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審計署京津冀辦
2005年,審計署京津冀特派辦確立了加強審計資源整合,以審計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創新為突破口,積極開展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業務的新思路。他們在對某航空集團公司財務收支和經濟責任審計時,充分貫徹這一思路,有效克服了審計任務繁重與審計人員自身力量不足之間的矛盾,在審前調查和現場審計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優化審計資源,實現全方位整合
。今年,京津冀辦將該集團公司審計項目確定為年度審計項目的重中之重。根據該集團規模龐大、業務復雜以及經濟責任審計質量要求高、評價風險大的特點,該辦專門制定了該集團審計資源整合方案,優化審計力量,創新組織領導和質量管理。
人力資源方面。該辦集中優勢力量,整合經貿審計一、二處,財政審計一、二處等56人,以及地方審計機關(天津市審計局、上海市審計局),對該集團主業、輔業的22個單位實施現場審計。
技術資源方面。該辦領導靠前指揮,親臨一線,整合該辦計算機專業人員,梳理業務流程,構建分析模型,開展信息系統審計。
質量管理方面。由該辦辦公室、法制處、計算機處和機關黨委的相關人員組成審計質量保障組,負責向審計組提供信息數據和計算機技術保障、廉政監督和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審計質量保障,實現審計項目全過程的監督與服務。
信息資源方面。由審計質量保障組集中帶有普遍性和傾向性的重大問題,隨時調集審計力量,重點突破,匯總提煉審計信息。
全面開展計算機審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根據該集團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特點,該辦發揮計算機審計優勢,在審前調查基本掌握該集團信息系統分布情況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全面開展計算機審計,變“瞎子摸象、進點以后摸線索”為“掌握資料、把握總體、鎖定重點、構建模型、篩選線索、精確延伸”。主要采取了五個步驟:
一是根據該集團的業務和財務特點繪制業務流程圖、結算中心數據流程圖等,詳細掌握業務信息流、資金信息流、財務信息流、相關信息流。根據審計需要提出數據需求,下載數據,收集資料,全面掌握企業情況。
二是建立審計數據中心。在審計現場搭建網絡,建立成本分析表、收入分析表、固定資產分析表、利潤分析表等審計中間表,為各審計小組提供數據支持。
三是根據該集團數據量龐大、業務流程復雜、點多面廣的特點,運用多維分析技術,建立國際國內不同航線航油消耗、飛機起降費用分析、航線效益分析等多維數據集,運用數據鉆取、數據挖掘等技術,把握總體、鎖定重點。
四是針對重點問題提煉和構建分析模型,篩選線索、指引精確延伸,調查取證,揭露問題。
五是有選擇地開展信息系統審計,揭露系統中存在的漏洞和隱患,查處利用信息系統作弊的違紀違規問題,將數據審計和系統審計有機結合起來,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提升審計質量。
總結和創新審計方法,審計項目取得初步成果。
通過各審計小組的協調配合,他們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審前資料,包括審前調查計劃、審前調查報告、三級審計實施方案(項目、小組、個人)和該集團內控制度測試情況等內容,按照署6號令的要求匯集成檔案,為審計署對11個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的評比工作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基礎資料。通過多維數據分析等技術,已鎖定了一些重點問題,并編發審計信息8期,專題報告2篇。
通過前一階段的探索,該辦初步總結了對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審計的資源整合和審計業務新思路,并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探索審計工作方法,創新質量管理,提升審計質量和成果水平,全力打造優秀審計項目。(王美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