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炒房資金各謀其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2日 09:41 《財經時報》 | ||||||||
本地的炒房資金正抽身從上海“外逃”,而上海樓市中的江浙資金,正在重新組合,把原來的散戶投資資金“拼單”成大手筆,以購置整幢樓盤,從而控制房價、對抗房價下跌;海外投資機構尚有繼續留居上海的大筆資金,通過投資地產期待人民幣升值 □ 本報記者 彭婷婷
“海外和市外資金最近還有一定量的流入,但上海本地的炒房資金開始向外走了,這種現象在6月1日以后越來越明顯。”市場狀況證實了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的這一說法。在上海本地購樓者日漸稀少的同時,專事江浙資金上海投資房產的中介機構——上海神舟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卻變成了另外一番景象。其市場部副總經理孟軍告訴《財經時報》,現在江浙資金已經很少有散戶交易,而大都整幢整幢地收購樓盤。 抱團取暖 據了解,江浙炒房者現在專門收購二手樓盤,單筆交易通常在10000—15000平方米,他們的“上家”幾乎都是“捂盤”兩三年者。房源多集中于內環,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戶型。 如此大筆收購經常需要上億資金,錢從何而來?據熟知者介紹,原來以個體為單位的炒房散戶們,已經開始進行資金的整合。按他們的說法,就是把留在上海樓市上個體的小資金,“拼單”在一起,形成“私募基金”集體購房。 這樣做的好處是,他們可以一次性買下一個樓盤的30%—40%,萬一樓價下跌,就可以控制該樓盤的價格,甚至影響周邊的樓盤價格。 境外人士和居住地不在上海的外地人——“兩外人士”是目前上海的購房主力。據統計,2004年“兩外人士”的一手房貸款筆數占比達45%,金額占比達50%。今年4月,在上海樓市所售3480套、每平方米1萬元以上的房屋中,“兩外人士”購買占比為45%。 外資還在賭 與此同時,境外資金則繼續壓注人民幣升值。有些外資大亨更加積極地在上海拓展自己的地產投資。摩根斯坦利房地產基金已經決定以32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明天廣場,意味著上海寫字樓的最高成交價紀錄即將誕生。 人民幣升值是利之所趨。尹伯成認為,這樣的收購還將進行下去,形成政府和企業間的搏弈。“但前提是,上海的房價依然穩定,如果出現大幅下跌,海外投機者也許會得不償失。” 按現在美元兌人民幣1:8.27計算,以8270元人民幣/平方米買入樓盤,合1000美元/平方米;如果樓價不跌而人民幣升值,假定升至1:8,那這個樓盤將合1033.75美元/平方米,其間33.75美元則是賭博中的賺頭。 但是,如果樓價從8270元人民幣/平方米的房價降到8000元/平方米,人民幣相對美元即使升值到1:8,樓盤合美元的價格依然是1000美元/平方米,毫無差價可賺;如果房價再跌,而人民幣頂住了升值壓力,那大摩等豪賭人民幣升值的基金可就慘了,不僅賺不到錢,反而會賠。 房貸規模縮水 這次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要到下個季度才能看到。但現在的上海樓市,各方勢力各謀其道,甚至大有豪賭一把味道。 不過,氣喘吁吁的在滬銀行已經漸漸地放慢了腳步。 央行上海分行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在滬金融機構新增中長期貸款,在各項新增貸款中的占比已經下降到78.22%,比一季度低了10.16個百分點。 據上海銀監局副局長徐風介紹,他們對在滬16家中資銀行的統計數據,房地產信貸余額從2003年末的2480億元,迅速放大至2004年末的3503億元。包括房地產開發貸款、房屋按揭貸款在內,房貸占整個銀行貸款余額的比例從24.78%提高至31.56%,年均增幅超過40%。但4月以后,這種勢頭得到了遏制。 上海某銀行人士透露,該行房貸4月份以來比前3個月下降將近30%,且呈繼續下降之勢。其他銀行也大致如此。 “調控中,銀行雖然可能暫時犧牲部分房貸利息收入,但正好可以借此改變房貸業務粗放經營的模式,調整貸款結構和客戶結構,控制超常規的房地產貸款需求,防范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