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兩頭熱而中間冷 直面長江沿岸四大城市群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5日 16:30 《決策》雜志

  本刊記者 翁仕友

  有專家估算,2030年前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城市化率將達到60%。也就是說,到時城市人口將比現在多出近4億,達到9億。

  多出4億人是個什么概念?

  上海市城市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鴻勝告訴《決策》,要容納這4億城市人口,等于要造20個上海市,80個廣州市,100個南京市,或400個100萬人口的城市。而要在短短的20年里做出這樣的發展是難以想象的,因為截止目前我國1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才37個。

  “這就是要建設城市群的問題”,郁鴻勝認為,要重視城市群的發展就不能不提沿江城市群。目前,我國沿江城市群主要是在重慶、武漢、南京、上海這4個沿江中心城市基礎上建立起來。有長江流域四艘“航母”之稱的4個中心城市能不能擔當起崛起沿江城市群的重擔,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都在各自謀劃。

  三大戰略效應下的重慶

  “兩頭熱,中間冷”,這是目前沿江城市群發展現狀的真實寫照,“兩頭”指的是重慶和上海,“中間”指的是武漢和南京。流域經濟專家認為,重慶的“熱”得益于直轄市政策、長江經濟帶開發和西部大開發這三大戰略。

  重慶是一個有著特殊市情的城市:直轄市的牌子、中等省的構架、西部地區的發展水平。1997年,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之后政府啟動建設了大量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搭建了城市發展的“骨架”。兩年后,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作為西部重鎮的重慶與其他西部城市一道享受到了中央政策支持的“甘露”。

  由于有西部開放的橋梁,重慶與上海等其他沿江城市聯系比較多,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同時,重慶與發達地區官員交流的傳統,又讓重慶人思想觀念轉變很快。

  2001年10月,曾在上海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兼經委主任的黃奇帆,擔任重慶市副市長,分管經濟。有“資本市長”之稱的黃奇帆到重慶一番調查后,于次年公開發表講話說,現在的重慶相當于10年前的上海。有媒體將黃奇帆在重慶的作為形象地說成“黃氏奇功”,觀察家認為,黃氏的思維與作為帶有很多“上海痕跡”。

  在三大戰略效應下,重慶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城市以每年20到25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張。據悉,重慶已修編了城市總體規劃,新出爐的《都市區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綱要》已經通過建設部審查,目前正報國務院批準。按照規劃,重慶都市區面積將由2737平方公里擴大到5473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人口規劃達到930萬。

  同時,重慶將通過大力培育主城都市發達經濟圈、成渝經濟走廊、三峽生態經濟發展區三大經濟高地,在長江經濟帶中進一步發揮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戰略區位作用。為實現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戰略目標,重慶將在2020年以前重點打造“三個中心、兩個樞紐、一個基地”,即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形成交通樞紐、高新產業和制造業基地。

  但是,華東師范大學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研究部負責人沈玉芳教授認為,重慶發展也存在問題,它除了主城區以外,周邊地區比較落后,有兩極分化的現象,三農問題是重慶身上的一大“包袱”。經濟的發展基本處于“小馬拉大車”、“大城市帶動大農村”的狀態。同時,重慶市還擔負著開發三峽庫區的歷史重擔。

  如今的重慶不僅搭好了城市發展的“骨架”,它還拉開了發展的“架勢”。很多受訪者認為,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的節點城市———重慶自身“熱”,必定帶動整個長江上游沿江城市群的“熱”。

  武漢城市圈發力

  有“華中之中”、“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的發展被認為是振興長江全流域經濟,帶動我國東、中、西部經濟協調發展的“命脈”所在。建國后,特別是在“一五”計劃中,武漢成為國家重點照顧的對象,但是在隨后的幾十年歷史里,武漢沉寂了。

  武漢市政協副主席郭友中告訴《決策》,建國后武漢喪失了20年的發展機遇,“二五”、“三五”計劃時期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基本沒有布置工業,武漢喪失了計劃經濟下的10年。“六五”、“七五”計劃時期,實行沿海開放政策,投資、布局東移,武漢又喪失了重要的10年。

  沈玉芳則認為,武漢的“掉隊”跟農業經濟成分比較重,計劃經濟成分比較深,很多干部觀念不夠開放有很大關系。為此,有學者建議,武漢和南京兩城市要恢復與上海的溝通與合作,而要開展這種合作,發揮長江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利用長江上,武漢有過光榮的歷史,知名港口城市武漢曾有“東方芝加哥”之美譽。

  2003年11月,一項關系武漢乃至湖北崛起的計劃出爐———攜九城之力,建設一個以武漢為中心,100公里為半徑的城市群落,即“1+8”武漢城市圈。這個要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的武漢城市圈指的是以武漢為龍頭、由周邊100公里范圍的鄂州、黃石、黃岡、孝感、咸寧、仙桃、天門和潛江市等8城市參加的華中城市圈。

  武漢正在發力,武漢城市圈將改寫沿江城市群“中間冷”的局面。

  在武漢市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溫強洲看來,武漢城市圈僅僅是建設大武漢城市群的第一步,大武漢城市群的建設需要分三個步驟,且要逐步推進。

  第一層是強自身、帶周邊,武漢只有首先強化自身經濟實力才能夠帶動周圍的8個城市,在武漢城市圈中,武漢的首位度特別高,但武漢首先要解決與周圍地區經濟聯系并不十分密切的問題;第二層是兩小時交通圈的概念,城市群的范圍可以擴大到湖南的岳陽、江西的九江、河南的信陽等;第三層是擴展到中部的廣大地區,包括長沙、南昌、合肥,還可以通過京廣鐵路北上連接鄭州等。

  溫強洲所長告訴《決策》,建設一體化的城市群首先要破行政關,目前以交通建設為突破口最見成效。據了解,武漢已提出將在兩年內建成7條高速公路。同時,武漢鐵路局也于3月18日掛牌,這對武漢乃至湖北的鐵路運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南京都市圈自我救贖

  作為長江中游的重要城市,南京市有六朝古都之稱。在近代歷史上,南京也是一個有特殊地位的城市,但是現在,它正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

  由于地理因素關系,南京處于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過渡地帶,城市周邊地區有大量落后地區。就“南京一小時都市圈”來說,南京已經吸附了安徽的馬鞍山、蕪湖、滁州等地,南京的優勢地位明顯。但是,放在整個長三角來看,南京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上海這個長三角的龍頭已經吸附了蘇錫常地區,自家兄弟蘇錫常的注意力并不在南京。

  同時,由于地理位置偏遠和其他原因,南京在經濟合作上與上海的聯系較少。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的一位專家在綜合分析了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44項指標后認為,南京是一個三類城市。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南京還有一個難言的隱痛,那就是在省內的首位度低。

  對于南京來說,要做大南京都市圈首先要苦練“內功”。

  南京市發改委規劃處祁處長告訴《決策》,南京下一步面臨著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問題。而南京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一個可取的途徑就是跨江發展,因為南京是江蘇省沿江8市中唯一個跨江分布的城市,江北面積占全市面積的1/3。

  目前,南京70%的產業布局在沿江。沿江發展的南京產業布局,今后將沿著兩條發展軸心延展,東西沿江是主軸,南北向的高速公路、鐵路等快速通道沿線是另一條軸線,兩條軸線形成一個“十”字形。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規劃處肖旭光介紹說,南京化工園是國家的重點布局,化工、鋼鐵將是江北產業的重點,江南主要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型材料、汽車等產業。在南京江寧開發區,福特公司50萬臺汽車發動機的項目已經上馬,據說還要上馬汽車生產線。有專家估計,如果能上馬汽車生產線,到2010年,南京汽車生產量一年將達到70萬輛。

  江蘇省沿江開發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愛平告訴《決策》,南京做長江的文章還有另外一個想法。南京距長江口岸吳淞口很近,交通部三期長江航道整治完成以后,10萬噸船可以滿載抵達南京。實際上,長江南京以下沿江港口具有遠洋海港功能,所以可以作為海港來使用,目前沿江港口的發展方向是以近洋為主,遠期則以發展遠洋為主。

  上海借力長三角區域規劃

  2004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說,國家率先規劃兩大區域———長三角地區和京津冀都市圈。長三角區域規劃成為國家“十一五”規劃重要組成部分,規格之高,意義之重大,這在長三角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目前,規劃處于前期調研階段,相關省市也分別在做規劃。但可以預見的是長三角區域規劃中,長江流域的作用將會得到凸顯,而這一點對于上海來說尤為重要。

  上海作為長江沿江地區的龍頭城市和國際大都市,一直處于領跑地位。上海龍頭作用的進一步發揮是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關鍵點之一。然而,要想將上海建設成為沿江地區乃至全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對接點,真正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離不開與中上游節點城市的合作、聯動。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認為,上海作為國家經濟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中,上海的主要走向是發展現代服務業,長三角制造業國際基地的依托在于上海的中心地位及其現代服務業。因此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直接決定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水平。按此要求,上海沒有必要繼續發展一般制造業。即使是必須發展的高科技制造業也可以虛擬化,在保留信息、設計、營銷、資本運作等“頭腦”之外,把生產制造這一塊有序地轉移出去,從而為發揮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品質開辟更大的空間。面對上海的產業結構轉型,區域內其他地區需要在接受上海制造業轉移和支持上海現代服務業兩個方面與之接軌。

  另外,從上海市委、市政府角度來看,宣稱要“服務全國”的上海更重視和泛珠三角相匹配的東西,而最能支撐這一說法的就是帶動長江流域發展。這次國家制定長三角區域規劃則又是一個絕佳的機遇,區域問題專家認為上海肯定會借此“東風”大做文章。上海不僅要加強長三角經濟社會合作和一體化,同時還要加強與長江流域經濟的合作。

  “長江如箭,沿海似弓”,按照這一形象比喻,上海就應該是那箭頭。上海的發展對長三角乃至整個長江流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當年鄧小平在談上海浦東開發時說的:“開發浦東,這個影響就大了,不只是浦東的問題,是關系上海發展的問題,是利用上海這個基地發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問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沿江城市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父 親 節
送給父親節日禮物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