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美朝野再鼓吹中國經濟威脅論 稱比日本更有威脅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8日 12:56 人民網

  美國媒體推波助瀾

  6月27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稱,今天的中國比日本精明,而且,比日本更有威脅力。文章指出,如今的中國不是往昔的日本,或者,美國應該對此予以強烈的關注。克魯格曼這樣寫道:“15年前,當日本公司大規模買進美國公司的時候,我是那些站出來勸美國人不要驚慌的人。也許你期望我現在用同樣的話語來說明中
國和當年的日本差不多。可是,來自中國的挑戰遠比當年來自日本的要嚴重的多。” 克魯格曼認為,應該防止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收購優尼科的交易成功。

  克魯格曼在文章中指出,有兩條原因可以說明如今的中國不同于當年的日本。首先,中國不像日本那樣揮霍金錢,中國人比日本人精明,中國公司可以從而向全球的領域進軍。另外中國和日本的不同在于,中國的競購或者收購都是以作為美國潛在競爭對手的商業行為出現的。在文章的最后,克魯格曼說,“如果由我來決定是否同意中海油收購優尼科,我肯定會說不。”

  克魯格曼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他為《紐約時報》上的雙周專欄長期撰文,并不時對布什政府進行猛烈的抨擊。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稱他是“媒體超級明星中最出色的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先生關于金融危機和國際貿易方面的著作被其他經濟學家廣為稱道。他獲得過約翰-貝茨-克拉克經濟學獎章。

  美國第一財經大報《華爾街日報》上星期發表文章,以“收購狂潮”來描述中國企業大舉進軍美國的活動,其中包括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海爾集團有意購買美國第四大家用電器制造商美泰公司(MAYTAG)、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中海油有可能擊敗美國雪佛龍公司,收購尤尼科的“商業狙擊戰”。

  中海油對此次競購優尼科的最終報價予以公告后,從6月22日開始,美國媒體就對中國的這三起收購展開了鋪天蓋地的評論。美聯社的評論認為,如果中海油獲得成功的話,將是迄今為止中國海外最大并購案。此次收購反映了中國希望獲得西方公司和在國家安全問題上和美國政客叫板的野心。同時,這樣的收購正好發生在中國政府拼命簽署石油和天然氣等項目的合作協議的過程中。

  40多名國會議員要求調查

  美國媒體報道說,中海油對優尼科發起收購后,事態發展十分迅速。優尼科上星期已經得到另外一家收購方雪佛龍的同意,這個星期初就要在紐約跟中海油代表展開協商。

  華盛頓國會山向來是“中國威脅論”的發源地。6月17日,兩位共和黨議員彭博和亨特率先寫信給美國總統布什,要求政府審查中海油提出的對優尼科的收購案。他們在信中說,“當世界能源版圖改變的時候,我們認為應該明白美國的利益,并且最為重要的是,明白中國政府正在尋求能源的野心。”

  近日,美國國會要求對這一收購案展開調查的呼聲愈來愈高漲。參眾兩院上星期分別有人對這一案件提出警告后,又有41名民主、共和兩黨的議員聯名致函布什政府,要求財政部就此案展開調查,看優尼科公司的技術和資產轉移是否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這些議員還要求,對中國政府對此案的財政參與和中國政府對中海油的潛在補貼進行審查。信中說,美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爭購稀有能源資源時,將越來越難跟中國政府控制的能源公司競爭。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對中國遲遲不提升人民幣匯率感到越來越不耐煩。上星期,國會議員們和美國財政部長斯諾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就匯率問題進行了激烈爭辯。某些對議員稱,白宮行政當局對中國施壓不力,他們對政府的不滿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中海油收購優尼科的問題上,很多能源業界人士并不同意國會的看法。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執行長雷蒙特。他曾公開表示,在全球能源市場的投資上,美國不需要更多的障礙,而是需要減少障礙,美國政府如若出面干預此案,將是一個錯誤。

  一些專家發表公正意見

  中國的匯率問題同樣觸動著華盛頓的神經。在國會激烈爭吵的同時,華盛頓學界的辯論也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其激烈程度為多年中僅見。

  上周末,在卡內基和平基金會舉辦的中國匯率研討會上,主講人之一、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蓋保德在會上首先發言,他對美國各方對人民幣匯率提出的種種責難逐一駁斥。

  蓋保德在加入卡內基之前擔任美國財政部東亞事務的負責人,是美國一位知名度頗高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蓋保德認為,不少國會議員關于中國通過人為壓低人民幣幣值給中國的出口提供了不公平優勢的看法是不對的。雖然在判斷一種貨幣是否被低估方面學界沒有一套公認的標準,但蓋保德表示,一個國家的全球貿易順差情況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蓋保德表示,中國在對美貿易中獲得了很大的順差,但在其它地區卻出現了很大的貿易赤字。就中國的全球貿易狀況來看,并不存在大量順差。另外,從貿易順差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這一標準來看,蓋保德指出,在2003年和2004年,這個比例大約為3%,要低于德國、荷蘭、泰國等許多國家。

  批評中國匯率政策的人士經常用中國外匯儲備急速增長的事實作為中國匯率制度不合理的重要根據。但是,蓋保德則認為,外匯儲備的增長跟匯率沒有直接關系。他說:“外匯儲備是貿易順差增長造成的結果嗎?不。這又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儲備的增加并不是貿易順差增加的結果。中國GDP從90年代后期以來一直比較疲軟,所不同的是,資本流入加大了。在美國經濟衰退和疲軟期間,大量資本進入了中國。” 蓋保德的結論是,美國逼迫中國升值人民幣是錯誤的,懲罰中國只能解決短期問題,而對于解決美國經濟的種種問題沒有任何積極的作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彼得.博特利爾對美國國會采取政治干預的方法來解決中國匯率這個經濟問題表示堅決反對。博特利爾指出,如果中國被迫把人民幣升值25%,中國經濟將會出現衰退,對美國也會造成傷害。 博特利爾還以他自己長期在中國進行研究的經驗反駁了關于中國壓低工人工資的說法。博特利爾指出,在過去幾年里,中國沿海城市的工資每年都顯著上漲,速度遠遠超過美國工資增長的速度。(老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國威脅論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頭文字D》
網絡竄紅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購石油公司
理性購車完全手冊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秦腔》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