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陸金寶 通訊員 劉明)由于能源緊缺,新疆的煤炭成了“香餑餑”。4月中旬,中國神華集團公司、山東新汶礦業集團分別與新疆有關部門達成開發煤炭資源協議。國內數十家企業也爭先恐后紛至沓來。然而,面對有限的運力,多數企業放緩了投資的腳步。
據了解,從2003年年底開始,全國煤炭供求日益緊張,煤炭資源豐富的新疆地位凸顯,煤炭資本巨頭紛紛搶灘新疆跑馬圈地。最早進入新疆的是山東魯能集團,它是目前投資數
額最大的公司。魯能集團計劃在哈密、阜康和庫爾勒建設3個大型綜合產業基地。據初步測算,三大基地建設總投資將超過2300億元。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環達公司、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國電集團、河南義馬集團等10多個大型集團公司紛至沓來。新疆本地的企業和浙江民間資本也躍躍欲試。但是,“圈地”之后,大多企業卻陷入了沉默。
“來了這么多家企業,但據我所知,僅有山東魯能和徐礦集團在開工,別的好像沒有什么動靜。”前不久,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一位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那么,這十多家大企業為何遲遲沒有開工呢?
困擾他們的還是老問題,新疆遠離國內能源市場的現狀讓他們束手無策。由于路途遙遠,近兩年國內煤炭市場火爆,新疆煤炭企業只能望市興嘆。去年年底,廣東有些地方的煤價已經漲到了每噸800元,南京煤價為每噸540元,而新疆的新礦集團煤炭每噸只賣80元,卻還有70萬噸的存貨積壓。有限的鐵路運力已成為新疆煤業的絆腳石。
據烏魯木齊鐵路局統計,2004年一季度,烏魯木齊每日請求裝車量為7500輛,而實際裝車量只有2400輛。新疆目前的鐵路運力只能滿足實際需求的三分之一。
按照要求,大多數企業在新疆煤炭開發方面選擇了煤電項目,即用原煤火力發電,轉化成電能。但由于新疆的電網還沒有和西北地區聯網,電能還無法向外輸送。
“如果解決了輸送問題,他們的項目肯定會很快上馬。”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