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沈路濤、周瑋)沈陽等6座城市和1個城區日前加入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城區)的行列,至此我國共有47個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3個環保模范城區。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表示,獲得環保模范城市稱號只是走出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第一步,下一階段的目標是繼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市。
正值第34個世界環境日之際,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市長峰會3日在京舉行,環保總局
為沈陽、克拉瑪依、庫爾勒、成都、富陽、寶雞等6個環保模范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區重慶市渝北區授牌。解振華在會上發表講話時指出,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它反映了城市環境保護在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城市是人口、經濟集中的地方,也是環境壓力最大的地方。
解振華說,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有效解決環境問題,要從五方面著力:
一是把環境保護規劃作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積極引導各類城鎮的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合理布局區域基礎設施,避免重復建設,實現基礎設施的區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二是提高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水平。發揮政府對環境基礎設施投入的主導作用,建設污水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完善環境監測網絡;在不斷增加政府環保投入的同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落實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政策。
三是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必須避免出現城市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農村環境卻每況愈下的不平衡、不協調局面。統籌城鄉環境保護,充分利用城市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優勢,支持農村污染防治工作,防止城區污染向農村鄉鎮轉移。
四是實施城市環境管理的分類指導。要根據城市的自身特點和發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制定環境保護戰略。如經濟發達的城市應逐步采取“環境優先”的總體方針,在環境保護上高標準、嚴要求,積極爭創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生態市;正在快速發展中的中小城市要將環境保護規劃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在發展中保留傳統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使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鎮經濟和建設同步發展。
五是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在各級城市中倡導發展循環經濟,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各類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要用資源節約利用的指標衡量各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和潛力,反對盲目追求規模、降低資源利用效率的城市發展思路;在城市居民中大力倡導可持續消費的理念,發動廣大群眾創造他們自己的環保型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