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副局長稱糧食流通新體制基本框架初確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2日 13:07 經濟日報 | ||||||||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糧食生產和糧食消費大國。長期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和糧食工作,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鞏固和加強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促進糧食生產與流通的協調發展。特別是去年以來,針對糧食供求形勢偏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情況,國家及時出臺了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實行“兩減免、三補貼(即減免農業稅、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等一系列更明確、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加對農業領域
與此同時,國家糧食局按照“有利于糧食生產、有利于種糧農民增收、有利于糧食市場穩定、有利于國家糧食安全”的基本原則,遵循“放開購銷市場、直接補貼糧農、轉換企業機制、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宏觀調控”的基本思路,積極穩妥地推進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并取得了明顯成效。可以說,已經初步探索和形成了五個方面的新機制:一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放開了糧食購銷市場和價格,市場機制在配置糧食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初步建立起了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形成糧食價格的新機制。二是通過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對主產區稻谷的最低收購價等政策,初步形成了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新機制。三是妥善解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老人、老賬、老糧”歷史包袱,因地制宜推進企業改革和重組轉制,初步形成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新機制。四是依法加強糧食市場監管,建立收購市場準入制度,積極培育和發展多渠道市場主體從事糧食收購和經營活動,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市場主體廣泛參與糧食流通和公平競爭的新機制。五是通過綜合運用生產投入補貼、價格調控手段、儲備糧吞吐、進出口調劑、產銷銜接等措施和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初步形成了國家有效調控糧食市場的新機制。上述實踐表明,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中國國情的新的糧食流通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初步確立。今年,國家糧食局將按照《國務院關于200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總體部署,進一步落實好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不斷完善政策,健全機制,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 深化改革是為了促進發展。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糧食政策的不斷完善,不僅為國內糧食產業、糧食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體制的保障,也為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廣泛發展國際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在糧農產業合作發展方面,中國與東南亞有著很強的地緣優勢和互補作用,有很好的合作基礎,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憑借政府的積極推動,學術界的大力支持,企業界的友好合作,中國與東南亞的糧農產業合作必將取得迅速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