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6月27日電 題:有多少資源可以循環利用
——上海化工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啟示
徐壽松、戴蘇蘇
20多層的大樓,空調制冷不用電能,而是用周圍工廠排放的蒸汽通過熱交換來供能。被多少工廠視為廢氣的蒸汽,在上海化學工業區卻“一廢三用”:回收廢蒸汽發電;通過熱交換來實現夏季制冷、冬季供暖;最后,連冷凝水也要流回水廠。
一條“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經濟新路,目前正在上海化工區鋪開。這個化工區是聯合國環境署開展循環經濟研究的合作單位,也是上海市循環經濟的試點工業區。5年前開工伊始,這里就吸引了拜耳、巴斯夫、BP等世界石化巨頭,一期開工項目的投資強度高達13.8億美元/平方公里,為國內開發區平均投資強度的3到4倍,年新增工業產值高達200億元。
沒有無用的資源,只有不合理的生產工藝和落后的技術;副產品也只是在沒有很好地利用時,才成為廢棄物。上海化工區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經驗,就是根據化工產品的特點,從招商引資開始,精心編織一條有機連接上中下游企業的一體化產業鏈。在這條鏈條上,“上一環節的產品、副產品和廢物正好是下一環節的原料”“上一環節的廢氣正好是下一環節的能源”,循環常在,生生不息。
中石化與英國BP公司合資的上海賽科90萬噸乙烯工程居上游,中方與巴斯夫合資的上海聯合異氰酸酯工程、德國拜耳公司聚碳酸酯等項目在中游,德國德固賽公司的精細化工諸項目居下游,各企業在原料、中間體、產品、副產品及廢棄物等方面互供、共享。
要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關鍵在于改進生產理念、技術與流程。譬如,天原集團按傳統的生產模式,每生產30萬噸聚氯乙烯,需要20萬噸氯氣和15萬噸乙烯配對,同時產生大量“三廢”。如今,在上海化工區內,其生產流程因新的產業鏈條及新的工藝技術而得以改變:20萬噸氯氣先送到巴斯夫公司,生產出29萬噸MDI/TDI,同時回收副產品氯化氫。這些對于巴斯夫公司而言已是“廢物”的氯化氫,被送回天原公司,與乙烯配對,生產出聚氯乙烯。這一工藝既可變副產品為原料,每年可降本2.98億元;同時又實現了一份氯在兩個企業“打兩份工”,氯的利用率提高了1倍,環境污染減半。
減量化、可循環、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上海化工區隨處可見。英國璐彩特公司利用上海賽科公司丙烯腈裝置的副產物氰氫酸來生產MMA(制造液晶玻璃的原料),而生產中的廢酸又回供賽科作為其生產所需的高濃度硫酸。原本是各自的污染負擔,現在在循環鏈中均可賣錢。還有,賽科在乙烯生產中產生的廢焦油,被哥倫比亞化學公司引進,生產炭黑,用作汽車輪胎的添加材料;而天原燒堿項目產生的鹽泥,也被其他企業用來生產人行道板。
“吃干榨盡”是循環經濟的追求,而上海化工區在資源再利用方面“吝嗇”到連“一口氣”“一滴水”也不放過。化工企業反應中釋放的熱能會產生大量蒸汽,如直接排放,既有噪音又影響空氣質量,上海化工區因此啟動了余熱發電項目,每天“搜”來的余熱可發電20多萬度,每年發電量可達1億度。耗水是化工企業的另一特征,上海化工區開啟了中水回用項目,將污水廠出水處理至中水,供綠化噴灌、道路和車輛清洗、景觀用水等。正在建設中的濕地凈化項目建成后,上海化工區有望實現廢水零排放。
眼下,上海化工區每萬元產值能耗只有1.2噸標準煤,不到同行業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萬元產值耗水33噸,不及同行業的十四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