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科研院所重組爭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2日 10:27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國資委科研院所轉制課題組專家建議:組建科研院所型企業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科研院所的資本運作,使得科研院所企業在條件成熟時得以增資上市 □本刊記者 張宇哲/文 國資委自成立迄今兩年,中央企業重組一直是其工作重點之一。在方興未艾的央企重
近日,國資委通報了最新的十家央企重組的情況,其中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并入中國材料工業科工集團公司,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并入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至此,中央企業只剩下172家,其中科研院所有20家。 從數字上看,科研院所的資產量、利潤總額等指標在國資委統領的央企總規模中所占比重很小,僅為1%左右。但在業內,他們均為全國最大的行業研究機構,有“大院大所”之稱,引領行業研究,擔負著國家科技創新及前瞻性研究的重任。如何對這些科研院所進行重組,是“一刀切”地并入有關工業性央企,還是另辟新路,學界、政界、產界有諸多爭議。 就此,國資委研究中心科研院所轉制課題組有關專家建議:組建科研院所型企業的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科研院所的資本運作,使得科研院所企業在條件成熟時得以增資上市。 科研院所重組難題 科研院所按其研究內容大體可分為三類:基礎性研究機構、技術開發類研究機構、社會公益類研究機構。基礎性研究機構以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主,其研究工作帶有明顯的獨創性;技術開發類研究機構從事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開發,其特點是面向生產;社會公益類研究機構從事服務于全社會的、非營利性的研究,如某些醫學研究、地質勘探等。 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從原冶金部、機械部、紡織部、郵電部等所屬的242家技術開發類院所中精選了29家納入麾下。他們被定性為生產經營型的開發類企業,即可以賺錢養活自己。對于這些頗有特色且大小規模不等的科學院所,其歸屬歷來存有爭議。 一直以來,科技部負責全國科學領域的管理,科研機構與其關系最為密切。這些“大院大所”作為行業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在國家科技計劃中承擔重要作用;國家通過科技部對于其承擔的一些國家重要項目和課題給予財政科技撥款。不過科技部并不管理其資產,而由國資委以出資人身份對之進行管理。 “科研院所并入企業,這種轉制方式在國際上并無先例。國際上要么是研究院,要么是企業,沒有這種企業化研究院。”科技部促進研究發展中心政策研究部研究員唐世國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這些院所嚴格地說并沒有真正轉成企業,實質上還是科研機構,其治理結構也仍然是按照院部機構設置、運行。有的院所把其下屬的骨干企業上市,并通過這個院所來管理這些上市公司,比如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有研硅谷、鋼鐵研究總院的安泰科技。 業內頗多爭議的是,這些所謂企業化的科學院所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技術類開發科研院所試點企業轉制,享受五年減稅或免稅政策,有的企業到期之后又要求延長。在享受國家諸多優惠政策的情況下,他們未來究竟能不能發展成現代企業?這是一個問號。” 唐世國說。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這些老牌子科研機構并不一定想冠以“某公司”之名。 “這是我們積累了多年的品牌,是已經被市場認可的一種無形資產,我們仍希望保留院所的名稱。”一家科研院所的高管說。 記者了解到,以上沖突,長期以來一直是進行企業化試點的科研院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對于國資委來說,推進科研院所的改革,既要解決其自身歷史遺留問題,又要整合資產、協調各方利益,這是科研院所重組整合推進緩慢的原因。 多種利益交織 對于技術開發的應用性科研院所進入企業,各界并無太大爭議。比如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并入中國材料工業科工集團公司,后者主業就是水泥,市場占有率80%以上。 據悉,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并入后,將與公司進行整合,更名為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此番合并之前,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在新型干法水泥技術領域具有較強優勢,這種合并互補性比較強。 但這種模式并不是對每一家科研院所企業都合適。“如果某一個行業中,中央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占其行業的80%以上,那么適合把這家相關的科研院所并入;但是如果是那種競爭比較分散的行業,你把一家科研院所并入某一個集團,那是對全社會利益的損害,是對這個行業發展的損害。”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研究部部長王志鋼尖銳地指出。 比如鋼鐵行業是充分競爭領域,如果把鋼鐵研究總院并入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則為市場所不能接受。因為鋼鐵研究總院是為全鋼鐵行業服務的,而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年產量不足全行業的10%,寶鋼如何能承載得起這樣一個大型研究院? 如果國資委僅僅從資產保值增值角度考慮,要求這些大院大所更好地和企業結合,依托企業發揮優勢,并不要求其搞基礎研究,這也是從出資人利益考慮的理性選擇,似乎無可厚非。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個爭議焦點是:從國家利益考慮,很多院所擔負著行業技術及前瞻性研究。如果依托于一個企業,那么它是否還能持續具有為行業服務的意愿和能力? “大型科研院所的改革面臨三種利益取向抉擇,即國家利益、院所本身利益、國資委作為出資人的利益。這三種利益交織一起,有一致的地方,也有相矛盾之處。”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說。 世界銀行高級企業重組專家張春霖認為,每個科研院所的職能是不一樣的,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以去評估每個科學院所提供的服務,有一部分職能完全是商業性職能,能夠進入市場;另一些職能是賺不了錢的、需要政府購買的公共物品。因此科研院所要先按這種性質進行劃分,區別對待。 組建科研院所的資產管理公司 顯而易見,如何使國資改革目標和科研院所的未來發展方向相契合,是國資委下一步不可回避的問題。 國資委下轄的科研院所分為研究院和設計院兩類。對此,國資委科研院所改制課題負責人、國資委研究中心資本市場研究部部長盧永真認為,研究院和設計院這兩類企業在改革節奏上應有所區分。 在他看來,設計院的市場化程度更高,而研究院涉及行業共性的研究較多,事關國家戰略性研究和社會利益,在改革上應更慎重一些。比如鋼鐵研究總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等,不能簡單地并入一個企業了事。 對于設計院型的科研院所,盧永真給出了比較具體的設計。他建議,在這些設計院型的院所之上,組建一個資產經營公司。當初,設計國資管理框架時,曾經設計了國資委、資產管理公司、央企三層架構,事實上并未實行。現在可從設計院做起,探索建立資產運營的專業中間層機構,專門經營科研院所的資產。 在他的設計中,這種資產經營公司屬于純粹性控股公司。國際上把控股公司分為純粹型控股公司和混合型控股公司,前者單純從事資本經營活動,后者除資本經營,還同時從事生產經營包括商品或勞務經營。國內的投資型控股公司即類似于國際上的純粹型控股公司,其全部資產基本上都是對外股權投資,典型特征是通過持有“企業”或“項目”股權,控制和影響其戰略發展方向和公司運營決策,獲得股權經營活動收益。具體到科研院所型企業的資產管理公司,就是投資具體項目,而項目由企業實施。 “這樣做是考慮到以后企業整體改制時,實現股權多元化,由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其股權,便于從事資本運作,也便于有條件的科研院所企業增資上市,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據盧介紹,從國際經驗看,設計院類企業有二種趨勢,一種是單純做設計,規模比較小,往往以合伙制的形式存在;另一種是一些大型設計院類企業,通過上市融資變成一個國際工程公司,參加工程項目,然后用總包、分包方式運營。中央企業的設計類科研院所自然傾向于后一種趨勢。 可以想像,這種管理公司有可能成為國資委加快推進科研院所改制重組的新形式。 此外,科研院所改制的一個特點也是難點在于,人力資源這一無形資產如何定價。科學院所和一般的工商企業不同,人力資本的作用相當大,因此其改制往往和股權激勵分不開。此前,國務院于2002年推出的相關股權激勵的政策,由于缺乏實施細則和可操作性,一直無法推進,致使科研院所企業改制推進緩慢。 “對于科技型企業改制,不能不考慮股權激勵。現在很多企業已經實行了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內部機制有了比較大的調整,輔業資產和人員已分離出去一部分,改制條件正日趨成熟。”盧永真認為。- (本文刊于6月13日出版的《財經》2005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