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社會姍姍學步 意義非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7日 09:44 《經濟》雜志 | ||||||||
文/本刊記者 王信川 “非公經濟36條“的重要意義,不僅僅在于它是建國以來第一份以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由公眾參與的自下而上的制度設計模式,是我國民主決策進程新的里程碑。
談及出臺不久的“非公經濟36條”,浙江義烏市從事拉鏈加工的張先生出語驚人,“這可能讓大老板們很興奮,但對我的經營狀況不會改善多少”。高中畢業的張先生32歲,經營了5年多的家庭作坊如今有30多名工人,年收入可達30多萬元,但對于“非公經濟36條”中提到的鐵路、民航、石油、電信等領域,他仍然”不敢奢望”。 據了解,在全國民營企業家中,像張先生這樣的中小企業主占90%以上,僅在浙江省,資產規模5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就有100多萬家,數量占全省工業企業的99%以上,應該說,張先生代表了一部分非公經濟人士的意見。 不僅如此,“非公經濟36條”出臺之后,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回答,如這一社會力量參與的制度,能讓民營企業家這一群體得到多大程度上的滿足?我們社會中諸如農民、拆遷戶、農民工等其他群體又該通過怎樣的渠道來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這一影響深遠的政策將在多大程度上惠及大多數人? 2005年4月18日,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個新興的住宅小區里,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教授,在毛壽龍看來,“非公經濟36條”為國家的制度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子,盡管這一政策深受一些大企業家的影響,并且也可能更利于他們,但只要帶動社會財富的增長和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公經濟36條”將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但另一方面,非公經濟階層畢竟是一個特殊的集團,與農民、拆遷戶和農民工相比,他們更容易尋求到合適的路徑來傳遞自己的呼聲,他們更可能同公共權力資源走在一起,甚至將其轉化自己的經營資源。 毛壽龍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必須大力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平衡政府、企業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同時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以逐步建立起一種利益多元的社會機制。 《經濟》:美國華盛頓的K大街上,數千家“院外游說”公司因接近政治資源而影響議會制定的法律乃至總統的選舉,我國此次“非公經濟36條”出臺的背后,是否也可以看見“K街一族”的影子? 毛壽龍:美國的院外游說力量往往以資金換取更多的政治資源,從而為各大利益集團服務,而”非公經濟36條”出臺的過程則是民營企業階層在產權意識覺醒之后所提出的一些要求,但由于這一股力量此前并沒有引起政府足夠重視,并且始終處于權力階層之外,他們努力的過程,也可以說有一些”院外”活動的味道。 事實上,諸如保護私有財產入憲等相關制度變革,也是民營企業家們多年呼吁的結果,一方面滿足了本群體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動了體制的發展。但民營企業家們的成長只是動因之一,更為重要的是政府逐步開明和公共智慧增加,但遺憾的是,我國目前諸如NGO之類的民間力量還不充分,能夠參與乃至影響制度走向的群體還很少,但不管怎樣,”非公經濟36條"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民企階層的需求呈怎樣一個變化過程? 毛壽龍:大致經歷了從“悶聲發財”到“抬頭看世界”這樣一個過程,可以20世紀90年代為界,但并無進行劃分的標志性事件。此前,民營企業家主要關注自身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為當時的民營企業家們資金普遍并不富足,投資機會偏少,財富增長速度不快,只需穩步經營即可。 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社會變動加劇,尤其火爆的股市和房地產,使得民營企業家們越來越關心財富的安全和經營環境的有序,他們對財產權提出了日益強烈的要求,他們頻頻通過工商聯、企業家協會以及政協等渠道表達政治上的沖動。另一方面,政治上也對他們有了更多的開放性,試想在各級政協、全國政協常委會及其經濟委員會中,如果沒有一些非常有實力的企業家,“非公經濟36條”就不會這么快出臺。 《經濟》:“非公經濟36條”對民營企業家們的投資空間和投資活動等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后,他們還會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毛壽龍:這只是一個政策性的文件,涵蓋的內容還比較抽象,可以預見的是,在相關配套措施出臺之后,民營企業家們還會有更為具體的要求,比如在銀企關系中,民營企業的被動局面還很難改變,還有像民營企業家的地位問題、其政治優勢如何發揮、政企關系如何調整等。”非公經濟36條”并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政策,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民營企業家們去努力。 《經濟》:就社會經濟環境而言,“非公經濟36條”將會帶來哪些變化? 毛壽龍:能夠帶來多方面的好處,一是從技術性方面看,人們在經營各方面資產尤其一些可以資本化的資產時,會更加規范和有可操作性,私人財產權資本化運作的空間加大,像石油、機場、鐵路等國家經濟命脈的行業,如今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想象的經營空間,這將極大地刺激社會的經濟活力。 二是從制度上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制度化,不是依靠行政權力來調節,很多經營機會也不是根據與行政權力的親疏程度來配置,尤其貸款資源、土地資源、石油資源等,社會經濟運行將更加規范。 三是從經濟效應看,一些關鍵性領域的放開,將促進大量民間資本流入,一些大企業的發展將帶動區域經濟較快發展。 《經濟》:“非公經濟36條”出臺的曲折歷程有什么啟示? 毛壽龍:與其他法律法規出臺不一樣的是,”非公經濟36條“由民間提出,專家學者尤其人大政協的企業家和經濟學家們的推動,最后才是政府官員首肯,這一民主決策的過程,為我國未來的制度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子。事實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決策路線也為我們一貫推崇,本屆政府更是身體力行,溫家寶總理多次與民營企業家們促膝談心、采納民意就是很好的例證了。 《經濟》:那么,“非公經濟36條”的施行效果會怎樣? 毛壽龍:一項政策或法規的出臺,應該有三種方式,一種主要由學者、政治家推動制定,如義務教育法、科學技術促進法,公務員條例等,行政權力機關或社會力量均很少參加。另一種是由行政部門制定,如物業管理條例、生產安全條例、傳染病防治條例、居委會組織法等規章制度。再一種就是由社會力量推動、政治家認可,如“非公經濟36條”。 因出臺的路徑不同,不同法規所依托的行政資源的水平也不一樣,但執行過程中是需要行政資源的,若不考慮執行效果,由行政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在執行中就會相對順暢,因為層層的行政體制會大力推動。 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雖然行政資源在向有利于公共資源的方向運作,但“非公經濟36條”的施行效果會與預期相差較大,因為其行政資源較少,政治資源有限,諸如“由誰執行”、“有什么領導機制”、“有什么財政保障”等問題尚未清楚界定,并且它還處于一種不太尊重財產權的民情之中。 《經濟》:民營企業家這一群體提出的這些正當、合理的要求,推動了制度的發展,但社會中其他群體是否會認為,“非公經濟36條”基于民企階層的利益而定,政府袒護了這一群體的利益? 毛壽龍:在政府、企業家、公民三角經濟關系中,各有各的利益考慮,政府的主要利益就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家的利益就是財富安全及健康的經營環境,而公民主要關心自己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水平,但實際上,三者的長遠利益是一致的,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細胞”,其健康成長會帶動社會的全面發展。 當然,在一個社會中,企業家本身就有很多的參與機制,他們參與人大、政協等政治組織,并將一些意見以老百姓的方式說出來,但如果他們將公共權力資源轉化為自己企業的經營資源,就會是一種很危險的事情,因此,只有讓制度安排走上民主的通道,讓政治家與企業家難以合謀,社會各個階層之間的利益平衡就能夠實現。 《經濟》:對于不同層次的非公經濟界人士而言,從“非公經濟36條”的施行中所獲得的利益是否也不一樣? 毛壽龍:這叫著制度上的分配效應,即一項制度出臺之后,對不同群體的利益是有大小之分的,實際上大企業是不太關心規則的,因為政府會關心他們,尤其一個地方只有一兩家大企業時,他們貢獻了地方的大部分財稅和就業機會,地區的經濟規則就會更接近他們的需要。 在非公經濟界,小企業與大企業的需求不一樣,需求得到滿足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樣,大企業家的要求更容易得到滿足,尤其是個體的要求。事實上,“非公經濟36條”中放開的領域,如民航、鐵路、電信、石油等,也只有全國赫赫有名的少數民營企業才有實力進入,小企業頂多成為他們利益藍圖上的一個點綴,義烏市一些小老板們對這一制度安排并不叫好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另一方面,“非公經濟36條”的出臺,也給予中小企業一些制度保障,會使一些有尋租能力的企業家受到一些損失,因為環境相對公平之后,優惠普及到更多企業家身上,也就等于就沒有優惠了。 《經濟》:既然大企業在獲取未來利益的時候更有優勢,“非公經濟36條”又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利益空間,那么在不遠的將來,社會財富會不會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毛壽龍:這一概念有兩個層次,一是從分配意義上講,相當一部分財富資源會集中在少數企業家手里,權力資源會集中在少數政治家手里,知識資源會集中在少數學者手里,這是正常的,因為全社會的資源分布在多個領域,每一個領域也會有一定的集中度,社會越發展,這樣的領域越多,每一個人就可以在某一個領域里取得自己的資源,而且只要努力就能得到,社會就會協調發展。 二是從生產意義上看,如果財富集中在一個普通人手中,會用以買房子、買汽車甚至吃喝等,但如果集中在企業家手里就不一樣,就是一種可以重新投資的資本,這種資本是整個社會經濟運轉的基礎,如果企業家從這個經濟領域里撤出,對社會包括個人都是一種損失,如一家工廠倒閉,跳樓的可能是一兩個企業家,但挨餓的可能是幾千、幾萬個工人。 因此,通過市場競爭的財富集中,是有效率的,而如果通過行政權、通過尋租、通過不法行為集中,那就是無效率的。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沒有關系,關鍵是看掌握財富的人是否推動了社會進步,如果是這樣,就惠及了社會大眾。”非公經濟36條”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護民間投資者的利益,讓他們的資本能夠配置到最需要、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當然,如果集中的財富多是消費資產,并且與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形成強烈的反差,那么我們的公共政策就需要認真對待這一問題,就要對窮人給予適當照顧,尤其是沒有生活能力的人。 《經濟》:民營企業家因為經濟地位的上升,獲得較為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但對于拆遷戶、農民、打工者等群體而言,他們的聲音怎樣才能發出來并得到很好地尊重? 毛壽龍:現有的制度應該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如果決策權力非常集中,那就只有與決策層的利益更加一致的聲音才能發出來,并得以采納,“非公經濟36條”的出臺就是如此。因此,在我們的體制里面,需要建立一整套利益協調的機制,在這一套機制下,普通民眾、工人、農民、下崗工人、貧困人口的意愿能夠得到充分表達,能夠整合到公共政策決策過程之中,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即讓各個社會階層有它的渠道來影響國家政策。這種公平的政治機制,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經濟》:這一種利益多元的機制,應該怎樣來建立? 毛壽龍:企業家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集團,事實上保護財產權就保護了企業家,而農民工迫切需要的人身權、遷徙權等,實際上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因此,我們社會需要健全一些基礎性的保障措施,首先讓每一個的權利和權益都得到保障,如通過司法途徑和政治途徑、行政的途徑等,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公平和正義。 當然,我們不能指望通過行政性手段或法律手段,就立刻建立起一個利益保障機制,事實上,個人最重要的利益就是自由,因此還需拆除那些管制條款,如行政性設計的外地人戶口等,讓個體得到充分的尊重。事實上,“非公經濟36條”就是一種“拆除管制”的制度突破,讓民營企業家們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