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安徽:合肥歸隱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3日 09:54 經濟視點報

    經濟視點報記者 王海圣發自合肥

  在四周省份經濟圈不斷擠壓之下,安徽省會合肥成了被孤立的邊緣性城市,但長三角經濟圈近來遇到了土地與能源的“頸瓶”狀態越來越明顯,因此,安徽選擇了非省會核心增長極模式——發展八百里皖江的沿江城市群,積極實施對接長三角發展戰略。這使得其省會合肥,從城市群的前臺走到幕后,同時,合肥卻揣著另一個雄心——把合肥建設成“科學城
”和“大學城”。

  “統計結果讓人非常滿意!”李明笑著說。

  李明,安徽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1~5月,安徽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87.5億元,這其中來自長三角的資金占了總額的一半以上!資金投向基本都在皖江沿江地區!”他說。

  李明的話弦外有音——當前,安徽正在積極實施對接長三角發展戰略,而事態的發展和預期高度一致。

  向東對接長三角,安徽看好的平臺是八百里皖江的5座沿江城市,安徽的決策者認為,這一區域將擔綱起安徽崛起的重任,成為未來的非省會核心增長極。

  事態發展盡管讓人驚詫,但已無任何懸念——安徽省會合肥已走到幕后。

  被擠壓出的地域

  合肥急謀崛起。2004年年初,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其后不久,安徽高層即在公開場合聲稱要在中部崛起過程中率先突破,“瞄準江浙滬、追趕江浙滬,成為發展的表率、崛起的先鋒”。

  但近幾年,安徽的急躁難以言傳。

  向東看,安徽與江蘇、浙江接壤,但蘇浙兩個近鄰給安徽帶來的只是針扎似的痛。2004年,江蘇省GDP超過15000億元,浙江的GDP超過11300億元,而安徽的GDP僅4812.7億元,不到江蘇的零頭,不足浙江的43%。

  即使是在中部六省間比高矮,安徽也低了一截兒。2004年,河南GDP為8815億元,湖北GDP為6320億元,湖南GDP為5612.26億元,安徽排在第四,比第一名的河南錯后了近一半。

  這樣的數字,安徽顯然很不滿意。因為從地理位置上說,安徽是中部最靠近長三角的省份。盡管湖南、江西與廣東接壤,臨近的卻是并不發達的粵北地區。

  “靠山沒有吃山”,安徽式微的脈絡清晰可循。

  國際權威培魯有一個“增長極”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會有一個增長極,在很多年里,這個增長極會源源不斷地從周邊吸收各種資源,造成周邊經濟弱化。

  據此,安徽理論界有種觀點認為,浙江、江蘇特別是上海在發展起步階段,像“黑洞”一樣把周邊地區的生產要素、人才、資金都吸引過去了。

  受此觀點影響,向東還是向西,安徽搖擺多年。

  2005年,環顧四周,特別是中部兄弟省份,安徽屢屢驚心——河南正在打造中原城市群,湖北武漢正在打造“8+1”城市群,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已具雛形,江西昌九工業走廊也已小具規模。

  而在長三角,江蘇有“蘇錫!焙汀皩庢倱P”,浙江有“杭嘉湖”等,這些城市群已發展成為呼應龍頭城市上海的重要“側翼”,發展速度使安徽望塵莫及。

  令安徽難以忍受的是,2002年,南京提出打造南京都市圈,竟一舉將皖南沿江的馬鞍山、銅陵、蕪湖等市“圈”入自己的城市發展圈。2004年,江蘇的徐州市提出打造徐州都市圈,又將安徽的宿州、淮北等市“圈”走。

  安徽正在遭受著越來越“殘酷”的周邊省份城市群的擠壓。

  事實證明了城市群的形成可以迅速提升一個區域的經濟競爭力,城市群對內有強大的經濟互補性,對外則有強大的牽動性。

  安徽何去何從?

  “安徽也要打造自己的城市群。”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在多個場合多次如是說。

  郭金龍說,今后安徽要經濟東向,毫不遲疑地東向,對接長三角,“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和安慶等沿江城市要率先發展,打造成沿江城市群,成為安徽發展的表率、崛起的脊梁,成為安徽的非省會核心增長極!

  無奈的“歸隱”

  反觀其他中部五省無不在打造自己的省會城市都市圈,安徽何以劍走偏鋒,打造沿江非省會核心增長極?

  合肥與淮南、滁州、巢湖、六安4市接壤,轄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區和肥東、肥西、長豐3縣。成為全省發展之龍頭,合肥有自己的話語權。

  目前,在合肥投資的世界500強和國內外知名大企業有26家之多,例如,德國庫爾茲、印尼佳通公司、新加坡聯合電力、瑞士ABB、泰國正大、上海寶鋼、廣東科龍等。

  合肥是我國的科教城。合肥駐扎有國家各類科研機構194個,例如中科院、離子所、固體物理所、光學機械所、智能機械所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0多萬人。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為代表的各類高等院校近40所,集中了安徽省99%的博士、63%的科技人員、58%的科技經費和70%以上的專利。

  另外,合肥還是一座以機械、輕工、化工為主要特色的工業城市,第二產業占全市GDP總量的50%以上。全國家電18強中,美菱、榮事達、合肥海爾的電冰箱、洗衣機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為20%。合肥是國內重要的工程機械生產、出口基地和國內重要的輕型車、微型車主要生產基地,其代表性品牌是江淮和昌河。

  拿合肥同沿江的5座城市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安慶相比較可以發現,合肥已經遠遠走在了安徽省其他城市的前邊。有數字為證,2004年,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安慶沿江5座城市實現生產總值達1223億元,而合肥一個市實現的生產總值就達589.7億元,單個比較,任何一個沿江城市都不是它的對手。

  事實上,安徽多年來制定的發展規劃上,合肥一直被確定為發展中心。

  以2000年為例,安徽提出了打造“一線兩點”的大合肥都市圈,形成以合肥、黃山為南北軸,沿江城市為東西軸的城市群,作為引領全省經濟加速發展的龍頭。這個城市群包括合肥、黃山、安慶、巢湖、蕪湖等10座城市。在這一規劃中,合肥謀求的地位是成為安徽省的加工制造業基地、科教中心。

  2002年,合肥提出打造“合肥—蕪湖—安慶城市帶”,即以合肥、蕪湖、安慶為中心,以皖北、皖南為經濟后盾,發展“合蕪安”3小時都市經濟圈。

  2003年,合肥撇開安慶,提出打造“合肥—蕪湖都市圈”。

  2003年,合肥市首次提出了“合肥經濟圈”概念,主要內容是以合肥為中心,與周邊蚌埠、滁州、巢湖、蕪湖等城市分工合作,發展經濟圈,逐步與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融合。

  距今最近的2004年年末,合肥再提出“9+1”城市圈發展戰略。即以合肥為中心,建立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淮南、六安、巢湖、滁州、池州1~2小時經濟圈。

  但是多次設想、多個規劃,在現實面前全部無疾而終。

  提了多年的合肥中心發展不成,癥結何在?

  “分散開來,沿江5座城市均不敵省會合肥,但如果沿江城市組團發展,合肥則難以與之爭鋒,而沿江城市很容易就能組團,合肥卻孤零零的。”安徽省社科院鄉鎮經濟研究所所長呂連生分析說。

  “沿江城市群很容易就能發展壯大,因為它的沿江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卑不帐≌畢⑹、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傲蘭在接受《經濟視點報》記者采訪時說。

  安徽省社科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韋偉說,審視中國區域圖可以發現,合肥周圍幾乎沒有像樣的城市,連片發展組建“大合肥城市群”有著先天不足。如果非要組建合肥城市群,必須南下北上、東突西進。

  但南邊的沿江城市卻不愿北顧,而要執意南下;東邊的城市不愿西顧,而要執意東走;北邊、西邊的城市則更愿意與鄰近的河南表示親近。

  這其中,蕪湖顯然有著更大的雄心。多年來,蕪湖憑沿江區位優勢,發展勢頭迅猛,綜合實力僅次于合肥,為安徽第二大城市。早在多年前,蕪湖就瞄準了要將自己建成中部區域性大都市的目標,從蕪湖的角度出發,向東對接長三角甚至融入南京都市圈顯然要比聯合合肥更具發展誘惑。

  瞄準了建設區域性大都市目標的還有安慶市——原安徽省會。安慶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口號是“先做配角,再做名角”。安慶離周邊4個省會城市只有2~4個小時的車程,因此它的市場輻射半徑可達到200公里,安慶市長朱讀穩的說法是,“單是市區與轄區內的七縣一市便可以構成一個可觀的內需市場”。

  “省內其他城市各有盤算,導致合肥的屢次構想基本無疾而終!庇袑<艺f。

  事實上,在合肥,如今隨著周邊其他大城市虎視眈眈的“搶掠”,合肥的市場與腹地在不斷縮小,發展空間也嚴重受阻。

  “合肥是被架空的,特別是南京。”王傲蘭說,“近年,南京的勢力范圍一直在向安徽腹地延伸,已把合肥孤立成了邊緣性城市。”

  難以領袖群倫,合肥有著苦澀的無奈。

  走向幕后的另一雄心

  曾經,合肥很光榮。1949年,出于合肥的中間區位,安徽省會由安慶遷到合肥。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分院先后遷建合肥,隨后機械部、信息產業部、建設部、煤炭部等部委下屬的國家級科研院所相繼遷建。合肥與北京、西安、成都被國家并列稱為全國四大科教基地。

  但現在,身處中間的合肥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鉗制,原有的市場被分割、過去不起眼的周邊城市紛紛魚躍龍門。

  問題是,合肥是怎么逐漸喪失自己的“老大”地位的?因何綜合競爭能力低下?

  一種普遍的說法,主要是因為合肥的城市化水平滯后于工業化水平。合肥的工業化水平為51.3%,城市化率與工業化率之比卻僅為0.62,遠低于國際公認的1.4~2.5的合理水平,對周邊的經濟拉動力和輻射能力不強自在情理。而拉動力和輻射能力不強又使得合肥越來越小范圍化,陷于成長“怪圈”。

  合肥城市化水平滯后于工業化水平的原因是因為周邊缺少城鎮,本來就不是資本輸出地,即便是也沒有發展空間。這被認為是合肥成長的“死穴”。

  另一主要原因是合肥的二、三產業結構失衡,而結構失衡又加速了合肥的邊緣化。

  地方官員顯然不愿意看到這種被動局面,“內憂外患”,合肥人備覺煎熬。做大合肥,超越沿江城市重振中心地位,合肥的決策層一直沒有停止探索。

  2002年4月,合肥市當局聘請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三家國內著名機構,分別為合肥市設計戰略規劃,一座城市同時做三套戰略方案,合肥決策層的急切由此可見一斑。

  南京大學為合肥制訂的方案是構筑“大合肥城鎮體系”,即以合肥為中心,設一個副中心和新城區,同時在合肥東南、西南、西部各安排一個衛星鎮,以合肥至安慶與合肥至蕪湖的兩個方向通道的城鎮發展軸。

  按照這種方案估算,大合肥城鎮人口總規模將達到450萬人。

  同濟大學認為,合肥市應該形成帶狀的城市空間,即以現有城區為基礎,依托城市軌道交通和快速交通設施建設,逐步向東和向西南方向推進,建設多個20萬~50萬人口規模的新城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則明確提出,合肥應大步向南,主動接受長三角地區的輻射,同省內城市展開競爭,才能找回失去的尊嚴。

  三套方案規劃完畢,合肥決策者選擇了向全社會公示。

  不成想,因為方案引發的紛爭至今仍沒有停止,首先,南向或東向發展就遭到了抨擊,因為“發展空間太過狹小”,而且很顯然,“單靠擴大行政區劃來提高城市化是自欺欺人”。

  那么,合肥到底應該怎么做?

  據記者采訪了解,合肥最新的動向是重新提出了把合肥建設成“科學城”和“大學城”。

  此前的2004年10月28日,合肥科學城已破土動工,規劃中的“合肥科學城”核心區域面積約47平方公里,將組建四大平臺:全國重要的戰略高技術與知識創新平臺、全國重要的高科技技術成果轉化平臺、全國重要的人才培養和聚集平臺、全國重要的科技中介服務平臺。這其中包括投資達30個億的科學城商務中心、投資達2.3億元的合肥(中國)科技交易中心和投資達3億元的“科技大廈”。

  事實上,早在1999年,國務院就已批準了合肥市城市的總體規劃,將合肥定位為“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不敵沿江城市,合肥開始回歸。

  有專家說,合肥一直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例如,合肥早年一直把黃山納在自己的旅游范疇,而合肥卻根本沒有什么值得游客大老遠跑來的旅游資源。因此,相應規劃難以實行不言而喻。這次的角色定位的回歸,乃是必然。

  安徽省社科院鄉鎮經濟研究所所長呂連生說,合肥就做它的省會好了,把公路建好,靜等沿江城市成長起來,這樣將來以沿江兩頭的蕪湖和安慶為基準,同合肥一道架起一個“金三角”,對整個安徽意義非同尋常。

  從前臺到幕后,暫時的,合肥把光芒讓位給了沿江城市。

  沿江城市鋒芒畢露

  當前,安徽正在積極實施對接長三角發展戰略。

  怎樣對接?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的原話是“變地理的無縫對接為發展的無縫對接”。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在土地、能源方面遇到的‘瓶頸’狀況越來越明顯,而安徽向東發展的定位,與長三角急欲擴張的心態不謀而合,安徽正在打造淮南火電三峽,啟動了淮北鹽化、煤化一體化工程,充足的能源供應將能有效地吸引長三角地區的部分產業選擇轉移。”王傲蘭說。

  如今,沿海地區產業向安徽轉移的趨勢和速度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快。有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第一季度,安徽省外到位資金中80%來自長三角地區,引進省外資金投資額最大的10個項目中,80%是能源和交通項目。

  執意向東,安徽高層決策者已義無反顧。

  3月10日,郭金龍在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說:“在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過程中,對于安徽來說,最好的、最成熟的條件是它的沿江城市群。然后,就是合肥要發揮它省會城市、特別是科技創新城市的優勢,提供一些資源支撐。對于淮北和安徽北部來說,就是發揮資源優勢,輸出更多的資源。對于皖南,實際上是圍繞中國最富裕的一塊土地把它的旅游業做大的問題!

  按照安徽的發展規劃展望,不久之后,安徽將在沿江打造出來一個很龐大的城市群,包括了馬鞍山、蕪湖、銅陵、宣城、當涂、南陵、和縣、寧國、涇縣、安慶、池州、潛山、懷寧、樅陽、桐城等城市。

  同時,讓人吃驚的是,安徽沿江城市中,擁有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例如,奇瑞汽車、海螺水泥、美的、恒鑫高科、蕪湖港、威迪歐儀表、裕中紡織、東泰紙業、蕪湖造船廠、馬鞍山鋼鐵、中橡化工、銅陵有色、安慶石化等。

  此外,沿江城市還有100家企業被安徽列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安徽省2000年確定的629戶大中型企業名單中,蕪湖市62戶、安慶市40戶、馬鞍山市32戶、銅陵市25戶、池州市9戶,五市分別列為第3、6、10、13、17位。

  據介紹,順江而下的沿江城市,生產總值占了安徽全省的1/5稍強。其中馬鞍山2004年人均生產總值超過長三角人均水平,接近江蘇人均水平。從人均生產總值來看,沿江5座城市中的蕪湖、馬鞍山、銅陵是安徽最早突破人均生產總值1000美元的3個城市;從財政收入來看,2004年沿江5個城市的財政收入達162.3億元,占全省的31.2%;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來看,5個城市達609億元,占全省總量的35.1%。

  尤為重要的是,在這5座城市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產業——例如,蕪湖的家用電器、汽車及零部件和新型建材,馬鞍山的鋼鐵工業,銅陵的有色金屬,池州的非金屬礦的深度加工,安慶的石化工業等。

  “長三角”、“珠三角”內的城市群分工十分明晰,如杭州之旅游、寧波之港口、昆山之制造、東莞之電子等。而安徽的5座沿江城市,也已初具特色,精心打造,前途可期。

  打造沿江城市群,安徽的決策者可謂不遺余力。在安徽沿江的5座城市中,有4座在長江南岸,如今,橫跨皖江大橋的已有3座,根據規劃,安徽在“十一五”期間還將開工興建馬鞍山、望江、蕪湖和池州4座6車道長江高速公路大橋。而目前安徽正在興建沿江高速公路,東連南京,西接武漢,將把5座沿江城市連為一體。

  事實上,在安徽的發展規劃上,2003年起已經向沿江地區傾斜了。

  2003年6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下發的《安徽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戰略步驟及起步階段重點建設任務》文件,提出了“861計劃”。即建設8大重點產業基地、構筑6大基礎工程、到2007年全省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

  為此,安徽建立了近800個項目、總投資達10000億元的重點建設項目庫。2005年,安徽對“861計劃”項目庫做了調整,調整后項目庫共有項目825個,總投資達10086億元。

  分析“861計劃”的布局和進展不難發現,在“8”上,有6個基地投放在沿江區域,在“6”上,重點抓的也是沿江區域。例如,2005年前4個月的建設中,廬江—銅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安慶電廠2號機組并網發電,奇瑞第二發動機廠建成投產等。

  安徽的目標是,通過對電力、煤炭、馬鋼、海螺、銅陵有色、安慶石化、奇瑞、江汽等20個重大項目的直接調度,確保沿江城市今后形成1~2個銷售年收入500億元以上、2~3個300億元以上、6~7個100億元以上,對內有帶動力、對外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

  “安徽沿江城市各有優勢,不存在產業競爭且互為補充,只需假以時日,健康的城市群便能形成!笔徍邪l改委副主任、博士潘東旭說。

  (本報記者在皖采訪期間,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研究室研究員、《決策》雜志副總編張道剛的大力協助,謹表謝意。)

  【記者手記】

  合肥、蕪湖不是敵人

  □ 王海圣

  綜合實力排名位列安徽第二的蕪湖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要說蕪湖,不能不提奇瑞。

  奇瑞絕對是個奇跡,8個人8年前起步于一間破廠房,8年間把中國汽車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占中國轎車出口總量的80%。

  奇瑞的發展走線圖是不折不扣的上行線,已生產了5大系列、30多款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到伊朗、埃及等2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售32萬輛。

  如同奇瑞,蕪湖是個有性格的城市:腳踏實地而又激情澎湃,溫文爾雅而又強硬迅猛。

  蕪湖的性格由他的城市建筑可以窺見,有著江南中小城市的清麗卻又不失大方硬朗。

  一組不能不讓人吃驚的數字是,如今的蕪湖,匯聚了13家“世界500強”企業和23家國內上市公司,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正以每天2000萬元的投資跳躍發展。

  如此,也就可以理解,當皖B83592出租車司機問詢記者“合肥好還是蕪湖好”,記者說“蕪湖好”時,他竟哈哈大笑說:“過幾年,蕪湖會比合肥更好!”

  行在蕪湖、住在蕪湖、吃在蕪湖,回過頭再看合肥,難以不心生感慨。

  安徽的決策者已經執意率先打造沿江城市群,一個被認為的潛目標是,安徽決意把蕪湖按照區域性中心城市加以精心打造。對合肥的定位則是“提供一些資源性支持”。

  難道合肥真的不吸引人了嗎?

  著名的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韋湘民不這么認為。

  韋湘民先后到過中國的12個省會城市,比如武漢、成都等,他認為合肥最具魅力。

  “合肥的街景、建筑物的人文尺度令我印象深刻。在西方,這些同樣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因素和營造一個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宜人環境的重大優勢!表f湘民說。

  韋湘民建議合肥市決策者保持這種魅力,在他看來,這比合肥向長江方向擴張更有價值。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的詩。

  蕪湖、合肥,不是敵人。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