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藥并購魯抗 止步抗生素降價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9日 18:21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尹永鑄 濟南報道 國家發改委即將于6月份啟動的抗生素藥品新一輪大幅降價給業界帶來的震蕩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大得多,24個省市醫藥行業協會的聯名上書行動迅速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這一降價風暴還迫使正熱衷于并購的醫藥企業不得不對此前進行的并購行為進行重估——“只差蓋章了”的上海醫藥集團(簡稱上藥集團)收購山東魯抗醫藥集團(簡稱魯抗集團)一事目
24個上書者 “是24個,而不是網上鋪天蓋地的21個。”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周燕對記者透露。 她指的是此次“聯名上書”的省市醫藥協會的數目。5月12、13日,在天津召開的各省市醫藥協會會長、秘書長座談聯誼會上,全國24個省市醫藥協會的代表在意見上簽了字,希望降低抗生素藥品的降幅,為制藥企業謀求生存空間。目前,這一“聯名意見”已報送國家有關部門。 根據發改委的既定發案,本次降價涉及16種抗生素和6種新進醫保目錄的藥品,降幅在60%-90%之間,個別品種的降幅高達93%。 “我們目前所做的只是把企業的想法直接傳達給政府,還沒到向媒體公布的層面,因此很多東西還不便透露。”關于此次“聯名上書”,周燕向記者表示。 據華夏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鄒新進的了解,此次降價主要針對的是國產仿制藥品,其降幅要遠遠高于外資類及合資類原研藥品,后者所受影響非常小——其平均降幅僅在20%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降價主要是為了改變國內抗生素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調整國產低端藥物過多過濫的現狀,同時也是對老百姓抱怨藥價虛高的一個積極回應。但這種突發性的大規模降價可能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它往往會引發業內的震蕩和不良反應。 抗生素是許多制藥企業賴以生存的主要產品,其銷售收入和產量都占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長期供過于求,我國抗生素生產企業的利潤一直非常低,而去年抗生素的大幅降價已經給抗生素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災難。鄒新進告訴記者,這次即將降價的22個品種中,很大部分是抗生素生產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 在連續不斷的政策性降價和原材物料漲價的雙重擠壓下,抗生素生產企業正走上一條轉型之路,調整產品結構成為擺脫困境的現實選擇。 有消息稱,最大的抗生素生產企業華北制藥開始進入保健品領域。董事長常幸曾對外界稱,保健品生產車間是華北制藥“最有希望的地方”。 魯抗醫藥董事長章建輝不久前也曾公開表示,下一步魯抗準備調整產品結構,逐步淡出低端抗生素產品,擴大半合抗精品生產銷售,逐步轉型生產“非抗生素發酵產品”。魯抗醫藥證券事務代表王德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魯抗醫藥“退出抗生素生產領域”的說法是不對的,魯抗醫藥退出的是低端抗生素,而在高端抗生素領域則加大研發與生產銷售的力度。 收購止步于降價之時 就在新一輪抗生素降價給業界帶來震蕩的當口,上藥集團收購魯抗集團停滯的消息也在業界傳播。 日前,上藥集團董事會秘書方芳對上海當地媒體稱,二者合作一事已告暫停,并稱“抗生素價格政策的‘忽明忽暗’是造成此項目暫停的主要原因”。上藥集團宣傳部部長殷勤燮也向上海當地媒體證實,上藥收購魯抗的談判處于“停滯”狀態,且近期都不會有進一步的成果。不過,方芳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稱“不愿就此事接受采訪”。 與低調的上藥集團相比,更為低調的是被收購方魯抗集團。對記者提出的“收購暫停是否由于抗生素降價的原因”,一位該公司人士表示,“此事過于敏感”。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上藥集團自身在擴張過程中造成的資金鏈緊張是使此項收購暫停的原因之一:2003年年底,上藥收購了青島國風藥業,隨后又傳出陸續還有更多的并購計劃。 雙方的合作始于2004年3月,當時二者簽署了意向性協議。2004年國慶節過后,雙方合作步伐明顯加快,上藥集團派出包括審計、財務在內的工作組前往魯抗集團進行全面清產核資,12月其內部審計即告結束,其時,華源生命執行董事于明德公開表示,并購“很快就要完成,只差蓋章了”。今年3月,并購方案獲山東省國資委批復。此后,二者卻遲遲未能簽約,一直拖到現在。 此項并購曾被業內普遍看好:借助“四大抗生素家族”之一的魯抗集團,上藥集團可以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做大做強抗生素產業;而魯抗集團也想借上藥集團在制劑上的優勢取得進一步發展,并借道進入上海這個國內半合體抗生素銷售量最大的城市。 新一輪的抗生素降價很可能會使整個行業的并購式擴張大大減少:形勢變了,很多東西都需要重新去理解,很多價值也需要重新去評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