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人民幣升值 > 正文
 

格林斯潘:停止抨擊中國 相信匯率改革很快實施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0日 16:29 《全球財經觀察》

  格林斯潘表示,放開外匯制度對中國有利,并相信人民幣匯率改革將很快實施

  文/特約撰稿 陳功 發自上海

  掌管著超過6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本周二與被譽為全球經濟風向標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就當前中國人民幣匯率改革問題交換了意見。從周
小川和格林斯潘的對話來看,人民幣短期內料難升值。

  本周二,格林斯潘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與在北京出席國際貨幣會議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圍繞人民幣匯率改革展開了對話!度蜇斀浻^察》通過電話會議的方式全程收聽了這場在北京王府飯店翡翠廳進行的高層討論。

  格林斯潘就人民幣問題的發言顯得并不太嚴厲,他表示放開外匯制度對中國有利,并相信人民幣匯率改革將很快實施,但格林斯潘也同時對一些美國國內竭力鼓吹人民幣升值論者發出警告,提醒目前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可能過大,人民幣升值所引發的所有結果可能并非都對美國經濟有利。

  格林斯潘表示,為了維持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中國央行一直以來都不得不大量購買美元,從而不可避免地容易引發通貨膨脹風險!暗,這種做法難以為繼。”格林斯潘說。

  他認為,從中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通過本外幣對沖進行沖銷性干預的做法不可能無限期持續下去。格林斯潘進一步指出,繼續執行固定匯率機制將導致經濟資源的低效分配,從而對中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對此,周小川的表態并沒有同與格林斯潘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周小川除了向格林斯潘解釋,中國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人民幣匯率改革,也透露匯率改革的一大前提將是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改革。

  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累計達到6591.44億美元。龐大的外匯儲備已經造成較大的運營壓力,使得政府不得不考慮通過包括注資國有銀行在內的多種渠道為外匯儲備進行“減壓”,同時也希望通過市場機制來分散原本單一由政府承擔的外匯運營風險。

  周小川說,中國必須考慮本國的金融體系是否已為人民幣匯率改革做好充分準備。“中國需要做準備工作,首先就是進行金融機構改革,以適應未來靈活外匯制度下的環境。”他說。

  在美國,許多美國國會議員, 甚至連美國財政部部長斯諾都堅持認為,中國現行的匯率機制使人民幣匯率被人為低估,進而導致美國出口商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因此要求人民幣必須在短期內升值。對此,格林斯潘昨天的表態似乎更傾向于中國的立場。他再三解釋說,即便中國采取更為靈活的匯率機制,預計也不會對縮小美國貿易逆差發揮大的作用。

  “毫無疑問,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后,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將出現下降,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或者貿易逆差將大幅縮減!备窳炙古吮硎,最終的結果將是來自其他一些低成本國家的產品將取代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一些駐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資銀行外匯交易人士表示,在格林斯潘發表講話后,市場曾出現了一些“膝跳反射式”(神經質反應)的拋盤,但整體交易依然穩定。

  交易員們指出,周小川在人民幣問題上的立場依然強硬,而格林斯潘昨天的講話又相當“得體”——既未如外界預料的那樣會要求中國給出人民幣升值的時間表,也沒有給出期望幅度。兩人昨日的對話明顯為熱炒當中的人民幣升值問題降溫不少。

  美元兌人民幣現貨匯率周二收盤時持平于人民幣8.2764元,美元兌人民幣昨日陷入8.2764至8.2765元的窄幅區間內,交易量無異常。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與格林斯潘對話時還特別指出,中國進行外匯制度改革的決心堅定,但是他也擔心中國的外匯制度改革可能會對就業和經濟增長有潛在影響。周小川還特別舉例來說,一旦失業率上升,勢必會對消費者信心造成損害。

  此外,周小川還坦言,他已經意識到,為了促使中國對人民幣重新估值,全球各國不僅對中國施加經濟壓力,還有政治壓力。但周小川認為,中國過去采取的循序漸進的經濟改革方式已經證明是成功的,因此中國的外匯制度改革也必然是一個漸進過程,而且具體還要看中國的經濟形勢而定。

  周小川還特別指出,全球各國對通過人民幣幣值重估來解決全球經濟問題寄予了過高期望。他表示,如果對人民幣升值的期望過高,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中國身上是不對的。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格林斯潘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高考最后沖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日本甲級戰犯罪行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明星電話被曝光
汽車笑話集錦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后金庸武俠圣經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