,應該是房地產業真正能規范起來的關鍵。看來,辦法總是會有的,關鍵在于各地各有關部門有沒有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