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灰色接軌中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30日 15:11 國際先驅導報 | ||||||||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新報道 王曉彭(化名)2002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從事電信產品的銷售公關工作,談起自己的經歷,他概括說,“這個工作在中國,國企、外企、私企都一樣,陪吃陪喝是少不了的,甚至還要負責進一步的送錢和為其它一些服務埋單的工作。” 在王曉彭看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接軌事實上必須包括灰色交易方面的接軌,“否則
高額贊助公關對象組織的活動 但是,在一些業內專家看來,王曉彭所在公司的公關工作還停留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外資公司的行賄手段現在早已經日新月異。 在許多人看來,王曉彭所在的電信業是外資行賄的高發行業。一位電信業的資深人士對記者說:“在電信業內,各種設備、服務的購買合同涉及的金額都是非常巨大的,少于100萬元的合同是很小的單子,大單一般都是上千萬元人民幣甚至論數千萬美元。有超乎尋常的利潤的交易,中間會有產生行賄活動的空間。” 由于大家對行賄司空見慣,所以如果行賄方法不能出新的話,很有可能救意味著落在他人的后面。 近年來,各個實權單位的下屬機構越來越喜歡搞一些論壇和研究活動,以至于出現了專門幫助人做論壇的新職業。許多外資公司目前就很喜歡贊助公關對象組織的論壇和研究活動。2003年,某職能部門下屬機構組織一個“高峰論壇”,一知名外企為在會場掛一個廣告牌就掏出200萬元。有專家評論說,“這是一種事實上的對單位的公開行賄。” 安排出國留學和就業 而更多的活動是針對實權人物個人,目前主要的形式包括為實權人物的子女安排出國留學和工作,以及和實權人物自己私下開辦的公司進行“關聯交易行賄”。 據《亞太經濟時報》報道,某知名外企從1998年起在中國投入驚人的成本,與國內高校或研究機構合辦“主要面向政府高官和電信企業的高管”的EMBA班,甚至自建以企業名字命名的大學;這種教育機構擁有世界一流的專業背景、教學資源,對外招生的學費不菲且名額相當寶貴。“它培訓出來的人能在專業水平方面獲得提升,而且它的‘本子’可能比清華的文憑更吃香;所以它對很多專業人士來說,有很高的誘惑力。” 據了解,這種外企投資的教育機構對來自其重要合作伙伴的學員實行免費進修制度。“外企看重選擇一些具有最佳發展潛質的骨干。因為這些精英會與他們企業的成員形成一個個學習的團隊,發展良好的關系,這為將來獲得長遠的公司利益形成了良好的循環。”一位知情人士坦言,外企這種長遠投資的行賄手法非常精明,是多數本土企業不及的。 另外還有一種行賄方式被稱為“關聯交易行賄”。據知情人士透露,很多實權人物都有自己私下開辦的公司,它有時會以其家人或朋友投資的面目出現,隱蔽性很強。“我們在談業務時,對方可能會無意說起‘某公司不錯’;在合同簽下來后,我們就會將部分工程發包給這個公司做。那個公司能否做業務都無所謂,它只是一個工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除此之外,跨國公司還會采取“咨詢費”“顧問費”等種種方式向需要投資的人物提供賄賂。 外資行賄誰之過? 很多人嘆息外資企業到了中國后,失去了原來那種遵紀守法的形象,一些極端的西方言論開始抱怨中國的環境。 針對這一問題,專家們的解讀各不相同。 南開大學跨國公司研究中心教授張巖貴指出,作為外來的經濟力量,跨國公司盡管占有資金和技術優勢,但在影響政府決策的能力、適應市場環境方面卻不占先機。政府部門的擴權尋租行為,或者是跨國公司的競爭對手的中國公司依賴腐敗等不正當行為對跨國公司的經營、業績形成壓力,會促使跨國公司效仿國內公司對政府采取“特殊溝通”的方式,有些跨國公司甚至已經形成一整套成熟的適應本土市場的“異化”策略。 許多中方員工和高管抱怨說,跨國企業的行賄如果最終暴露,受害的總是中方員工。曾就職于某美資化妝品公司的李智勇說:“跨國企業和本土企業最基本的特征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跨國企業的高層或股東平時對‘灰色交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當某個團體或個人觸犯了底線或打破了平衡,開始影響甚至威脅公司整體利益時,他們會遭到各種撥亂反正力量的集結,最終被擠出局。” 但是,錫恩顧問公司總經理姜汝祥博士更愿意把這個問題的出現看成是中國文化與外資企業文化之間的沖突。他認為,跨國企業的高層領導者要有戰略眼光、講究誠信、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這些違規的華人不會不知道違規的后果,但華人社會非常講謀略,為了得到高層職位,費盡心機。當他們在美國環境中的時候,敬業心、責任心、職業操守都沒問題。但一旦到了中國這種環境的時候,就難以抗拒誘惑。這證明他們的原則是相對的,與公司無關。而西方人強調的是即使離開了一家公司去另外一家公司,也要把職業道德保持得非常好。這說明在中國特定的市場環境之下,華人與西方人對職業道德的信奉是有差距的。 姜汝祥認為,跨國公司在中國屢屢曝出高層違規的消息,實際上是把以業績為主導的華人本土企業文化,與跨國公司全球的企業文化形成一種文化上的沖突。由于這些做銷售出身的華人高層管理者,更多注重短期行為,有時候會對跨國公司真正的全球文化和理念的理解都不是很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