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4-25日,第八屆科博會中國循環經濟發展高峰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循環經濟-中國可持續發展新引擎”。以下為本次會議實錄:
主持: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主任——張海生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歡迎各位來參加今天的循環經濟論壇。今天上午我們主要請到了國內循環經濟方面的專家、學者、商會以及相關企業家代表,他們將為本次高峰會的相關主題做深入的探討。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會議的嘉賓,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昌明教授,北京行紅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吳季松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楊東寧教授,日立制作所、信息控制系統事業部、事業戰略室室長丸林乾先生,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會長駱夔龍先生等。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能源環保方面的問題,提了五點發展方向,都是圍繞循環經濟的3R原則,也就是減量化、再利用、循環利用。國家發改委在編制十一五規劃中也重點探討了八個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所以我們今天探討循環經濟這個問題確實是意義非常重大。
下面歡迎第一位演講嘉賓,中科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院長劉昌明教授。
題目:中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
劉昌明: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早上好。
我的題目是“中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因為在座的各位不是搞水利的,所以要講一講中國水資源的特點,以及水資源利用的若干問題,還有與水相關的環境和生態問題,最后講一下水資源合理利用策略方面的問題。
中國水資源的特點,水資源總的分布東南部量比較大,長江和黃河的長度是最長的,相當于六千多公里,南方降雨量最大。現在中國人口十分之九在東部沿海城市,西部僅占十分之一。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與世界人均值比較,水資源是世界人均的25%,耕地是40%。我國GDP與物耗占世界的份額,2003年GDP為4%。中國水資源的主要特點,人均水資源很低,僅為世界的四分之一,人口密度與水資源的分布相一致,水資源的時空變化很大,集中在夏季與東南,水資源系統脆弱不穩,旱澇頻繁,水資源污染嚴重,水生態系統退化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這些都是中國水資源的特點。
水資源利用面臨的若干問題,水資源利用效率低,供需矛盾尖銳,水少,水源污染嚴重,水臟,中國很難找到安全的飲水,水旱災害頻繁,水多,洪災、水災頻繁,環境與生態系統退化。中國水資源消耗水平比較低,一萬美元GDP所消耗的水,日本每208美元消耗1立方米水,而中國每5045美元消耗24.25立方米水。能源消耗水平方面,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日本是1,德國1.5,美國是2.67,中國是11.5。農業水資源利用十分落后,全國農業的水利用效率比先進國家低一倍,每生產一公斤糧食耗水1000公斤,其中灌溉輸水渠系水量損失率以色列是小于10%,美國為22%,日本為39%,而中國為50%到60%,中國一半以上的水都在灌溉渠系中損失掉了,節水的潛力很大。
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缺水的干旱半干旱我國面積占52%,地下水超采嚴重,水資源不夠,人們在地下尋找水源寶藏,深層地下水都是上萬年甚至于更長時間蓄積的水,現在都拿出來用了。華北平原累計超采水量達到1000億立方米,中國668個城市三分之二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缺水帶來的工農業年損失巨大,以千億計算。水資源污染嚴重,水環境污染問題涉及到人類的健康,“三湖、三河”污染態勢在擴大,現在黃河已經找不到干凈的水,很多地方都是劣質水,黃河的污染與泥沙問題很嚴重,黃河既有泥沙,又有各種各樣的污染物在河道內。華北地區的白洋淀污染也非常嚴重,水幾乎是黑色。
中國水環境污染情況,全國七大江河水系的741個監測斷面中,29.1%的斷面符合三類以上水質,70%左右的水是四、五類甚至于劣五類水。全國近一半城鎮農村約3.6億人飲用水源的水質不符合標準。垃圾圍城,固體廢棄物2002年生活垃圾1.36億噸,工業垃圾9.5億噸,有毒有害廢棄物危害還是顯現,雨水通過加劇地表與地下水污染,現在工業垃圾非常多。酸雨來自大氣污染,大氣污染S02排放2002年為1995萬噸,為世界第一,酸雨面積占全國30%,據323個城市,僅116個達二級空氣質量標準,2003年,全球20個空氣嚴重污染城市,我國占16個,全球共排放231.7億噸。重點水環境治理項目進展緩慢,十五計劃中應建的污水處理廠共687座,現在已經完成124座,占應建項目數的18%,在建工程212座,占應建項目的31%,未動工的351座,占應建項目的51%,重點治理水域包括淮河、海河、遼河、滇池、巢湖、太湖、渤海、三峽水庫。中國與美國輕工業污染物排放的比較,造紙,中國污染物排放量是美國的四倍到十倍。
水環境、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水污染導致甲肝、傷寒、血吸蟲等疾病,廢污水、水與食品的污染導致肝癌、胃癌是中國農村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國肝癌死亡率為世界第一。污染造成的經濟社會損失巨大,水污染和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相當于GDP的3.5%到8%。與水相關的生態退化,全國有35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干旱沙化土地100萬平方公里,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擴張,我國森林率只有18%,我國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草場退化。沙漠化的情況嚴重,地下水枯胡楊林大量的死亡,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牧場退化,草原沙化。沙漠化引起了沙塵暴以及黃河河道的斷流等很多問題。華北地下水嚴重超采,最大超采量達到150%,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原來地下水位在80米左右,現在地下水位標高大概為30米左右,下降了30多米,超采的情況非常嚴重。50年代地下水開采只有500萬方,2000年地下水開采量達到四億多立方米。
洪水頻繁,威脅人民安全,長江1998年、1991年、1954年、1935年大洪水,松花江1998年特大洪水,黃河1958年、1933年、1840年特大洪水,淮河1975年特大洪水,海河1963年特大洪水,造成每年平均損失上千億美元。1998年長江大洪水非常嚴重,黃河下游開封水位高出市區地面八米,一旦洪水下泄不了,沖潰堤防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洪水威脅是中國水資源嚴重的問題。
水資源合理利用策略的討論,我們應該首先從基本策略進行思考。水資源變化大的原因有兩方面,一個是氣候、自然的變化,我們應采取適應性的對策,一個是對人類活動影響的變化,我們應采取人、水和諧的措施?偟脑瓌t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避免所謂的人定勝天”。水資源發展措施的基本方針是節水優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節水就是一個適應性的政策,多渠道開源包括了一些非傳統的水源,比如城鎮的水源、圍田水、再生水,甚至于海水的利用也是非常好的。新的概念與內涵探討,首先要考慮的是水循環,水圈中各水體,包括氣、液相、固相等轉化與交換。現在的水資源包括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和災害水,要把水資源合理的調控和調度,不要洪水來了就防洪,要有機地聯系起來。缺水類型的全面劃分,過去說的缺水一般分三類,一類是資源性缺水,一類是水質性缺水,一類是污染性缺水,現在我們應該重新探討一下,如果按人均水資源算,西部某些省區還高于東部。我們現在提出三種劃分,一種是基于生態氣候的分析,E/P大于1的,秦嶺淮河以北就是這樣的情況,一種是基于社會發展的分析,超承載、水質、設施與管理四類缺水。北京缺水,如果退回50年,北京不缺水,現在北京缺水,人口多,超承載,過去叫資源性缺水并不對,因為這個地方天然水資源是多少就是多少,資源性缺水是相對于人口而言的。田園地區的河里有水,但是住在外面的居民或者是工農業生產沒有設施,沒有修水道,水到不了這個地方,這就是設施性缺水。一種是基于經濟發展的分析,邊際經濟效益db/dw大于0,在一些地區如果有了水,邊際效益不是負的,還有效益可圖,這種情況我們認為應該給它補充水。從這方面確定缺水的類型,然后提出對策,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認識問題。超承載,過去叫資源性缺水,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資源性缺水只能放在生態氣候中分析。
用水對水資源影響的控制,一類是強耗水,一類是弱耗水。強耗水,水經過使用以后大量的損失掉。發生用水以后,大量的水還存在,消耗的水量很少就是弱耗水。強耗水的情況下,比如農業灌溉,通過大氣的蒸發作用,水灌溉到農田以后全部蒸發掉了,只有1%的水量進行光合作用形成了產品,水量大部分被消耗掉,不可能回收。我們要調整農業用水,而不應該讓農業用水浪費,要抓好水源、輸水渠道、以及田間的節水。弱耗水,比如生活與工業用水,我們每天大量的生活用水是洗澡、洗菜等,這90%以上的水都要排出去,排出去的都是污水,工業用水也是污水大量排放,我們要做到“供、用、耗、排、治”,對用水做深入的研究,采取適當的措施保護水資源。
蘭水是淡水與供水,綠水是土壤水與植物用水,蘭、綠水要結合起來。雨水是可更新水資源的總來源,中國可更新的水資源主要來源于降雨,全國的降雨量62000億,量很大,中國現在用多少水呢?現在用了5600億水,還有60000億,土壤水通量41560億,占降水總量的67.2%,其中有6780億立方米補給地下水,這是非常大的潛力。
洪水方面,我們要充分協調人與水之間的關系,完善洪、旱的治水思路與減災的規劃,同時要重視防災、減災內涵發揮,實現抗災軟件與硬件、及非工程性與工程性措施的結合,特別是要加強預報,對各種災害事先預報,做好準備。人與水的協調,比如長江平垸行洪,原來是人水爭地,現在是平垸行洪,給洪水以出路。比如黃河小浪底的調水調沙,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認識節約用水在可持續發展中有很大的意義,節水有兩大功能,一個是保護了水資源的量和質,一個是減少廢污水的排放,降低環境成本,所以節水有一箭雙雕的功能。
用水的循環經濟方式,就是3R,減量化、回收、再利用。需水零增長,這是合理利用與控制水資源的重要方向。建立循環經濟與水循環耦合關系,實現需水量的零增長,土壤水、降水、植物水、地下水、地表水“五水”不斷地循環,然后進入社會系統,人口、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等等,在社會系統中實現3R,通過3R使社會系統出來的水是清潔的水,然后再返回到自然系統中。需水量零增長不是我們主觀的愿望,而是自然已經形成的,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美國80年代以后總水量實現了零增長,日本在80年代也達到了零增長,中國可能在2030年以后才能實現,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征兆,特別是北京市從94年開始GDP增長,但是總的用水量并未增加,盡管南水北調的水沒有來,但是說明北京城市發展很快,用水量并沒有增加多少,雖然有一定超采地下水的問題,但是總的來說零增長也會實現的。
加強用水科技投入,開展水循環為中心的基礎研究與高新科技的應用研究。
謝謝大家!
|