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難以走出的歷史怪圈:一邊是企業債臺越筑越高,嚴重貧血,一邊是銀行呆壞賬居高不下,拒絕向企業輸血,雙方難以解套,而且越套越牢。
經歷過債轉股、政策性破產、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之后,這道歷史與體制留下來的國企老大難問題似乎依然積重難返。然而,重慶市政府卻找到了一個魔方,把這個死結解套。
自2004年開始,老工業基地重慶創造性地成立了全國首家地方性資產管理公司——渝富資產管理公司,以此為操作平臺,從工商銀行那里打包回購了重慶國企107億元不良貸款,解開了667戶企業的債務死結,創立了國企債務重組新模式。
“翻牌公司”創造復活奇跡
2000年8月25日,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成立。這個集團并不是一艘新的巨輪,而是眾多虧損機電企業集合而成的一艘“又大又破的輪船”,成立之初就是一個資不抵債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127%,當年虧損3億元。2003年資產負債率仍為110.16%。有人曾評價說,這似乎又是一家翻牌公司,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中,注定還是要死掉。
但峰回路轉,在前幾年的債轉股過程中,機電集團欠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8.2億元債務。2004年經過談判,機電集團用近3000萬元償還了其中的3億元債務。子公司資產整合過程中,又消化了一批債務,使集團資產負債率降至98.21%。即使如此,接近百分之百的負債率仍然難以使集團起死回生。在這個時候,重慶市政府使用了“打包”處置不良國有資產的方法,使機電集團資產負債率在2004年底再次降至84%。目前機電集團已與重慶重型汽車集團合并,合并后的資產負債率降至64%。
資產負債率降低后,機電集團充滿活力。2003年,集團虧損8000萬元;2004年,集團在基建費用增加10%、支出職工醫保費用幾千萬元的前提下,盈利竟達2億元。如果把合并后重汽集團的利潤加在一起,集團當年盈利達4億多元。
集團常務副總裁余剛:“在重慶市舊城改造中,集團通過退二進三和土地置換,存量資產會進一步盤活,今年集團資產負債率有望降至55%左右。土地置換中,有些土地價格每畝達200萬元,土地全部變現后可以產生20多億元。集團已經和渝富公司簽了協議,今年將用土地置換的收益償還債務!
機電集團就這樣復活了。
據重慶市國資委統計,去年重慶“打包”處置不良國有資產后,國有工商企業資產負債率平均下降了10%多,消化應提未提資金利息潛虧12億元,還盤活了抵押在銀行的土地7790畝、房屋200萬平方米和價值10億元的機器設備等。
那么,“打包”處置不良國有資產是怎么回事?重慶到底有何高招?
打包回購解開債務死結
盡管我國采取了債轉股和政策性破產等辦法,但國企債務負擔沉重的現狀并沒有完全改觀,甚至一些國企負債越來越重。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重慶國企債轉股轉走了300多億元債務,國企關閉破產核銷了幾十億元債務,但仍有270億元不良債務難以處置。這些債務對應的都是死資產,不產生任何效益,而且每年20多億元利息也增為不良資產。許多國企因債臺高筑,即使產品旺銷也扭虧無望。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說,面對債務死結,商業銀行只能通過法律訴訟解決問題,但打官司時間漫長,即使打贏了官司,債權變現也至少需要三四年。而且,打官司成本相當高,銀行要清理上百億元債權,訴訟費至少上億元,資金清收率也很低,一般僅為3%到5%。對企業來說,如果輸了官司或破產,不但企業是死路一條,大多數職工也要經歷一個漫長而痛苦的再就業過程。
政銀合作成為重慶解開死結的突破口。2003年11月,黃奇帆指示重慶市國資委與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協商打包回購不良債貸款事宜,涉及重慶市國有、集體企業五級分類貸款中的后三類貸款企業1160戶。此前,天津市也就此展開了銀政合作。不同的是,天津模式是銀行分別和每戶企業談判并簽訂打折回購債權合同,政府只在中間協調;重慶模式則是政府作為談判主體將銀行的債權“打包”后再打折回購。
重慶市國資委副主任廖慶軒說:“建國以來,銀行從來沒有‘打包’處置過對工商企業的不良債權,這確實是一個創舉。打包的好處在于,處置國企不良資產的效率空前提高了,如果銀行和每戶企業談判,至少要開出上千個會議,簽訂上千個協議。”
“打個比方吧,打包處置不良貸款,就像買賣水果一樣,不是零賣,而是按照約好的價格整箱賣出去,當然這一箱水果有好有壞!惫ど蹄y行重慶市分行資產風險管理部總經理熊慶康說,如果我們和一個一個的企業談判,很難預計何時才能了斷,也許就永遠拖下去了。
但新思路又面臨著一個難題:重慶市政府委托國資委與工商銀行談判,但國資委作為非經營主體收購債權,于法不通。這時候,重慶市又一次創造性地成立了地方性資產管理公司,由它來處置不良資產。2004年3月18日,肩負重任的渝富公司掛牌。當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了重慶打包回購工商銀行157億元不良貸款本息的方案。
資產魔方轉出神奇天地
黃奇帆介紹說,渝富公司在國資委領導下,代表地方政府處置不良國有資產,但它這樣做不是冒險,也不會債務纏身,因為渝富既擁有債權人身份,又有政府背景,這使其對國有企業有一定約束力,其追債力度比銀行大得多。
渝富公司是不是“二政府”?黃奇帆予以否定:重慶市的原則是“財政不補貼,政府不干預,國企要滿意,渝富有盈利”。渝富作為市場主體,自行融資回購債權,自行處置不良資產。
截至2004年末,渝富公司分兩批從工商銀行回購了665戶企業的不良貸款本息,用21.7億元買下了107億元不良債權。如果不算其中39.55億元的表外利息,工商銀行受償率達32.71%;如果計入表外利息,工商銀行受償率為20.28%。
第一批參加的市級企業有117戶,包括24個企業集團,涉及債務80億元。渝富以17億元回購,再以18億元向市級企業作了處置。大部分債務由原企業購回,對改制后的企業,渝富則最大限度追索。除重慶市三大控股集團、商務集團和化龍橋搬遷企業按照成本價回購外,其他企業則按照“渝富讓利、略有盈利”的原則回購。目前渝富和各企業已簽訂處置協議金額占債權回購額的75%,盈利2000萬元。第二批企業涉及重慶市41個區縣的548戶企業,債務金額為27億元,收購金額為4.7億元,其中渝中區政府已經用現金回購。
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就是這樣卸下包袱的。其在工商銀行貸款25億元,其中本金15億元,利息10億元。在債務重組中,渝富公司以5.57億元買回了這筆資產,機電集團又以同樣的價格從渝富買回來,資產負債率一下子下降了14.21%。
這樣,銀行和工商企業在渝富這個平臺上都卸下了重負。熊慶康說,目前全國工商銀行不良貸款比重為19%強,分行將107億元不良債權打折轉讓后,不良貸款比重由24%強降至13.51%,達到了東部地區的水平。許多工商企業頓感輕松,融資能力增強,再次煥發生機。目前剩余的50億元不良債權回購事宜正在操作中。
融資創新打開財富之門
財政不出一分錢,渝富公司作為一家沒有任何積累的新公司,如何能拿出二三十億元現金去回購商業銀行的不良債權?
“從財政借錢不是本事。”黃奇帆說,即使財政有實力,也不能亂借錢,否則會損害財政信用,最好的辦法是到市場上融資。在信托產品融資批準難的情況下,渝富公司把眼睛瞄向了國家開發銀行。
開發銀行重慶市分行行長吳德禮介紹了渝富融資的過程:去年4月,渝富正式向開發銀行申請貸款,開發銀行用1個多月時間對“打包”資產進行了全面評審,很快就批復下來。6月29日,開行向渝富提供了第一筆貸款5億元,7月1日又貸款十幾億元,渝富在兩個月內就把當年全部貸款拿到了手上。開行貸款后就派人到渝富做財務顧問,參與制定處置不良國有資產的方案。
這是國內金融界第一次為處置不良國有資產提供貸款,從而創造了一種新的金融工具。在國外,這種貸款被稱作“搭橋貸款”,開發銀行則是以“組合貸款”名義批準的。以往開行貸款往往針對具體的大中型項目,此次則開辟了一種支持國有企業債務重組的新方式,給其他地方的國企債務重組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開發銀行的“搭橋貸款”有無風險?吳德禮說,開發銀行是政策性金融機構,政府的目標就是開行的目標。當然開行也要考慮風險,但貸款給渝富公司,風險很小,用百分之二三十的資金買百分之百的資產,然后再讓企業收購,資產變現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這種行為是政府主導的,國務院批復這個方案的時候,明確提出地方政府要提供擔保,所以貸款相對安全,風險可控。
“搭橋貸款”這種新的金融工具,化作了周轉資金,給渝富這個資產魔方提供了運轉變化的動力,F在,渝富公司收購不良資產的貸款申報及信用審查模式,已經成為國家開發銀行在全國推廣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