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強調 歐美對華紡織品設限沒道理
本報訊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30日在此間說,歐美缺乏根據地援引242條款對中國的紡織品設限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薄熙來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番話的。他指出,目前歐美
并不能證明中國紡織品確實對歐美市場存在著市場擾亂、存在著威脅阻礙貿易有序發展的情況。歐美在沒有向中方提供詳盡數據情況下,僅憑三、四個月的數據就草率地對中國的紡織品設限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學的。
他說,今年1至4月,中國紡織品全部出口312億美元,同比增長18.4%,增幅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遠遠低于這個時期中國整個出口35%的增幅。在這個階段,盡管對美歐紡織品出口分別增長70%和45%,但中國政府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為中國紡織品出口對歐美市場實現平穩增長采取了很多措施。因此,在1至4月中國對歐美市場盡管總體增長,但增幅和紡織品占中歐貿易、中美貿易比重均逐月下降。
薄熙來強調,中國在紡織品一體化以后享受相應權利是理所當然的。中國經過15年談判加入世貿組織是一個權利和義務平衡的結果。紡織品是中國以其他方面的市場開放為條件而獲得的一個應有的回報。如果按照10年前烏拉圭回合達成的協議,發達國家忠誠地履行分階段地放開配額的承諾,就不會出現目前這種情況。但發達國家卻把最緊俏、大家最關心、發展中國家最有出口潛力的那些配額保留到最后一刻,美國保留了90%,歐盟保留了70%,直到最后一刻。以至于2005年1月1日體制轉換時,出現中國紡織品激增的印象。如果究其原因,歐美應該理解,在這個很長的過程中,他們是失職的,是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的。
薄熙來說,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貿易大國,盡管中國還有很多困難,紡織品一體化權益也是中國應得的,但中國政府出于對歐美市場平穩過渡的一種責任感,今年年初做出一些重大決策,自主地限制紡織品出口,降低出口增幅,其中采取了降低出口退稅率,實行紡織產品出口自動許可,以及對某些紡織品加征出口關稅等10項重要措施。正是這10項重要措施的實施,保證了歐美市場目前較為平衡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