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上市實錄 進程如同演美國大片生死時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3日 07:2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本報記者 衛容之 發自上海 6月21日,午后赤日炎炎,走進浦東新區北方證券張楊路營業部,清冷的冷氣連同人氣剎時成了記者最初的感受。 低迷行情使得散戶投資人甚無聊賴,聽聞記者問及交通銀行上市一事竟也興味不小,
“2.50港元,看來還是有得漲,”白發蒼蒼的吳先生顯然看好大盤股,“這樣的話(A股)銀行股才有希望”。 當日收盤,除浦發銀行微漲0.53%外,民生銀行跌2.39%,招商銀行跌2.75%,華夏銀行跌1.75%。與此同時,交行205倍超額認購得熱鬧,畢竟遠在香江。 一波三折終成正果 謎團打破后,交行上市迅速進入倒計時,其進度之快令人咋舌 新年伊始,交通銀行上市進程就如上演美國大片《生死時速》,風馳電掣但又前途未卜,先A?先H?還是A+H?一時間眾說紛紜,版本不一。期間不時還穿插有民生、建行的上市消息。 短短4個月前,2月24日晚間,記者專就上市地點一節求證交行新聞發言人宋峰。宋峰表示,“交通銀行尚不能就此事向媒體表態,對相關市場評論也不予置評”。另一位交行人士亦稱:“目前情況下,交行在上市方案的選擇上確實很無奈。究竟先上A股還是先上H股,或者以‘A+H’的形式實現上市,都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最終仍要看具體的市場情況。但從交通銀行的長遠發展看,‘A+H’肯定是最理想的”。 此后兩個月,各種傳聞一度甚囂塵上,風雨飄搖中的A股市場則瞪大眼睛,緊張地注視著交行一舉一動。此種狀況直到4月底,《亞洲華爾街日報》率先暴料,“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放棄內地、香港同步上市計劃,轉而選擇先行赴港上市。”此后5月13日,交通銀行一高層人士在參加該行與匯豐銀行合作發行雙幣信用卡的首發儀式后首次向記者證實,“交通銀行將放棄在上海和香港兩地同時發售股票的計劃”。同一場合,剛從匯豐調往交通銀行的葉迪奇亦稱,交通銀行仍計劃今年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但在上海證交所發行股票的計劃可能會在晚些時候進行。 謎團打破后,交行上市迅速進入倒計時,其進度之快令人咋舌: 5月23日,交行通過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的聆訊。隨后,交行立即轉入最后的路演準備工作,包括招股說明書的定稿、最終路演行程的安排等。 5月30日,交行特別召開董事會,討論并最終明確了全球路演的方案。 6月1日,交行董事長蔣超良率隊踏上路演航班,拉開交行全球推介序幕。蔣的第一站是上市地香港,隨同蔣超良的還有負責交行整體上市計劃的副行長彭純。按計劃,蔣在當地約見當地巨型財團,6月6日與機構投資者見面,隨后拜會香港聯交所高管。旋即,蔣超良轉赴新加坡,之后,蔣將飛往美國推介內地銀行海外上市第一股。 和蔣超良的行程相呼應,交行的另外兩路路演大軍緊隨其后啟程。6月2日,董事會秘書張冀湘飛赴日本;6月3日,行長張建國起航趕往歐洲。整個路演6月12日結束。 6月13日,交通銀行發布募股說明。 6月18日,交行確定以每股2.5港元定價。 6月23日,首家內地銀行登陸海外資本市場,交通銀行正式掛牌上市交易。 打掃房子再請客 2004年8月6日,交通銀行“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歷經多年談判,該行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正式簽署入股協議 48歲的蔣超良在本命年里走向了事業新的高峰。或者是偶然,或者是必然,這位前副省長重操舊業一年,恰好亦是交行“財務重組———引進外資———公開上市”三步曲的同時。 2004年6月1日,交通銀行正式宣布,中央決定,蔣超良同志任交通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 回想當日,正為中、建兩行風風火火股改進程而吸引的眾多人士很容易就把這樣一條新聞忽略了過去。卻不曾想,隨著這個湖南人的到來,長期處于前有四大銀行橫亙,后有中小銀行追擊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迅速擺脫尷尬境地,一舉成為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排頭兵。 打掃房子再請客,這是現在中國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普遍接受并遵循的改革路徑。按照這一說法,其時蔣超良走進的委實是一家頗顯“寒酸”的“陋室”。這家號稱內地第五大的銀行,論資產規模與前四大相去甚遠,論發展勢頭更是遠不及緊追不舍的新興銀行。曾經一度,其不良資產率高達21%。盡管早在2001年6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外資參股交通銀行的批復》,交行即已開始引資工作,但以如此狀況,其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蔣又是幸運的。2004年6月14日,國務院一紙批文批準交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體方案,從此,憑借外部資源的迅速注入,交通銀行驟然間以一種頗顯中國特色的方式跑步奔向改革前沿。剝離不良資產、獲得政府注資、進行財務重組,一系列繁雜工作趕在6月30日即告基本完成。 2004年8月6日,交通銀行“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歷經多年談判,該行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正式簽署入股協議,并于8月18日完成了資金交割。按照協議安排,匯豐銀行投資總額為人民幣144.61億元,約合17.47億美元,成為持有交行19.9%股權的第二大股東。其所創下的外資銀行在中國金融業投資金額最大、持股比例最高的股權投資記錄,直到數天前才被美國銀行25億美元入股建行打破。交通銀行股權結構變化為:第一大股東財政部持股比例25.53%,第二大股東匯豐銀行、第三大股東社保基金和第四大股東匯金公司的持股比例依次為19.90%、14.22%和7.68%。事后的態勢發展證明,成功引入匯豐這一國際銀行參股,對于交行日后率先走向海外具備舉足輕重的意義。香港西京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劉央表示:“匯豐控股的品牌在此次IPO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香港散戶投資者對該銀行的投資抱有信心。” 2004年9月23日,交行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按境外上市要求修訂的公司章程,調整了董事會成員,成立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匯豐銀行作為第二大股東,派出2名董事,并分別參加董事會人事薪酬委員會和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參與交行董事會決策。另外,2005年4月5日,交行董事會審議通過聘任原匯豐銀行中國業務總裁葉迪奇(Dicky PeterYip)為交通銀行副行長的議案。 經過上述工作,至該年年底,交行三步走戰略順利走完前兩階段,公開上市已是箭在弦上。“上市的具體工作交給中介去做了,”蔣超良說此話時顯然成竹在胸。 后市艱險須未雨綢繆 交行股票向散戶發售部分獲205倍認購,是自2004年3月中芯國際18億美元IPO以來,10億美元以上募股中散戶投資者反應最為熱烈的一次 洛陽紙貴,交行上市所受追捧之熱烈久不多見。 除半道夭折的領匯基金,交行股票向散戶發售部分獲得205倍認購,是自2004年3月中芯國際18億美元IPO以來,10億美元以上募股中散戶投資者反應最為熱烈的一次。 由于招股凍結資金高達1500億港元左右,抽走市場大量資金,令香港銀行拆息一度升至5厘的4年高位,因此借貸款認購交行的大量投資者,不得不承受息率過高的成本。目前交行股票暗盤價已為2.75港元,較招股價已有10%升幅。據悉,交行已計劃保證散戶獲發至少一人一手股票。此前2004年6月24日上市的平安保險,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57倍,散戶亦每人至少獲發一手。 Pacific Sun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曼泰爾表示:“交通銀行具有吸引力,因為它是經營相對良好的一家內地銀行,也是中國銀行業今后募股的主要試點公司。對于這家在海外上市的首家內地銀行,參加這項交易的投資銀行和中國政府都希望確保交通銀行上市成功。”他還承認,他已經認購了該股。 記者連線聯交所一位不愿具名的朋友稱,“目前市場對交行上市普遍持樂觀態度,挾匯豐銀行作為戰略性投資者的優勢,以及內地銀行海外上市第一股的概念,市場預估交行上市首日升幅不會少于一成。”不過,他亦補充道,“由于機構投資者仍獲得八成股票,預計上市首日未必會有大批基金入市搶購,因此股價不太可能升逾兩成。” 民營銀行民生銀行延遲赴港IPO被認為可能受到交行股票定價過低的影響。此前不久,中國神華籌資29.5億美元,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IPO。該股上市當日即跌破發行價,曾經風光一時的“中國概念股”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其中長期投資價值不斷遭受市場質疑與考驗。 “A股股價很難不受境外股價的影響。”文首提到的境內投資者吳先生曾經一度是藍籌銀行股的追捧者,但現在,他認為,“過快接軌國際,實際割裂了內地股市過去與未來的歷史傳承。”這里他所指的是境內銀行股曾經高達70倍市盈率的現象。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則認為,“一般來說,在市場調整過程中生成的新股上市價格對投資者有利。因為此時上市的公司需適當折價發行,這也是許多公司特別在意上市時間選擇的原因,而這對投資者來說是有利的。因為這些折價發行是因為市場風險而非公司本身的問題,當市場調整恢復后,公司的價值就會顯現出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