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發展循環經濟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6月21日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這樣的表述。會議表示將制定禁止過度包裝的政策措施,要求抓緊制訂和修訂促進資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規。
專家表示,循環經濟強調有效地利用資源、能源和保護環[被屏蔽廣告]境,倡導經濟系統內部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輸入原材料、能源及排放污染量最小化、產品重復使用化、
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以最小機會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撫礦的“藥方”
撫順曾經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新中國成立之初撫順被定為中央直轄市,直到1954年遼東、遼西兩省合并為遼寧省,撫順才改為省轄市。然而這個被譽為“千金寨”的寶地也遇到了難題。
隨著資源的枯竭,昔日的煤礦工人失業了,撫順煤礦集團也舉步維艱。環境的惡化成了企業經濟發展的最大難題。清華大學和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組特為此開出了“藥方”——循環經濟的實施方案。
“通過實行循環經濟,撫順礦業集團生態工業園區獲得了非常大的收益。”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主任李川告訴記者,撫礦集團公司是撫順礦業集團生態工業園區的主要企業,從2002年9月開始,撫順礦業集團生態工業園區從資源利用的深度和廣度方面拓展現有產業結構,保護性開采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煤、巖、氣等多種資源,強化產業間的相互關聯,發展生態恢復基礎上的多元化生態產業;建立區域物質共生經濟帶,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產業發展中的物耗、能耗和污染指標;以經濟、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為目標,逐步形成具有結構優勢、產業優勢且布局合理的產業格局。
遼寧省環保局曾有通報稱,全省14個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塵量為19噸,而撫順達29噸。“通過生產的煤層氣供應城市煤氣替代民用燃煤、新建發電廠取代原來的燃煤小鍋爐等項目,每年將減少煙塵排放量66000噸。”李川表示。
記者獲悉,早在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就在遼寧、貴陽兩省市開展了循環經濟建設試點,在廣西貴港、山東魯北、內蒙包頭等地進行了6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試點,主要集中在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行業。而遼寧撫順礦業集團生態工業園區,據有關人士透露,實行循環經濟的成功案例獲得了國務院的認可,并以相關文件下達給廳級以上干部供他們參考。
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支持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循環經濟的實施關鍵在于企業,企業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東北大學陸鐘武院士告訴記者,“循環經濟與企業的命運息息相關,環境標識已成為企業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決定性因素。”
對于促進循環經濟實行的財稅政策,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李敬輝給出了這樣的信號:“財政部正在根據可再生能源法,研究設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標準制定、資源勘察和示范工程。”李敬輝表示,今后中央財政將逐步增加包括清潔生產和再生能源在內的與循環經濟相關領域的資金支持力度。
李敬輝說,所得稅改革將考慮資源節約和環保問題,同時將調整進出口稅收政策,包括取消部分資源型產品的出口退稅,免征資源型產品進口稅等。逐步理順資源性產品價格,完善有利于節約資源的財稅政策,“通過稅收可達到保護資源的目的。”
用法律手段促進循環經濟
據悉,很多發達國家大多已建立了完整的法律體系,而我國還沒有獨立、完整的循環經濟法。只是散見于清潔生產促進法、環保法、固定廢物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的部分規定中。
“《循環經濟促進法》的立法研究及起草工作已經開始了。”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錢易院士,在中國環境學會日前主辦的“中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上透露,國家將用法律手段促進循環經濟的執行。
對于《循環經濟促進法》,錢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項目,應盡快大力推廣;環境效益顯著,經濟效益卻不顯著的,應通過法規、政策推動,并支持技術進步提高其效益;環境效益雖好,但需要很大的成本,應加強科技開發和技術創新,提高其可行性。
據介紹,德國在1996年就制定了《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而我國第一部循環經濟領域的法規——《貴陽市建設循環經濟生態城市條例》是2004年9月才正式頒布。東北大學陸鐘武院士告訴記者,《循環經濟促進法》可能先從三方面做起,一是控制資源消耗量,這是從源頭上提高環境質量的治本之策;二是完善末端治理,在不少情況下,這是提高環境質量的必要措施;三是提高環境自凈(及自修復)能力,這是借助自然界的力量改善環境的重要措施。因此循環經濟促進法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搭建框架。“到2010年我國將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環境司法和政策體系。‘十一五’期間要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有利于環保的財政稅費政策;積極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循環經濟的實施。”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近日提出的“十一五”規劃描繪了循環經濟的發展目標。新聞來源: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