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地處中原腹地,處于我國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全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武漢,位于湖北省的中部地區,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層中,處于優越的中心位置,水、陸交通十分發達,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稱,武漢還是全國第二大智力密集區,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長沙是湖南省省會,是個名人輩出的城市,然而“長沙名人”集中于政治、軍事、文化和科技領域,在工商業和經濟管理領域寥寥無幾,這不能不說是長沙近代人才結構的一種缺陷。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位于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資源工業發達,但因此造成了嚴重的城市污染;南昌,江西省的省會,地處長江中下游,是唯一一個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中南三角洲相毗鄰的省會城市,但整體實力較弱;合肥,安徽省省會,位于中國中部,長江淮河之間,合肥緊靠長江三角洲,在中部六市中實力最弱。
中部六市歷史悠久,在歷史上都曾有過輝煌時期,但在改革開放后,無一例外的陷入了經濟的相對落后和衰退。目前,三大經濟區活力四射,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相繼被提出,中部崛起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中部的六個省會城市中,鄭州、武漢和長沙經濟總量超過1000億元,處在競爭力排名的II類城市,太原、南昌、合肥低于1000億,處于III類城市。六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武漢,其余依次為鄭州、太原、長沙、南昌、合肥。在II類城市的三個城市中,長沙發展后勁最強,鄭州其次,武漢最弱;綜合競爭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武漢、鄭州、長沙。在III類城市的三個城市中,合肥發展后勁最強,其次南昌,太原最弱;綜合競爭力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太原、南昌、合肥。六個城市的總體經濟發展后勁都很弱。
鄭州:中原商貿
鄭州的經濟是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共同推動的,第二產業的后勁不如第三產業強。過去鄭州曾把城市功能定位于商貿城,因為鄭州具有發展商貿的天然區位優勢,鄭州的商貿業也確實繁榮了一段時間。但是,單純地追求商貿功能而忽視工業功能的發展,必然會導致商貿的發展缺乏工業支撐,缺乏后勁和潛能,使商貿進一步升級發展的速度、規模、層次受到制約。鄭州的商業在1999年跌入低谷,當時在權威部門對全國零售業50強和連鎖商業區50強的排名中,鄭州無一入圍。目前鄭州應該注重于工業的強大,將單純的商貿業轉化為市場機會,帶動交易產品相關工業的發展。
武漢:“光谷”進化
武漢存在和鄭州同樣的問題,第二產業后勁不足,不如第三產業。在改革開放前,武漢的綜合實力位居中國第四位,發展了一系列“武”字頭的大型企業,尤其是汽車業更是武漢的驕傲。然而,時過境遷,近年來武漢一直在走下坡路,被一些新興城市所超越。汽車業在衰落,在全國所占份額越來越小,零配件業更缺乏競爭力;武漢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物流業卻很落后。今天的武漢,仍然以改革開放前的幾個大企業為支撐,工業的支撐點太少,缺乏后勁。武漢近年來的亮點是光谷,發展迅速,然而,模具、塑料配件在浙江加工,精密傳動機械在山東、江蘇加工,電子元器件在上海、北京訂購……武漢·中國光谷企業每年需外協加工的產品數額龐大,但訂單大多流向了外地。武漢當前的問題在于,傳統大企業能給予經濟的能量有限,新的產業缺乏產業集群與配套,武漢在保持傳統企業競爭力的同時應盡可能扶植新企業并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
長沙:三產現代化
長沙的經濟發展后勁一直強于鄭州武漢,主要是因為,長沙的第二產業發展后勁強于鄭州、武漢,雖然如此,長沙的主要問題仍是工業不強。長沙市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已位居三大產業的首位,但其產業層次還普遍偏低,主要都是為居民生活服務的各種行業,如其中餐飲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就高達1/3左右,而高層次的為生產服務的金融、保險、信息、咨詢、技術、風險投資、現代物流等新興服務業還很不發達,比重偏低,這說明長沙第二產業的發展水平不高,使得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缺乏牢固的基礎。
太原:能源新命題
太原從2003年開始,第二產業發展后勁超越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的貢獻也越來越大于第三產業,使得太原的發展后勁逐年增強,但仍落后于南昌和合肥。在計劃經濟時代,太原依托資源優勢發展了強大的資源工業,但是,當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太原這座以初級的能源重化工業產品為主要交換商品的城市,已像一位精力耗盡的老人越來越顯遲暮,產業結構的落后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更加大了太原調整產業結構的難度。太原經濟發展后勁的增強得益于近兩年中國的能源短缺,太原應抓住這個機會,轉換國有企業的經營機制,使其更有效率,以增強經濟發展的根本力量。
南昌:區域節點
南昌的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相差不多,但近兩年,第二產業表現出更為強勁的趨勢。南昌是唯一一個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中南三角洲相毗鄰的省會城市,但在經濟建設方面似乎并不強大,主要是工業太過薄弱,南昌也有自己的支柱產業,但產業規模太小,同時缺乏大型的支柱企業。南昌的區位優勢在中部是很獨特的,因此應著重發展外源型經濟,大量引進外資與內資,同時利用產業配套,培育起強大的內源經濟,奠定經濟發展的長遠基礎。
合肥:融入長三角
與太原、南昌相比,合肥的綜合競爭力最弱,但后勁最足。合肥已經有了基本的3大支柱產業,但這三個產業總體規模都比較小,難以支撐起合肥的工業快速壯大。融入長三角是合肥的一個比較實際的選擇,合肥在地理上是最接近長江三角洲的省會城市,正在建設之中的通往長三角高速鐵路建成后,合肥到南京僅需40分鐘,到上海也只要2個多小時。因此,合肥如果主動接受長江三角洲產業轉移和輻射,定會加快經濟的發展。然而,大的現實背景不容樂觀,從2000年開始,安徽就提出了融入長三角經濟區,但事實是除了一個“15+1”的旅游發展項目,長三角從來都沒有將安徽納入其發展規劃。如何主動融入長三角,以何種定位融入長三角,是合肥最應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