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預期收益水分有多大國債理財產品投資型保險比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3日 13:53 水母網

  水母網6月13日訊“一年期固定收益3.1%,有望實現4%-5%的預期超值收益”。宣傳單上誘人的“預期收益”真能如期變成投資者未來的“實際收益”嗎?

  國債:

  預期收益=實際收益

  中國人民銀行煙臺市中心支行統計顯示:我市承銷的2.01億元2005年憑證式(二期)國債在發行兩天后,就被市民認購一空,廣大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可見一斑。

  國債就是國家債券,它是國家為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書面借款憑證,承諾在一定的時期內按約定的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由于國債有國家財政信譽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以購買1萬元的此次國債為例,3年期的總收益比同期存款高出233.4元,5年期的總收益比同期存款高出465元,所以受到了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

  市人民銀行呂雙江指出:“國債熱銷是由其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政府信用擔保、收益穩定、可質押貸款及免交利息稅等優勢使得國債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著較高的信譽。但由于這種投資方式資金流動性較差,如果提前兌現只能采用質押的方式,這樣將會損失部分收益甚至賠進一部分本金。”

  理財產品:

  預期收益≠實際收益

  從去年11月開始,我市銀行個人理財市場上硝煙再起:先是光大銀行在“搶”到銀監會批準的人民幣理財第一單后,迅速推出個人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年收益率2.88%。隨著個人理財業務成長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各商業銀行競相推出高回報率產品。“有望實現高達4%-5%以上的超值收益”成為銀行理財宣傳中最吸引市民眼球的字眼。

  銀監會煙臺監管分局工作人員拿起我市一家銀行的人民幣理財宣傳單告訴記者:“這個宣傳單上的風險提示遠遠沒有達到要求。”記者看到在風險提示的條款上,該銀行只是提醒投資者在持有產品期間不能辦理提前贖回等字樣。專家指出:“這種宣傳顯然避開了投資風險,因為現在市場方面或者利率方面發生變動非常正常,只要市場或者利率發生變動,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會隨之變動,很有可能投資結束后,實現的收益率將會低于預期收益率。”

  投資型保險:

  預期收益≤實際收益

  2002年初,中國人保第一個“投資型財產保險”———金牛分紅險正式在煙臺亮相,此后,市內其他保險公司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分紅型險種。目前保險市場上,分紅、萬能等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的險種占據了保險市場2/3的份額。人保財險公司營銷管理部陳迎旭經理分析:“投資型保險除了具有保障功能外,還有投資收益,這種雙重特性使它受到了許多投保人的青睞。”

  一位在保險界從業15年的董先生告訴記者:“根據保監會有關規定,傳統壽險產品預定收益率不能超過2.5%,所以許多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口口聲聲所承諾的高比例分紅類產品收益是與保險公司經營狀況相聯系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水分。況且由于投資型保險的期限往往在20年以上,如果投資者在幾年內有諸如購房、買車等大宗購買計劃的話,一旦選擇退保,收益將大打折扣。”專家同時提醒消費者,購買保險前一定要細讀條款,將自己未來的“投資收益”真正落實到保險條款之中,這樣才能保障預期收益真正落到實處。本報記者高春寬本報通訊員王曉麗責任編輯:邱雁(來源:水母網)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周 杰 倫
無與倫比精彩鈴聲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