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當山東康巴絲鐘表有限公司的領導從濟南市政府電話會議室的大門走出來時,頭上戴了多年的“市屬”帽子將被摘下。
從這天到5月31日7天之內,包括“康巴絲”在內的濟南市89戶市屬國有集體企業,將把包括產權、人事等在內的企業管理關系,全面移交給相應的六個屬地縣區政府,由縣區政府對其履行國有集體資本出資人的職責。
濟南市委、市政府的想法十分明確:就是發揮市和縣區兩級政府的優勢,讓這些國有集體企業加快改革改制,為濟南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管理下放是為了改革提速
濟南是個老工業城市,濟南工業中國有成份大,高達近70%。這一點被認為濟南企業活力不足、結構不合理的重要原因。
去年9月,濟南市國資委掛牌,標志著濟南企業國有產權進入有序、規范的改革之路。不久,第一批255家國有集體企業(全部共300家以上)納入國資委監管,這些企業賬面總資產424.75億元,凈資產僅為48.22億元,職工總人數26萬人。
實際上,市國資委自成立至今,夜以繼日忙活的最大的事,是改革改制。濟南市從去年10月起,抽調了155名同志,組成了40個指導小組,下駐國有集體企業,指導改革改制工作。到現在已基本完成了57家的改制工作。
然而按目前的改革速度,全部完成沒有3—5年不行。“到那時,黃瓜菜都涼了!”市里一位負責同志說。
不僅如此,一些大塊頭市屬企業,如輕騎集團、小鴨集團、大易造紙等,債務包袱沉重,改革難度很大,在全盤企業改制謀劃中占了很大的精力。
在這種情況下,市里決定將部分國有集體企業下放區縣,交屬地政府管理,依靠市和縣(市)區兩級的力量,共同推進其改革改制。
用好區縣經驗和行政資源
此次交由屬地管理的89家企業共涉及歷下、天橋、平陰等6個區縣,在市里下決心將這些企業放下去前,分管副市長郭作貴曾與6個區縣的主要負責同志一一交談,6個區縣領導均表示愿意接收。
此前,濟南市改革稅收管理體制,把幾乎所有的稅收放在縣(市)區,實現利益共享,同時實行GDP屬地統計。此次企業移交,對拉升當地的財政和經濟總量作用不大,而且將承擔企業改革改制的成本。但縣區領導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平陰縣有關領導說,企業移交屬地管理,不是下放是歸位。是整合市縣區兩級政府管理和服務資源,加快市屬企業改革改制步伐的重大舉措,是“大局”。
濟南市區縣所屬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的步伐遠快于市屬企業,大多數區縣基本沒有了純粹的國有企業,歷城區曾領濟南市區縣國企改制的風氣之先,像趵突泉酒廠、庚辰鋼鐵等企業,改制后均煥發出生機。因此,在國企改制方面,各區縣都有成功的經驗可資借鑒,同時,在改制的手段上,區縣手里的行政資源并不比市里少。
企業放到區縣將更受重視。這89戶企業,占全部監管企業個數的34.9%;移交資產34.87億元,僅占全部資產總額的8.2%。這些企業在市屬企業中個頭不大,但拿到區縣,都可占一席之地,甚至可被“高看一眼”。
市里對企業改革政策不變
這次將89戶企業移交縣區管理后,市里將繼續按照調整管理關系前的政策,支持企業改革改制。
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國有土地出讓金由市財政轉移支付縣區財政,專項用于企業改革改制;企業移交屬地管理后,涉及理順企業的產權關系,債權債務關系,職工勞動的關系,市規劃、國土、房管、國資等政府有關部門,將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涉及手續辦理的,原則上只收取工本費。
為搞好移交工作,市國資委要組織專門力量,明確分工,細化任務,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人。移交工作完成后,各縣區要認真履行國有產權出資人職責,抓緊推進這些企業的改革改制,把企業推向市場。
市里特別強調,嚴防趁移交之機混水摸魚、弄虛作假,以及工作不負責任、推諉扯皮等不良行為。加強對移交工作的監管,嚴肅人事、財經紀律,嚴禁借移交之機增加人員,處置、轉移、藏匿資產。對在移交過程中擅自處置資產,突擊調人、發錢發物的,一經發現,要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